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德育。因为新时代背景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会做人。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养,那么德育就是其中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代背景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以期为小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策略;生活离不开规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品格。因此,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一、新时代背景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新时代背景生活化教学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新课改的标准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地融入到德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在德育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来。这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课堂的人性化特点更加突出。这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合乎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规律,也能促进学校向前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德育水准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上,如果学生拥有良好道德水平,那么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则会有所提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而且学校学生的整体综合道德素质也会有所提升。学校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新时代背景生活化教学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本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这三者是处于一个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不仅将三者充分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能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紧密对接、严格落实。教学课堂中的各个环节也能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最终能够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二、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小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但是现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并无太大价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不重视这门课,填鸭式教学和理论性灌输的现象在小学课堂中普遍存在。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一)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在大多数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还是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那一方。同时,课堂缺少互动,教师的提问通常是带有预设性的答案,学生自我情感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也无法进行道德与法治意识渗透。
  多媒体导入新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在很多学科中都广泛应用,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还是板书教育而忽略了其它的教学工具,从而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无法对一些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的合理解释。
  (二)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这门学科较重视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追求唯分数论而忽略了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再加上社会实践经历的不足,学生在考虑实际问题时,并不能从人文角度出发,从而也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实际意义。
  (三)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忽略了教学的动态管理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依据教学大纲,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往往会按照成绩较好的学生制订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授课,忽略了各层次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疏于对学生的动态管理,搞“一刀切”,不利于激励学生上进。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主体是存在差异性的全体学生,并且这些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需要了解全体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不能只关注某一小部分学生,从而达到整体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新时代背景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并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自身素养,教师需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新时代背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
  (一)与生活相联系
  在线下的教学课堂中,由于课堂缺少互动,课堂教学成果较差。小学生正处于贪玩好动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从而达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
  例如,學校可以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将自然社会和人文社会相联系,让其认识到人们改造世界的不容易。但人和自然是和谐共生的,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改造,否则人类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例如,出现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由此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感,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从而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相信大家都听过无私奉献、服务人民、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教师可以在学雷锋活动月、周末、节假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陪他们聊聊天,体味老人因儿女工作忙等各种原因住进养老院而无法在儿女身边享受天伦之乐的无奈,也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多久没有去看望自己家的老人,有多久没有陪伴在他们左右,从而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学生对孝道的理解。   (二)结合教材,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引入感。学生有了引入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教材中的内涵。因此,在教授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要合理地把教材中的内涵挖掘出来,利用多媒体工具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课本中的知识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例如,在上《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课时,教师就需要先对教材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从个人层面上来看,这节课希望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更要努力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在对这节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在课堂中更好地渗透感恩教育。大部分教材都会配有丰富的插图,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中提供的图片,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图片加深对感恩的理解,并通过教师的问题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如,不随手垃圾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要遵守的规则之一。城市中都会安排环卫工人对街道进行清扫,为什人们还是不能在生活将垃圾随意丢弃?你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去干这份工作吗?如果你从事了环卫工人这份职业,你会如何看待随意丢弃垃圾的人?教师设立这些和生活较为贴近的问题,不仅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生活中不分寒冬酷暑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的态度,也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以及反思中懂得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以及要在生活中减少随意丢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能够尊重细小的规则,正确理解平等、正义的内涵,做明礼、友善、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三)创设情境,达到情感共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则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设立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到医院、银行等服务型窗口办理业务时,大家都需要遵守有序排队的规则,但是为什么很多服务性窗口都会让军人优先呢?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边防官兵驻守边防线的视频,并为学生讲述边防官兵驻守边防线的艰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播放在各种抢险救灾、抗洪抗疫斗争中解放军官兵的身影。他们不怕危险、牺牲、苦和累,一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后,学生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上课前教师所提问的那个问题。相信在播放视频以及教师讲述真实案例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军人的不容易,对他们心存理解,对这些为国家奉献青春的人们心存感激。同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国家利益。
  四、结束语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结合新时代背景的实际,教书和育人并重,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探索[C].教育部基础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213-214.
  [2]帕克扎提·胡木尔汗.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20:996-997.
  [3]张秋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途径[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0:560-561.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积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并详细探讨了美术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高中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而低俗的网络文化、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而心理素质教
后进生往往容易受到一些教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其中一部分后进生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准备一“混”了之。对待这类学生,如果教育方法不恰当,不但会把他们赶上“破罐子破摔”的道路,还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导致他们可能误入歧途;反之,如果教育得法,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其他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重要的一环。那么,该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后进
【摘要】“自主探索”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启发导学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主探索;创造;探究  在《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渐进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在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思考、逐步提升。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针对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S”能力(规划能力、教学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指导能力、培训能力、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作用,在实践中探究“6S”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出反思。  【关键词】中
【摘要】笔者从教15年,反思总结出教育应该要走向生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生怕学生不明白而详尽地向学生解释,把自身的知识技能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这是教师的伟大?非也,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少,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教师所教的知识,显得太局限。其实学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求知动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何不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动力呢?学生有动力了,他会努力探索研究直到找出答案为止。通过自身理解掌握的知识、
【摘要】红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山市五桂山区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我校致力于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适应,通过建构以本土红色资源为基底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及学科教学的融合互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红色教育外化于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化于学生的思想品格。  【关键词】红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整合;主题实践活动  红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红色教育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就有求知欲,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各方面都正在发展,学习兴趣更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以来,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不完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都存在较高的难度,学习兴趣不高,害怕上数学课,对教师开展教学带来一定困扰,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防止出现这些情况,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燃智慧的星火,是探索世界的动力。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趣味,实现小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拥有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克服困难,精神集中、思维活跃,便能更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兴趣是学生汲取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内在
【摘要】社会在变,学生在变,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巧谈心,适时做好心理辅导;与时俱进找根源,及时阻止校园欺凌;与时俱进多搭桥,实时确保家校联系;与时俱进速学习,临时应对紧急状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做与时俱进的班主任,让每个学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与时俱进;心理辅导;校园欺凌;家校聯系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师也得变,尤其是班主任更要
【摘要】计算教学是我国小学数学基础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各项核心能力的同步性发展。为了开展面对小学生的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计算知识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元素,强化小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知识掌握熟练度;同时开展多样化的计算训练形式,针对性地计算训练内容。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教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传授小学生知识应用技巧,加强学生对于统计算理的理解程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