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与“算经十书”的注释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时期,国家重视“算学”并进行专门教育.唐代科学家李淳风“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释家”.由他领衔完成的作为数学教育教材的“十部算经”,在当时接近于完美,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唐以后,其成为历代沿用的数学教科书,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大规模稻作农业形态奠定了水利基础.都江堰工程所孕育的农业文化,在当时代表世界领先的生产力水平.都江堰采取无坝引水的技术路线,其所蕴含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今天强调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及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之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应用前景.
《艾芜全集》第15卷“书信”曾收录艾芜“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八日”《致沙汀》一信,后龚明德执笔的《艾芜年谱》,据此撰成“一九四五年六月上半月”和“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八日”两则年谱.不过,将其置于艾芜的生平经历来考察,则显扞格.从信中所言人与事出发,结合其他材料,可断定该信写作的正确年份,当为1948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传播真理的教育责任,而且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国家高度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透视思政课从逻辑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通过对思政课的整体性考量,确定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定位.思政课教师不仅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主体责任,更起到“传输”国家意志的中介作用.唯有认清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定位,才能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意识,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对提升思
张氏陵园位于今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石碑垭村(碑称“梓北之木兰沟”或“潼川府三台县北路毕月乡木兰沟”).该村现有居民八十余户,四百余口;其中张姓六十余户,三百余口.因系笔者祖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曾多次造访,抄录墓碑碑文、祖祠牌匾,访问父老乡亲,接待者有老辈张文孝、张文杰、张文怀.2004年3月10日,再次携妻女前往祖籍,同行者有大姐张学芳、姐夫杨友惠、二姐张学秀、堂兄张学元、堂姐张学芳(同名).此行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将所有文物资料摄影保存.这次接待者有张文杰(其父张德阳)、张文怀(其父张德平)、张学刚
期刊
跨文化交际中的“第三空间”是指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交际者通过探索和协商,摸索性地创造出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第三空间”中的文化既不是旅居者的文化,也不是东道国的文化,而是突破了非此即彼之二元对立的一种多文化杂糅共生后的创新性产品,其主要特点是矛盾性、混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为满足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需要,高校有必要也有可能为跨文化交际“第三空间”的构建作出积极的努力.
傅斯年与皮影戏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傅斯年主持的史语所重用刘复(半农)等先生在史语所成立的最初十年间收集了大批一向不为文人雅士注目的包括影戏词在内的俗曲资料.二、编辑出版了包括影戏内容在内的《中国俗曲总目稿》和《北平俗曲略》等俗曲研究著作.三、抢救保护了滦州影戏班的一批衰败影偶.这些影戏唱本和影偶,是海峡两岸的学者继续研究中国影戏艺术的宝贵资料.
张恨水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他生平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颇多交集.毛泽东《沁园春·雪》便最早发表于张恨水主持的《新民报·晚刊》上.张恨水一生著有小说110多部,逾1000多万字.
薛涛是唐代才女,四川历史名人.关于薛涛的生年,研究者观点不一,分别有公元758年、764年、768年、770年、781年等不同观点,至今未有定论.考辨薛涛生年,学界目前主要有薛涛生平记载、薛涛诗和薛涛相关史实等三种论据;并有五种推论思路:一是根据薛涛的享年和卒年推论生年;二是根据元薛恋情推论;三是根据韦皋镇蜀等任官时间推论;四是根据孔雀寿命等相关史实推论;五是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推论思路.但上述推论尚有不足,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找出能够准确定位薛涛生年的时间点.
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库普兰德的小说《X一代》涉及在乌托邦基础上诞生的逆托邦和异托邦.以怀旧为主旨的逆托邦是乌托邦在时间维度上的倒退,是继现代性返魅之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衍生出的另一幻象.小说中的棕榈泉逆托邦暂时缝补着过度现代性造成的主人公自我身份的断裂,为其提供虚假的意义感.异托邦是乌托邦在空间维度上的变体,在继承乌托邦的批判性和激励性的同时,透过自身特有的异质性表征、抗议和颠倒传统文本空间和常规社会空间的权威地位.通过建构社会异托邦和文本异托邦,主人公最终抛弃对逆托邦幻象的误认,直面残酷的真实.
晚明尚“奇”书风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对赵董书风的历史终结,是明代书家的一种文化自觉.晚明尚“奇”书风之所以形成,是具有重大社会文化背景的.它将书家从传统枷锁中解放出来而纵情放飞自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