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洋文学是西方社会经过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经探索和创造所形成的文学形式。作为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老人与海》绝对称得上是一部经典的海洋文学杰作。这部小说不仅蕴含着欧美海洋文化的浪漫之情,其丰富的象征意义也体现着海明威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现实的思考。
  关键字:《老人与海》 象征性 海洋文学
  引言
  海洋文学由来已久,从古希腊史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海洋在人们的心中是犹如母亲般的形象。文学家借用海洋来表达艺术的美感,同时也表现人类对生命的关切、对自然的探索。《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具有浓重的象征性意味,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作者海明威对生活的认知。其讲述的故事是一种对人类尊严和意志的展示,既有高远的立意,又不乏深邃的精神内涵。
  一、《老人与海》的精神内涵与人文关怀
  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才是海洋文学真正的核心。海洋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广阔载体,必须经过人们的主体精神作用。《老人与海》正是凭借其独到的精神内涵与人文关怀而被大家所认可并接受。《老人与海》的海洋,不是现实的风景,而是一个内心中的海洋,它被作者重组、再造。超脱于我们的见解,从而上升为对人类精神的深刻理解。
  (一)敢于牺牲,顽强不屈的意志
  小说中关于一些场面的刻画可谓鲜明而又真切:老人顽强的战斗、鲨鱼群的奔袭、广袤大海中孤独的行船,这些将书中蕴含的不屈不挠的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斗争、坚持、牺牲……人生中的痛苦与磨难不会阻碍人们前行。
  《老人与海》中展现主人公这种意志的节点有两处,首先是老人桑迪亚哥捕捉巨大的马林鱼,他们之间的较量充分体现了智慧和意志。老人的忍耐与顽强使他最终取得胜利;其次是鲨鱼的袭击,在这场战争中,老人的果敢与谋略得到了展现,这种无畏的牺牲精神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桑迪亚哥的崇高人格鼓舞着我们。
  (二)勇敢面对现实,正视自我的精神
  人们都希望在生命中能活得精彩,体现自我的意义和价值。小说中的主人公老人同样也不例外,虽然他已是年至垂暮,壮年时的辉煌与成就没有使他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相反,老人桑迪亚哥依然在继续行走,继续孤帆远航。只有更加重视当前的自己坦然地面对现实,才能使人生活得真正有意义。
  持续数月没有捕到鱼的困境,面对越来越糟糕的外在环境,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老人即使体力有所不支,但是他仍旧选择再次奋勇向前。作为一个老渔民,他要找回曾经的荣耀,这种精神正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的闪光之处。
  (三)不畏失败,拼搏进取的精神
  困难和失败给我们带来痛苦,但如果我们面对这些放弃退缩,则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中只有保持拼搏进取,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结果。《老人与海》里的85天,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性的拼搏过程。决心捕捉那条大马林鱼,屡败屡战,老人尽一切所能来战斗。而后面对鲨鱼攻击,老人的这种精神更是充分展现,刀子、棍子、舵,所有工具即使全部损坏,也不能动摇他坚定的拼搏的决心。小说中曾描写:“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拼搏奋斗过,失败的结果显得无足轻重,其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四)英雄主义的表现
  欧美的海洋文学作品格外重视表现英雄的形象,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恶劣的环境、紧张的局势、孤独的老人,这些要素无一不在营造渲染着一种特别的气氛,一种英雄般的气势。海上的战斗是对主人公勇敢、坚定、凶狠的完美阐释,老人桑迪亚哥的英雄形象充分展现。
  小说对英雄主义的表现上,一方面是突出桑迪亚哥的人格魅力,如此地坚毅、镇定、坦然,这些绝不是普通人所能表现出来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我要跟它们斗到死”,这样的话语我相信任何读者都会被桑迪亚哥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折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外在的反衬,如海洋的雄伟广阔更彰显他的英姿伟岸、志存高远;与鱼的搏斗直接反应老人勇敢而强大的心。
