古典诗词教学策略探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然而,纵观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是老师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挖掘典故修辞,机械的归纳主旨,生硬的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习方式就简化为一个字“背”——背诗句和作者,背翻译,背名句的赏析,背修辞的作用,背主题思想……古诗词教学尴尬地成为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难以承载课标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任。所以新课标呼唤古诗词教学要“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的意境,激荡诗的情感”,古诗词教学呼唤“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崭新的目标与策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给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笔者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借鉴了其它文学作品成功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交流展示——知人论世
  “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而交流展示环节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机会。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典诗词大都凝聚着诗人一生的遭遇,折射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体现他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浓烈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而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课前制作学案时就要设计相关问题,课堂上只要交流展示学生预习的成果即可。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既避免了教师传统单调地讲解,也为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深度地推进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笔者在执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在作为第一环节的交流展示中设计了三个有助于知人论世的问题:
  1.从标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王昌龄为何被贬谪?
  3.龙标在何处?
  当然,写作背景不一定都放在一节课的开头进行交流展示,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笔者在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抓词眼,明内容”环节之后安排的是“论背景,察深意”环节,主问题是“拥有少年般豪情的苏轼,为何自称老夫呢?”学生只有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方能体察作者被贬谪后两鬓微霜却又壮志未酬,感到时之将暮的复杂心境。因此,把背景的展示放在这一环节是非常恰当有效的。
  古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析时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二.品析体味——缘景明情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明显带上主人公感情色彩的景或物,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以笔者执教的《登岳阳楼》为例,本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的。
  1.“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后各抒己见:
  生甲:首联“昔闻”“今上”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生乙: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生丙:颔联“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既是实写,又寓想象。
  生丁: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礼赞,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
  生戊:颈联从“亲朋无一字”可以看出,作者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生己:从“老病有孤舟”一句可以体会,杜甫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漂泊、孤独、落寞之感。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著名学者郑临川先生说诗词“非吟诵无以见其妙”,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抑扬顿挫地诵读,把诗的语言转化成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学生渐入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三.激疑探究——赏意悟理
  学贵有疑,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学问答,不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拥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释疑”这个环节,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通过讨论合作解决疑难。笔者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筛选,共同问题全班商议。教师也可适当的准备几个问题。笔者在执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学生针对本诗提出问题有:
  1.作者为什么在众多景物中取杨花、子规来抒情,可以换成其他的景物吗?为什么?
  2.随风直到夜郎西,是谁随风?
  笔者执教《登岳阳楼》时,本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或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问题:以这个标准观之,杜甫能否称得上伟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针对以上问题“适时点拨,相机诱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这样就充分赏析了古词诗的艺术特色,深刻把握了古诗词的真挚情感。当然本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朱子读书法》),真正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同时,理解诗意,涵咏诗理。
  四.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帮助学生读通、读懂一篇课文,必须由所学教材出发,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在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可以选取表现方法与题材相同或不同的作品,通过同向印证或逆向对比,加深对古诗词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再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能够对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角度,它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笔者执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链接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设计与《送元二使安西》对比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历代文人赋诗送别,大多表现离别的忧伤和对友人深情的劝勉,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属惜别诗,这是同类送别诗的比较。而高适在《别董大》中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此为壮别,这属于逆向对比。
  拓展延伸环节着眼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笔者在教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苏轼乐观旷达地面对人生磨难的精神,设计了“吟诗诵词――探人生轨迹”的拓展延伸环节。
  被贬密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被贬黄州: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惠州一绝》)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
  学生朗读后,教师提问:从诗词中你感觉到苏轼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题既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胸襟,也是一次对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磨难的情感教育。
  笔者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定位与策略研究只是个人浅见,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藉此引起同仁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孙艳,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责任编校:高述新
其他文献
  斜拉索风雨振影响因素较多、发生条件复杂,并且风雨振发生时振幅大、危害严重,所以斜拉索风雨振一直是桥梁风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高精度的降雨设备和自行开发的风
会议
  对于无法明确定义为主体承重结构抑或围护结构的结构构件,本文提出识别整体与局部风效应对该类构件最大风致内力贡献程度的方法。真实的构件风致内力(如内力、应力等)通过
  以沿海地区某开洞高层厂房为考察对象,用CFD 数值模拟的方法对4种不同长宽比开洞厂房的纵墙表面风荷载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与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值模拟的有效,
  本文基于一复杂的大跨曲面开敞屋盖结构的风洞试验数据,分析了此类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和最不利风压的分布特性;并在屋盖承受较大风压的部位采取开洞的气动抗风措施,研究了
  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山区峡谷风特性要远比普通平坦各向同性风场条件的风场特性复杂.因此,本文以地处云南宣威的普立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桥位处峡谷风特性展开实测研究
会议
  通过对槽式聚光镜模型进行的风洞试验,得出聚光镜的风压系数随着镜面的竖向仰角及风向角变化的一些规律,并提供了代表性角度的平均风压系数等值线图来说明镜面上风压系数的
  对于处于复杂风环境中的窄悬索桥,为了确保其气动稳定性并研究提高气动稳定性的措施,进行了基于天蒙人行桥的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即使采用了45°的抗风缆,该桥气动性
  通过对昆明南站的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得到了主站房屋盖、站台雨棚的平均风压系数、最小风压系数等值线图,同时分析了屋盖结构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屋盖上下表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集约化的发展,对虾病毒病日益频繁爆发,对虾细胞系是分离和纯化对虾病毒、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发展有效的诊断试剂和防控技术以及生产高效的病毒疫苗等的有利
  以双坡屋面实验房现场实测研究结果为基准,开展了双坡屋面实验房1:20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分别比较分析了双坡屋面风压的风洞实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差异。考虑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