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仅就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践行“和谐”,领导波澜壮阔的民族战争的伟大实践及对我们的昭示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和谐;内涵;毛泽东;抗日实践;启示
“和谐”一词源于《易经》,其基本含义是:一是和睦与和衷共济,二是配合得适当匀称。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斗争中激发的光辉思想,既是过去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法宝,更是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认真研究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会给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许多宝贵的昭示。
一、关于建立统一战线中蕴涵的“和谐”思想
1、以和为贵,不计前嫌,努力促成国共两大军事集团合作的和谐局面。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便向国民党明确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公开放弃反蒋口号,这极大地有利于对日作战。是“外御其务”与“和为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具体实践。
2、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毛泽东提出了“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和“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在皖南事变的巨大损失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也相忍为国,始终以民族大业为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力挽濒于破裂的国内政局。
3、根据实践的检验和需求,不断深化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并不表明时时事事都和谐,也不表明没有矛盾。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期间国内外、党内外、抗日统一战线内外的复杂情况,在延安的窑洞里进行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创造和哲学创作。
4、积极谋求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毛泽东提出: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英、法、美援助的策略,并始终坚持亲苏、联苏政策,突出在与各国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助我者友之”的和平外交原则,在这一和平、和谐外交政策的影响下,国际上掀起了一定规模的援华运动。
二、关于建设民主政权中蕴涵的“和谐“思想
1、“三三制”政权体现了战时的最大民主化,它扩大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范围,较之以前的苏维埃政权时期,取消了选举与被选举的阶级身份限制,这不仅有利于调动最广大的民众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解放区居民的民主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与管理政权的意识与能力。不仅加强了根据地人民的团结,增强了抗日的力量,而且使抗日根据地成为政治民主、政府廉洁的社会,人民群众在根据地内真正过上了当家作主的崭新生活。
2、“三三制”政权保证了党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地位。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要素、力量和势力的协调一致与合理配置,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特殊地位和当时国内各阶层人民先进性的状况决定。中国共产党在“三三制”政权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级、各阶层的向往光明、背弃黑暗,向往民主、反对专制的进步青年和人士,为新中国的建立积蓄了人才、训练了干部、积累了经验。
3、“三三制”政权的具体运作实行相互合作、共同协商和民主参政议政的方式。抗战时期,共产党员不仅注重加强与其它各党派的团结与合作,而且注重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引导他们,及时的批评、教育和帮助他们一道前进。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建中共与其他各党派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关系,从而使得战时的根据地充满活力。
三、关于减租减息政策中蕴含的和谐思想
一是农业人口占解放区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抗日和生产的基本力量,必须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实行减租减息,既能保持社会稳定,又能充分调动解放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不但有利于改善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更有利于持久抗战。
二是中国的城市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大都从农村中转移而来,他们与农村中的各种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务必要考虑到照顾他们的利益,至少不能使他们的利益受到过多的损害。这样,在农村中实行减租减息,既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又有利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三是在民族矛盾激化且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下,用减租减息的政策取代没收地主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做法,降低了地主阶级与我党的对立情绪,从而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使大部分地主、富农愿意站在民族大义一边,共同抗战。
四、毛泽东的光辉实践对今天的昭示
第一,继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这一法宝。我们应当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政权、基层村民自治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严格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动态平衡、永无止境的。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都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既要协调目标和过程的一致,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坚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做到互利、互补和相容。同时在实现国家长远目标进程中,个人和局部不仅要肯于放弃一些既得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以求得社会整体的协调与和谐,而且要懂得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以求得未来利益和长远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
鉴以往而知今朝,认真回顾毛泽东以往的昭示,我们的事业将少走弯路,迈出坚实的奋进步伐,强国之梦才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才会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和谐;内涵;毛泽东;抗日实践;启示
“和谐”一词源于《易经》,其基本含义是:一是和睦与和衷共济,二是配合得适当匀称。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斗争中激发的光辉思想,既是过去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法宝,更是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认真研究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会给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许多宝贵的昭示。
一、关于建立统一战线中蕴涵的“和谐”思想
1、以和为贵,不计前嫌,努力促成国共两大军事集团合作的和谐局面。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便向国民党明确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公开放弃反蒋口号,这极大地有利于对日作战。是“外御其务”与“和为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具体实践。
2、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毛泽东提出了“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和“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在皖南事变的巨大损失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也相忍为国,始终以民族大业为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力挽濒于破裂的国内政局。
3、根据实践的检验和需求,不断深化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并不表明时时事事都和谐,也不表明没有矛盾。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期间国内外、党内外、抗日统一战线内外的复杂情况,在延安的窑洞里进行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创造和哲学创作。
4、积极谋求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毛泽东提出: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英、法、美援助的策略,并始终坚持亲苏、联苏政策,突出在与各国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助我者友之”的和平外交原则,在这一和平、和谐外交政策的影响下,国际上掀起了一定规模的援华运动。
二、关于建设民主政权中蕴涵的“和谐“思想
1、“三三制”政权体现了战时的最大民主化,它扩大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范围,较之以前的苏维埃政权时期,取消了选举与被选举的阶级身份限制,这不仅有利于调动最广大的民众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解放区居民的民主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与管理政权的意识与能力。不仅加强了根据地人民的团结,增强了抗日的力量,而且使抗日根据地成为政治民主、政府廉洁的社会,人民群众在根据地内真正过上了当家作主的崭新生活。
2、“三三制”政权保证了党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地位。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要素、力量和势力的协调一致与合理配置,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特殊地位和当时国内各阶层人民先进性的状况决定。中国共产党在“三三制”政权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级、各阶层的向往光明、背弃黑暗,向往民主、反对专制的进步青年和人士,为新中国的建立积蓄了人才、训练了干部、积累了经验。
3、“三三制”政权的具体运作实行相互合作、共同协商和民主参政议政的方式。抗战时期,共产党员不仅注重加强与其它各党派的团结与合作,而且注重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引导他们,及时的批评、教育和帮助他们一道前进。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建中共与其他各党派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关系,从而使得战时的根据地充满活力。
三、关于减租减息政策中蕴含的和谐思想
一是农业人口占解放区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抗日和生产的基本力量,必须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实行减租减息,既能保持社会稳定,又能充分调动解放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不但有利于改善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更有利于持久抗战。
二是中国的城市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大都从农村中转移而来,他们与农村中的各种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务必要考虑到照顾他们的利益,至少不能使他们的利益受到过多的损害。这样,在农村中实行减租减息,既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又有利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三是在民族矛盾激化且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下,用减租减息的政策取代没收地主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做法,降低了地主阶级与我党的对立情绪,从而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使大部分地主、富农愿意站在民族大义一边,共同抗战。
四、毛泽东的光辉实践对今天的昭示
第一,继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这一法宝。我们应当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政权、基层村民自治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严格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动态平衡、永无止境的。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都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既要协调目标和过程的一致,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坚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做到互利、互补和相容。同时在实现国家长远目标进程中,个人和局部不仅要肯于放弃一些既得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以求得社会整体的协调与和谐,而且要懂得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以求得未来利益和长远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
鉴以往而知今朝,认真回顾毛泽东以往的昭示,我们的事业将少走弯路,迈出坚实的奋进步伐,强国之梦才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才会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