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繁荣、深化,社会上的腐改现象对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带来一些逆向影响。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坚持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颇为有效。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
纵向,就是上级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规格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横向一是树立身边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学生模范;二是走向社会,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的心灵里孕育为祖国显型教育与隐型教育结合。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素质。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即显型),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对学生中偷东西,看黄色书刊等问题(即隐型),以个别谈话为主,了解其思想形成的根源,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
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模仿性强,意志薄弱,缺乏自觉克服困难的能力,在性格上具有极大的可变性。他们需要适应性格发展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成人的关照。因之,班主任首先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表率。其次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衣服破了,给他们缝补,冻了让他们到房子烤火等,这样不仅能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而是使他们爱教师、爱学校。
三、学科教学观念的陈旧
小学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时代特征,其教学内容既有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时代精神的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编、教、学”的理念的综合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编、教、学三位一体”的学科教学观,在掌握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真实了解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意愿,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课堂教学。首先,要理解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渐进性、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与针对性、规范方式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等,这是教师优化使用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前提。第二,在传统教学中,思想品德课一直固守“明理——激情——导行”三环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它的明显优势,但过于单一的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锐减。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模式研究发展迅速,仅1993年冯克诚主编的《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就收集了近六百种教学模式,其中有不少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受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愈来愈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心态,因人施教的难度也愈来愈大,真实了解学生学习的共性和个性,已经成为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教学观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以偏概全,以抽象代具体,以经验代现实,不重视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现象依然存在。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等基本理论缺乏和“编、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狭隘性、教学过程的单一性和课堂教学价值的短效性。
四、教学主体的失落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因素的有效影响,促进小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觉性的过程。这一内化过程的核心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发展。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主体教育思想,深入研究主体性水平发展策略,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有三个主体,即教师、学生、班级集体,这三个主体分别居于课堂教学的不同层面,共同构成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的立体结构。教师主体在最高层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在基础层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班级集体在中间层面,发挥主力作用。构建教师、学生、班级集体三主体相互作用、彼此互动的协调运行机制,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动作用、班级集体主力作用有机融合,必将形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强大的内驱力,充分激发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活力。然而,在教学行为中,有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主体意识相对淡薄。重视教师主体,却有意无意夸大教师主体作用,在教学行为上,把学生生动的理解变为呆板的灌输,把师生双向互动变为教师单向传递,把课堂变为“一言堂”,把教学简化为教的实施而忽略学的引导;在教学评价上,不是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而是关注教师教得怎么样。口头上重视学生主体、实践上则把学生变成抽象的主体,视教学中学生活动为点缀,把激发学生主体作为“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漠视班级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忽视对班级集体良好主体精神的培育,把“面向主体、面向发展”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真实主体的失落,必将导致课堂教学价值的失落。五、教学价值观的偏差
思想品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构成,其课堂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的、整体的思想道德知识、观点、行为规范和能力要求;二是蕴含于知识、观点、行为规范、能力要求等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思想道德知识、观点的掌握和行为、能力的养成视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显性价值,而把思想方法的启蒙和奠基视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隐性价值。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是双重价值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却更多的把目光投向显性价值的发掘,片面地追求明理、激情、导行的效度,以达到“认知”、“行为”两个层次的要求为终极目标。对于思想方法的启蒙和奠基,对于隐性价值的发掘,思想品德课教师既缺乏足够的研究,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价值的偏差,是教育功利思想的一种表现;对近期显性效益的热情关注与长期隐性效益的相对淡薄,则构成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又一道障碍。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编写要求实、求新、求活,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要求实、求新、求活。树立科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建构以发展为主体的学生观和完整的教学价值观应该引起深刻的思考。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
纵向,就是上级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规格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横向一是树立身边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学生模范;二是走向社会,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的心灵里孕育为祖国显型教育与隐型教育结合。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素质。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即显型),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对学生中偷东西,看黄色书刊等问题(即隐型),以个别谈话为主,了解其思想形成的根源,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
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模仿性强,意志薄弱,缺乏自觉克服困难的能力,在性格上具有极大的可变性。他们需要适应性格发展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成人的关照。因之,班主任首先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表率。其次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衣服破了,给他们缝补,冻了让他们到房子烤火等,这样不仅能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而是使他们爱教师、爱学校。
三、学科教学观念的陈旧
小学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时代特征,其教学内容既有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时代精神的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是“编、教、学”的理念的综合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编、教、学三位一体”的学科教学观,在掌握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真实了解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意愿,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课堂教学。首先,要理解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渐进性、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与针对性、规范方式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等,这是教师优化使用教材的基本要求和前提。第二,在传统教学中,思想品德课一直固守“明理——激情——导行”三环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它的明显优势,但过于单一的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锐减。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模式研究发展迅速,仅1993年冯克诚主编的《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就收集了近六百种教学模式,其中有不少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受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愈来愈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心态,因人施教的难度也愈来愈大,真实了解学生学习的共性和个性,已经成为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教学观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以偏概全,以抽象代具体,以经验代现实,不重视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现象依然存在。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等基本理论缺乏和“编、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狭隘性、教学过程的单一性和课堂教学价值的短效性。
四、教学主体的失落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因素的有效影响,促进小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觉性的过程。这一内化过程的核心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发展。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树立主体教育思想,深入研究主体性水平发展策略,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有三个主体,即教师、学生、班级集体,这三个主体分别居于课堂教学的不同层面,共同构成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的立体结构。教师主体在最高层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在基础层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班级集体在中间层面,发挥主力作用。构建教师、学生、班级集体三主体相互作用、彼此互动的协调运行机制,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动作用、班级集体主力作用有机融合,必将形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强大的内驱力,充分激发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活力。然而,在教学行为中,有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主体意识相对淡薄。重视教师主体,却有意无意夸大教师主体作用,在教学行为上,把学生生动的理解变为呆板的灌输,把师生双向互动变为教师单向传递,把课堂变为“一言堂”,把教学简化为教的实施而忽略学的引导;在教学评价上,不是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而是关注教师教得怎么样。口头上重视学生主体、实践上则把学生变成抽象的主体,视教学中学生活动为点缀,把激发学生主体作为“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漠视班级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忽视对班级集体良好主体精神的培育,把“面向主体、面向发展”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真实主体的失落,必将导致课堂教学价值的失落。五、教学价值观的偏差
思想品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构成,其课堂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的、整体的思想道德知识、观点、行为规范和能力要求;二是蕴含于知识、观点、行为规范、能力要求等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思想道德知识、观点的掌握和行为、能力的养成视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显性价值,而把思想方法的启蒙和奠基视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隐性价值。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是双重价值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却更多的把目光投向显性价值的发掘,片面地追求明理、激情、导行的效度,以达到“认知”、“行为”两个层次的要求为终极目标。对于思想方法的启蒙和奠基,对于隐性价值的发掘,思想品德课教师既缺乏足够的研究,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价值的偏差,是教育功利思想的一种表现;对近期显性效益的热情关注与长期隐性效益的相对淡薄,则构成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又一道障碍。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编写要求实、求新、求活,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要求实、求新、求活。树立科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建构以发展为主体的学生观和完整的教学价值观应该引起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