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蜂类产品66%合格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heep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面上销售的蜂蜜合格率仅为60%。在“3.15”即将到来之际,深圳市消委会公布了蜂类产品的比较试验报告,报告显示蜂类产品市场上,以次充好、掺假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个别产品铁含量超标。
  
  
   蜂类产品合格率为66%
  
  据悉,这次比较试验的样品在深圳市六个区的零售商场随机购买,样品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75家生产企业100批次的蜂产品,其中蜂蜜80批次、蜂花粉12批次、蜂王浆8批次。然后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按照国家标准及产品标准的要求,对26项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显示:100批次蜂产品合格的仅有66批次,不合格的34批次,合格率是66%,其中蜂蜜存在问题较多,80个批次中,合格的仅为48批次,占60%。以假充真,掺假情况严重,甚至有15批次的蜂蜜是以糖水代替,占抽查总数的18%,如“绿化园”牌龙眼蜜、“月皇山”牌洋槐蜂蜜等。
  另外花粉12批次,合格10批次,占83.3%;蜂王浆8批次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假蜂蜜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本次检测的80批次蜂蜜产品有24批次真实性不符合标准要求,并不是纯正蜂蜜。其中有15批次蜂蜜中完全无蜂蜜成分,9批次产品该指标超过了标准要求。蜂蜜真实性不符合要求,说明其是掺假掺杂的产品。
  据介绍,这些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问题包括掺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达标、新鲜度较差等等。甚至有一个蜂产品的铁含量超标,而铁摄入过多会对人体的肝、肾造成伤害。
  据悉,最简单的掺假就是掺白糖水;其次是使用饴糖,成本只有蜂蜜的十分之一,还有一些则可能是使用甜蜜素、色素和香精勾兑。
  最恶劣的造假方法是使用硫酸裂解白糖,使双糖成分变为单糖,从而冒充蜂蜜,这些制假方法炮制的“蜂蜜”可能直接危及到食用者的健康。
其他文献
超市里花生调和油、营养调和油、大豆调和油等销售火爆,但这些油里到底有没有说的这些成分?有多少?没有办法对这些调和油成分进行检验的消费者,被无良商家忽悠也无可奈何。   日前,记者走访了某市10余家超市内的食用油区,10多个品牌食用油让人眼花缭乱。货架上金龙鱼、鲁花等这些调和油名称五花八门,有的写有“食用调和油”,还有的标注“花生调和油”、“营养调和油”。但货架上10余个品牌的食用调和油中,只能看到
期刊
农业部发布2007年10月份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料、棉花、糖料及最新“菜篮子”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    稻米  10月份国内稻米价格保持坚挺。主产区早籼稻、晚籼稻和粳稻收购均价分别为每吨1640元、1710元和1681元,比上月分别跌2.1%、涨0.6%和跌2.7%;比上年同期分别涨13.9%、6.9%和跌9.7%。主销区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平均批发价为每吨2410元、2413元和303
期刊
传统上,蘑菇、木耳等食用菌的生产以木材为载体,但南非一个偏远山区的村民们在一位中国教授的指导下,不仅从地里种出了蘑菇,还由此走上了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日前,记者驱车500余公里,赶往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率领的专家组在南非设立的菌草生产“旗舰点”——夸祖鲁―纳塔尔省德班市附近的夸丁迪地区,在那里亲眼见证了当地人靠种植蘑菇改善生活的喜悦。  中国专家组的菌草生产“旗舰点”就建在山坡之上。两位祖
期刊
三项任务五项措施    本刊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要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以及农村饮水
期刊
橄榄油的质量取决于橄榄树的品种、生长条件、病虫害及防治、采摘时果实的成熟状况、采摘后的处理方式、加工方式、储存等。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橄榄油,不仅在采收时不能损伤果实,而且需将收获的果实及时加工取油。根据质量差异,国际橄榄油协会将(可食用)橄榄油分为初榨橄榄油(Virgin Olive Oil)和精炼橄榄油(Lampante Olive Oil或Refined Olive Oil)两大类、5个级别。 
期刊
三鹿有了绿色配方奶粉,华牧有了绿色安全鸡蛋,双鸽有了绿色冷鲜猪肉,黑马有了绿色面粉……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升温,农产品质量等级认证也变得热起来。与前几年政府出钱搞认证相比,现在一些个人和企业自费筹资认证的越来越多,可以说,涌起了一股农产品质量等级认证的热潮。但是专家建议,企业和个人要量力而为,不要盲目追求高等级,更不能一认了之。      质量等级认证热起来     提起农产品质量认证,若在三四
期刊
历来象征团圆喜庆的中国饺子在2007年似乎有点不同寻常。沸沸扬扬的“毒饺子事件”在国际上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都在默默地关注,等待中日双方检测的最后结果——     真相大白    据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说,日本德岛县知事饭泉嘉门于2008年2月14日终于正式宣布,该县日前发生的“敌敌畏饺子”事件已经确定与近日一系列的所谓“中国饺子事件”无关,根源在于销售饺子的店内违规使用了杀虫剂。  看完终于松口气,
期刊
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是这样说的:16岁花季 、17岁雨季 、18岁的花样年华。伴随着2008的脚步,绿色食品也即将迎来它18岁的生日、也是一个花样年华的日子。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进消费者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经过18年的培育,如今在神州大地已开始生根发芽并逐渐茁壮成长起来。2008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本着: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
期刊
五光十色的食品包装上面的文字说明,有多少真实的信息,有多少雾里看花?想买得明白,买得聪明,首先要细细读懂食品标签。    单位热量还是整包热量?  也许你每吃一袋薯片之前,都要仔细地看看热量。如果这袋薯片所含的热量在允许范围之内,那么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了。可是,即便如此,为什么你还是发胖了?秘密就在重量上。例如,薯片标签的热量很可能是某单位所含的热量,而这袋薯片虽然看起来很少,但却是此单位的
期刊
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膨化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膨化食品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5个省、直辖市62家企业生产的8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9.7%。    此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2004《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