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简介:


  徐白一,字古沙,号天佐人客,1958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古典绘画研究所所长、艺术系教授。
  1993年3月在长春举办“徐白一师生工笔花鸟画展”;2011年11月于珠海大香山美术馆举办“徐白一国画精品展”;2014年7月于纽约黄氏艺廊举办“旷古高原·细笔畅神——徐白一工笔山水画展”;2019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美长白·情系平原——徐白一工笔山水画展”;2019年6月于纽约卡罗·艺达沙龙举办“徐白一泼彩山水小品展”。出版《徐白一画集》《徐白一工笔山水画集》《广远堂艺话》《徐白一》等文集作品。
  徐白一在创作上主张回归古典,提出“中国画是在一个文化精神状态下的两套标准,即:五代至两宋画家画的标准和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标准,而文人画只是中国画的一个组成部分,绝不是中国画的主干标准和唯一标准。”通过近40年的研究,徐白一在理论上总结出中国东北的审美精神是由六大要素构成,即:大、平、广、远、荒、冷。对应这六大要素,建立起一套相对应的绘画形式上的语言表现体系。近年来他以宋人绘画之法理,融合西方绘画构图的可视性等要素,用古今中外绘画的有用之法,潜心研究表现中国东北的平原风貌之景色,开东北大地平原绘画之先河,尤为善于表现北方平原冰雪,其作品气势恢弘、清气满天,大气磅礴、震人心魄。那么,来看看著名美术理论家对徐白一是如何评论的吧!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


  徐白一的工笔花鸟画是工笔勾勒设色的,有点像宋人,后转入山水画之后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可谓回归古典,回归北宋,他是尽量的致广大、尽精微。画法是水墨为主但不是元明清文人画的路子,不是水墨的那种小品写意,也很少有干笔皴擦,有水墨的技法也有些色彩的运用,既有理性认识,又有独到感受语言。
  他画东北的平原雪景,主要是画北方平原的雪而不是冰,这个雪再冷就变成冰,再一热就化了,是很难表现的。他把本身在变化中的雪刻画的非常精微、到位,有的正在融化,有的被风刮起,漫天飞舞变成了雾……他画的雪景、雪原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其次,他的手法非常的精到,细节刻画得非常精致但又不满足于这种细节,还要处理非常广阔的空间而且是有景深的空间,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法,形成了一套以树木前后关系表现空间层次的方法。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


  他表现了东北平原的特点,长白大美,心系平原。东北平原让他感到的最大特点就是大,而且平还有些荒寒,实际上也是非常静雅的,所以他的心既是博大的又是精致的。用工笔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东北的大美特点,并体现了中国工笔绘画的美。从宋代以来的中国工笔山水的悠长,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同时他也能注意到很多细节,致广大而尽精微,他能做到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很难得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王镛


  徐白一的工笔山水,是以精微笔墨营造广大平原荒寒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他的所谓的原像,表现画家的心象,这就是他理想化的纯天然的无污染的清净世界,这一点他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个新的样式。

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审著名美术理论家刘龙庭


  徐白一是东北有史以来出现的最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出现必将改变中国东北绘画没有自己独特体系和面貌的局面,他的出现奠定了东北绘画的审美基础,他的作用对将来中国东北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徐白一必将是一个开疆拓土的重量级人物,他的作品使当下中国山水画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同时我们有理由更加相信,徐白一的藝术追求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绘画艺术也必将载入中国绘画的史册。

《美术》杂志社总编辑著名美术理论家尚辉


  徐白一非常注重用笔,而且他的用笔和我们熟悉的北宗画法不一样,他画的实际上是南宗画法,或者说是从董巨那里汲取到一些写意的营养,而放映到工笔绘画上,所以他的勾勒无论是白描还是山水的皴擦,都画得很纯粹、很地道。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的用笔方法和技巧,使他的这种晕染表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境界,我想这就是他的艺术追求。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著名山水画家张建华


