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吃素?一段荤食与素食的精彩对话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o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荤食问素食说:“你为什么吃素?”
  素食反问:“你为什么不吃素?”
  “因为吃素营养不够。”荤食说。
  “只要摄取均衡的五谷杂粮与足够且多样的蔬果,素食的营养绝对不比荤食差。”素食回答。
  荤食又说:“素食太过单调,而且不够美味。”
  素食说:“五谷杂粮与蔬果种类繁多,色香味各具特色,只要烹煮得宜,多点变化,没有不美味的问题。”
  “而且你说的美味,每个人口味不同,见仁见智。蔬果里也有辛、酸、苦、辣、香、甜、甘、醇等滋味,一根萝卜,一株菜根,一块豆腐,一粒豌豆,仔细品尝,有清香、有甘甜、有滑嫩,都是独特的美味。”
  荤食说:“那也比不上天上飞的、陆上爬的、水中游的各种山珍海味来得鲜美吧[”
  素食说:“这就是每个人对所谓‘美味’二字的不同定义与理解了。有人忌腥膻,有人怕油腻,有人喜清香,有人嗜甘甜,有人厌酸辛,总之每个人各有所好。但至少素食没有血淋淋的残酷,没有油腻腥暄的扰人。”
  “我是不能一日无肉的,要我素食,难啊[”荤食又说。
  素食说:“这就是重点了,饮食不外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口腹之欲罢了。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养成,态度是思想的积淀,而口欲是舌尖下的自我屈服。其实,习惯可以改变,观念可以转化,口欲可以克服。只要养成尊重生命的思想观念,调整好对宇宙万物的友善态度,有不屈服于舌尖下的毅力决心,改变饮食习惯并没有那么困难。”
  “我可是不会为了信仰而吃素。”荤食这么说。
  素食笑了笑说:“素食是佛教信仰的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何况有许多素食者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不仅自己吃素,还积极劝别人吃素,因为他们亲身验证了素食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好处。”
  “此外,也有人因热爱动物,不忍伤害它们而吃素:有人基于人道的考量而吃素。同理心与慈悲心,人皆有之,人有喜怒哀乐,有惊慌忧惧;动物也有喜怒哀乐,有惊慌忧惧。人有活命的生存意志,动物也有活命的生存意志。更何况这个地球原本就不是人类所独有,地球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只因为大自然赋予人类得天独厚,可以大量记忆与创新的大脑,让人类演化得比其他动物更高等,不能因此就认为人类可以操控动物的生杀大权,捕抓、饲养、宰杀它们成为人类盘中的所谓美味佳肴。如果今天有某种动物比人类更高等,它们也以捕杀人类、豢养人类、宰杀人类作为它们盘中的美味佳肴,那时,我们又做何感觉?我们是否也会惊慌恐惧,怨恨哀痛?用这样的同理心与同情心了解动物被人类捕杀的处境,我们又何忍心为了口欲而宰食它们呢?”
  荤食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人类与其他动物本来就是非我族类,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再说:自然界不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吗?古人不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咱们就井水不犯河水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素食说:“水就是水,哪分什么井水、河水,水的本质是一样的。只要用正向的态度看待生命,尊重生命,就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主张素食。我并没有强迫你改荤为素的意思,我只是在表达种尊重生命的想法与态度而已。”
  素食继续说:“没有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吃素正是为己啊!覆巢之下无完卵,地球暖化了,生存环境恶化了,所有生命受威胁了,人类又哪里有未来可言呢?素食正是减缓地球暖化最根本与最彻底的有效作为,不仅可以减少地球资源的挥霍与浪费,也可以挽救生灵于恶化环境之中,这不仅是为己,也是为人啊!如果人类不克服享受,不节制口欲,不为自己的生活环境设想,最终人类必遭‘天诛地灭’,这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义啊!”