  (五)积极、健康的心态
  《老人与海》还向人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众所周知,心态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它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可以说,一个人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他就不能有意义地生活着,更不能取得成功。
  老人桑迪亚哥在面对未知的困难时,依然是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正是这样他才能够遇事不乱,坦然面对海上的得与失。挫折在人生中是难免的,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二、《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分析
  (一)老人桑迪亚哥:人类精神的象征
  作为人类精神象征的老人桑迪亚哥,他身上的坚强、忍耐、乐观表现得相当充分。关于老人桑迪亚哥,小说里刻画了一个失败并且不堪一击的形象。唯独他的眼镜是个例外,老人的眼神中透漏出他伟大的内心世界,眼睛中充满希望与信心。老人想要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实力,捕捉一条大鱼。面对严峻的现实,他想到的是抗争,是征服,这种心理与信念,正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二)大马林鱼:宏伟目标和光荣的象征
  小说中,海明威对于大马林鱼的着墨是非常多的。因为,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位渔夫,对于渔夫而言,他的一生都在与鱼打交道,捕获大量的鱼和捕获别人都捕不到的大鱼是一个渔夫毕生追求的目标,而这项目标的最终完成又会带给渔夫无上的光荣。桑迪亚哥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渔夫,但是随着他年纪的增大,常常不交好运,他的名誉遭到了众人的质疑,但他却仍然不气馁地不惜耗费全部精力,奋战两昼夜,最终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捕获了这条大马林鱼。
  首先,大马林鱼象征了一个人的宏伟目标。没有目标,人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没有继续的希望。而宏伟目标,是需要人们艰苦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才能最终实现的。在小说中,老人桑迪亚哥对于自己的目标是很清晰的,而且,他也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其次,大马林鱼也象征着光荣。以为年至垂暮的渔夫能捕获一条如此大的马林鱼,是非常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而从桑迪亚哥对待鱼的态度上来讲,他对鱼的感叹是:“从来没见过一件东西比你更大、更好看、更沉着、更祟高了。”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对它怀着敬佩和喜爱的心情。当大马林鱼最终败在桑迪亚哥手下时,桑迪亚哥也为之悲叹。所以,大马林鱼象征着一种无上的光荣。
  (三)大海:人生的角斗场
  《老人与海》中的海是人类社会的象征,而人类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角斗场。海洋中弱肉强食,危险时刻存在。海洋是广大的,正因为广大无边,才到处都充满了竞争。作者海明威以此来象征现实世界,角斗场无处不在,我们要想拥有一定的地位,获得丰硕的成果,那我们就一定要去争取,去拼搏自己的人生。
  (四)鲨鱼:磨难和摧毁
  小说中,老人两天两夜地顽强战斗,花费巨大精力抓获的马林鱼被鲨鱼吞食只剩骨架。这一情节十分形象地表现人生重大的毁灭与磨难。一旦老人将这条大马林鱼带回去,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再次使他的人生充满光明,然而鲨鱼袭击使这成果无情地被剥取。因此这一存在象征着人生的磨难,更象征着摧毁和破坏的力量。
  结语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对老人、海洋、大马林鱼等给予了象征性寓意,使小说的思想更加丰富。作为欧美海洋文学的杰出代表,《老人与海》传达的精神理念表现广阔大海的神秘,人类命运和大海的联系。此外,作品对命运的探索,对征服环境的思考也相当发人深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未知的,未来都是由我们所创造,《老人与海》旨在表达人类对未来永恒的远航与拼搏。语
  参考文献
  [1]周海艳.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J].新西部,2010(14).
  [2]丙渝萍.英美海洋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与现实体验[J].宁波大学学報,2011(01).
