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成语学修辞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n272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和修辞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成语来学习修辞,是一种易学易记、以简驭繁的好方法。
  1.比喻: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囊空如洗——明喻:
  撤汗成渠、血流成河、挥汗成雨——暗喻:
  哀鸿遍野、竹篮打水、芝兰玉树——借喻。
  2.借代:
  锅瓢碗灶、四脚朝天——以部分代整体:
  三三两两、寸草不留、秋毫无犯——以局部代整体:
  停歇干戈、解甲归田、结为秦晋之好——以名称代事物:
  3.夸张:
  万水千山、雷霆万钧、一步登天——增益性夸张:
  死无葬身之地、弹丸之地、一孔之见——减缩性夸张。
  4.比拟:
  沉鱼落雁、芝焚蕙叹、兔死狐悲——拟人:
  张牙舞爪、狐假虎威、蝇营狗苟——拟物。
  5.反复:
  真真假假、朝朝暮暮、鬼鬼祟祟——连续反复:
  克勤克俭、不三不四、难兄难弟——间隔反复。
  6.对偶: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高山为谷,深山为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对:
  满遭损,谦受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胜不骄,败不馁——反对;
  狡兔死,走狗烹;堂上一呼,阶下百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串对。
  7.反问:
  何乐不为?少不学,老何为?不学何获?
  8.互文:
  眉来眼去、眉清目秀、祸国殃民。
  9.摹状:
  磨刀霍霍、气喘吁吁、鬼哭狼嚎——摹声;
  面红耳赤、忿然作色、金枝玉叶——摹色;
  挺胸凸肚、昂首阔步、鸭步鹅行——摹状。
  10.顶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11.婉曲:
  梁上君子、名落孙山、仙逝远游。
  12.层递: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13.回文: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14.对比:
  重财轻义、前倨后恭、逆来顺受。
  成语中的修辞手法,也有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格的。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既是对偶,又是顶针。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不仅是对偶、顶针,还是层递。我们在学习运用时要理解正确,运用贴切。
其他文献
唐山市丰润区是河北省主要生姜产区,2014年播种面积1.8万亩。通过改进种植模式和完善生产管理技术,使平均亩产达到了4500kg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种植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
蛋 蛋 鸡蛋的蛋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红脸蛋蛋的蛋张狗蛋的蛋马铁蛋的蛋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适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曲周县夏播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技术措
南阳盆地岗坡旱地面积较大,岗坡地主要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等一年二熟,麦后夏谷子面积很小。因为谷子耐旱耐瘠性较强,在岗坡地种植易于获得较高产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使命,而且不仅是局限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教育,还有超越于这些情感之上的、基于人间"同情"的大爱教育。
凌海市大凌河街道尤山子村,是凌海市绿色黄瓜生产基地,从2007年引进秸秆反应堆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到现在全村秸秆反应堆技术温室面积达200亩,若每亩增收2 000元,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饱含了情感的学科。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语文阅读教学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的颁布为初中语文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部分教师那里根深蒂固,从而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不断产生,尤其是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讲生听,喧宾夺主  不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父亲要儿子写暑假观察作文,内容是院子里的两种植物:一株杏树苗和一棵石榴树。  杏树苗没什么好写的,细细的树干上伸出几条权和几片叶子罢了:而石榴花开红艳艳,到了秋天,还有果实吃。儿子写道:石榴树高大、茂盛,挂着丰硕的果实,俯视小杏苗。  第二年暑假,杏树长的有石榴树的一半高了,春天开了些粉白色小花,但没能结果。而石榴树正值壮年,虽不再长高,但花朵确实美丽,可以预知它的果实也令人向往。儿子写道:石榴树
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语”和 “真”指什么?语文教学应该抓“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应该怎样抓?这些问题是语文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教材培训时,看了两节同一教学内容(高晓声的 《摆渡》一文)的课堂教学录像,感受颇多,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第一位执教者,由“青蛙爬塔”的寓言,导入到现代寓言《摆渡》,第一步是提问启发:学寓言学什么?接着学生分组设计学习方案,并要求学生给小组起个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