  不知道荤食听懂素食的话没有,也不知道荤食是否认同素食的观点,但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都在证明素食确实可以节能减碳,可以减缓地球暖化,可以挽救恶化中的生存环境。
  不久前,英国牛津大学彼得·史嘉堡(PeterScarborough)教授和他的同事,统计了英国五万人的饮食数据后发现:如果每天吃超过一百克肉的人改吃素食,他们的碳足迹将减少百分之六十,相当于每人每年减少排放一点五吨的二氧化碳。即便不选择完全素食,而只是肉类摄取量减少到五十克以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将减少三分之一,相当于每人每年减少近一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美国加州大学克里斯托弗·琼斯( ChristopherJones)教授也说:低肉饮食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少吃肉类,改吃蔬食,不仅可以节能减碳,而且可以节省每月至少六百至七百美元的家庭开支。这是利己利人的高贵行为。
  愈来愈多的研究数据显示,素食对自己的健康、对减少家庭支出、对减缓地球暖化都有莫大的帮助。吃素不应仅是部分人道主义者或宗教信仰者饮食习惯的坚持,而是人类面对节能减碳救地球,不得不采取的必要行动。地球是生我、养我、育我的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共同母亲。我们即使不能用完全素食的方式来关爱我们的母亲,但至少可以用减少对肉食的摄取来回馈我们的地球母亲,来友善同是地球所生、所养、所育的其他生灵吧!
其他文献
记者:您有没有带来自己一些关注的提案?  学诚法师:今年(指2014年)的两会可以说是有几个关注的。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头也谈到在2014年要出重拳治理污染,这里面就包括前不久发生在华北地区的雾霾现象,不仅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也对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的健康以及生活生产,各方面都受到影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
期刊
开始接触环保酵素是在两年多前,那时我刚刚开始在社区带动环保,每个月与社区的会众们宣导大家一起来做垃圾的分类回收。那时的我虽然知道环保酵素用处很多,自己也亲自做了一些家里用,但仅此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感受。  真正的因缘是妈妈因中风后遗症长期躺在床上长的褥疮开始吧,那个褥疮已经在她身上两个多月了,激素类的药膏也涂了不少,但是没小反而越来越大,我的心也开始越发地揪紧。有一天,无意间看到网上视频温秀枝医师
期刊
“斗闹场,绝勿近”。斗闹场是指电动游戏、嘈杂、玩乐的处所。俗话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样的环境使孩子长期耳濡目染,会染上一些坏习惯,抽烟或是吸毒,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对这些坏习惯有所警觉。  有一位老师带着他的小孩在路上走,小孩才一、二岁,每次经过一些声色场所,一些打电动游戏的场所,他就跟儿子说,这种地方会污染人,会让人学坏,绝对不能进去。从小就教育他,以后他长大了,这样的地
期刊
2006---2016,《行愿》看着走着就十岁了。  十年光阴,匆匆而过。于我自己,仿佛是一场梦,却又那么真实,十年之前,恍如昨天。  十年,从懵懂渐渐走向成熟,曾经的年少轻狂,放荡不羁,也被时光消磨殆尽。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在一路的颠碰中磨掉了“尖牙”。  十年,自己也经历过好些失败,一事无成,外债累累,又东山再起。生活连曾拥有着的一切,转眼也都会飘散如烟。也许正因为如此,看清了一些事,看
期刊
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他们在当地临时招工做杂物,并提出做三个小时工作可以给一张外场的票,做六个小时就可以进到内场,要是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的票。  有一对穷人家的小兄弟愿意干整天,换一张最前排的票。于是,他们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中间只分吃了一个馒头。到下午的时候,兄弟俩都十分疲惫,但是看马戏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希望得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
期刊
李嘉诚,身居华人首富位置,总是非常坦然地告诉别人:我是学佛的人。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土。  李嘉诚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李嘉诚的母亲庄碧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导下,李嘉诚从小“崇
期刊
如果心累了,在宁静的夜晚,沏一杯清茶,放一曲淡淡的音乐,让自己融化在袅袅的清香和悠扬的音乐中……  人生,该说的要说,该哑的要哑,是一种聪明。人生,该干的要干,该退的要退,是一种睿智。人生,该显的要显,该藏的要藏,是一种境界。可以相信别人,但不可以指望别人,不要拒绝善意,不要停止微笑。无功不受大禄,无助不受大礼,无胆不挣大钱。常与高人交往,闹与雅人相会,乐与亲人分享。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情是一点
期刊
峨眉山是大行愿王普贤菩萨的道场。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当中,观音以大悲著称,地藏以大愿出名,文殊以大智为个性,普贤则以大行为特质。  普贤菩萨的大行最集中地体现为“十大行愿”。  “行愿”的通俗理解是:行是行动、精勤实践;  愿是指愿望、崇高的理想;通过实践的行为,努力实现愿望和理想的过程谓之“行愿”。  在智慧如海的佛教经典里,有一部书,文字浅近而含义隽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知行
期刊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个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份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小偷觉得,遇到这种和尚,真是一点办法也没
期刊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