  [3]赵雨恒.《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目标主要有三种基本实践方式,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其中“梳理与探究”是首次明确提出的,旨在“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作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的语文实践方式,“梳理与探究”在小学语文领域是否需
《荣誉与爱荣誉》是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前身)校长罗家伦对学生所作的一篇演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遭日军空袭,中央大学被炸,罗家伦带领师生西迁重庆。在重庆期间,罗家伦为学生作了一系列演讲,1942年他将讲稿汇编成《新人生观》一书,希望引领学生和读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荣誉与爱荣誉》是其中一篇。解读《荣誉与受荣誉》,不能割断它与《新人生观》的联系。  罗家伦是中国现代史上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7月,由中共都江堰市玉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中共郫都区唐昌镇党委、政府两个基层组织发起,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青城山太极书画院、政协郫都区诗书画院承办,蜀中10名美术
看别人跳绳,一甩手,一抬脚,绳就跳过去了。这么容易的事儿,对我来说却太难了。可是为了参加运动会,不练也不行啊!  刚开始练习,感觉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一点儿也不听从指挥:不是手把绳子甩快了,就是两脚抬慢了。一个都跳不过去,更别提连续蹦跶了。一点也不好玩!我把绳子一摔,泪珠子就下来了。  妈妈走过来,从地上捡起了绳子,一邊安慰我,一边跳了几下给我做了示范,随后又掏出手机,让我看跳绳视频。看妈妈这样耐
全世界都知道梵高是著名艺术家,除了他自己。  晃动拙笔之前,我将自己整个浸入黄家驹名曲《海阔天空》中,试图以渺小生命去参透被苦难和信仰浸泡的大师灵魂,像萤火虫努力仰望星辰的光亮。   太多人品评过他,如果列成名单组成队,可以从湘乡排到荷兰。我鼓捣着肚子里有限的藏货,行文时仍然感到言辞左右支拙。   阅读梵高有三类境界。第一境界是门外汉、反对派和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这次第,怎一个乱字了得!”;第
请不要跟我谈论这个春天  不说如果,不要假设  这些天,我常常路过他曾经走过的路  特别是那个春雷轰鸣的夜晚  我想起了他离开这座城市之后  倾盆暴雨中驱车百里  只为印证大街小巷是否有渍水浸漫  我记得他说起这件事时的满脸笑意  一座曾经与他休戚与共的城市  那一刻,全在他的眼底  这个春天还下了场雪  长江披着薄纱呜咽奔去  他意外化作两千多颗星星中的一颗  一座城的人在惊愕中抬起头  多少片
摘要: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小说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移民瑞典佬,其美国田园梦的悲剧性破灭。小说是一首罗斯式的挽歌,罗斯在嘲讽对美国梦的伤感怀念和人们面对瑞典佬崩溃时的无能为力时,将笑声与痛苦,喜剧与致命严肃结合了起来。  关键词:《美国牧歌》 田园梦 悲喜剧性  Karl Marx Famously曾写道,历史会重复两次,第一次作为悲剧,第二次作为喜剧。这两种元素弥漫于菲利
本文系邵怀领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汉字文化教育与课程开发体系研究” (课题批准号:09YJZH059)的成果之一摘要:通过对建国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中写字教学的梳理与回顾,笔者认为,写字教学目标不应仅囿于技能培养层面,还应对其中的情意素养加以关注;写字教学方法不应简单机械,而应遵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写字教学过程不应随机随意,而应以足够的时间为保障和以规范的教材为依托;写字教学评
摘要:作为“秦淮八艳 ”之一的柳如是,一身傲骨,才气纵横,志在家国。自我觉醒后的她主动追求自由、独立和个人价值,但现实的残酷使其认识到自我身份无法带来其所追求的一切,最终她选择以依附的形式实现个人有限的独立和自由。  关键词:柳如是 赠别诗 自我意识 独立  引言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为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柳如是传世的赠别诗不过十篇左右,且主要集于《戊寅草》《湖上草》两部诗
我用一周的时间阅读了中国海洋大学朱自强教授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这是一本能够让我静心思考的书,如此的阅读体验,并不常有。之所以能够静心思考,是因为这本书唤起了我内心深处久违的亲切与感动。  回想教研之路,笔者曾有缘向朱自强教授当面请教,也承蒙朱教授指点,深感受益良多。在这本书中,朱教授从学者的视角,针对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方法,在理论上进行了自觉、深人的思考与建构,并在实践层面作了系统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