  徐白一深入研究中西方艺术哲学,是一个很有思想、对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理解、积淀深厚的人,也是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人。徐白一多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经验积累丰富,师道尊严、能以其渊博的文化为学生解惑答疑、用高超的绘画技巧传授指导学生,为吉林美术界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笔画画家。
  他在创作上很注重和表现长白山自然风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对家乡自然山水的热爱、对文化传承上的坚守,这一坚持就是近40年,其苦与乐都集中以长白山“雪景”为主要创作内容和艺术追求上。“雪”做为东北特色的自然景观,白纸画白雪,画不好即会低俗,难表现。徐白一则知难而上,寻找冰雪大地上的灵奇,做深层次的艺术表达,他是冰雪圣洁的孤独者和守护者,也是冰雪艺术表现的创新者。他的绘画作品有自然与文化、艺术与精神的融合显现,是能承上启下,发展延续有北方艺术特色且具有时代精神气息的优秀作品。
  编辑 赵曼
其他文献
用反比例解应用题一课有这样的例题:“一艘轮船每小时航行20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要5小时到达,每小时应该航行多少千米?”  思考:速度×时间=路程,两地间的路程一定,所以轮船航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解:设每小时应航行z千米。  5x=20×6  5x=120  x=24  答:每小时应航行24千米。  学习这个例题后,几名学生向我提出疑问:“这样解题我们早就会了,为什么叫‘用反比例解
寒风料峭,冬意浓浓。踏着时光的脚步,我们挥手告别了2018年,迎来了充满无限可能的2019年。  回望过去,《青春期健康》杂志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中国最美期刊”“百种优秀报刊”等荣誉称号。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读者与作者朋友们的支持。  展望未来,为了更深入践行“关注青少年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指导学校健康实践、引领医学健康研究”的办刊理念,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努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其面积。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并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找出两者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及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一线教师潜心于例题教学的研究,而对习题的重视不够,缺少对习题价值应有的解读、挖掘和再创造,致使每道习题仅仅是“走过场”,学生做得苦不堪言,而教学效果却是收效甚微。  前些日子,笔者有幸听到一位优秀教师执教“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为教师对教材习题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
操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思考、交流的广阔空间,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又有助于学生更科学地深究现象背后的数学本质。下面,结合两次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一课中的摸球活动,谈谈有效的操作实践给学生带来的情感冲击和思维水平提升的巨大作用。  1.这样的操作实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吗?  师:知道布袋中放了什么球吗?各有多少个呢?(学生打开布袋,倒出球,数出袋中有5个红球和1个白球)  师:如果从袋中任意
面对未知的病毒,恐惧在所难免。可家人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携手战胜这份恐惧吗?《在一起》拍出了这样的故事——没有从天而降的超级英雄,只有千千万万挺身而出的凡人。基本信息  中文名:《在一起》  类 型:抗疫、时代、报告  导 演:张黎、沈严、曹盾、汪俊、韩晓军、刘江、滕华涛、林妍、彭三源杨阳、杨文军、姚晓峰  编 剧:六六、秦雯、高璇、任宝茹、冯骥  制片人:王磊卿、孙昊、侯宇静  色 彩:彩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基本技能之一的阅读能力,是帮助学生打开数学宝库的金钥匙,其意义十分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情况不尽如人意。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三个缺乏”  1.缺乏积极的数学阅读意识和浓厚的数学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抽象化、符号化、形式化等特点
课堂教学结尾,教师一般都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如“你今天学到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等。这样的课堂结尾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成知识能力目标的任务。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之外且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素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大数学的观念,就能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结尾体现新课程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如何扎实有效地抓好数学概念教学呢?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种方法引进概念    引进数学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关系到概念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引进数学概念呢?  1.实物观察法  教师在讲授新概念前,首先组织学生对与数学概念对应的实物(或直观教具)进行观察,然后对获得的感性认识
前不久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可能性”一课,其不同教法引起了我的深思。  【片断一】师:今天我们做一次摸球游戏。(拿出两个装有乒乓球的袋子)我这里有两个袋子,里面装有乒乓球,我请两位同学上来,每人可以摸三次,摸到黄球次数多的为胜。(活动开始,两位学生分别从两个袋子里摸球。第一位学生摸了三次,都是黄球,大家都很兴奋。第二位学生摸了三次,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大家都叹了一口气,很是遗憾。)  师:为什么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