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压防护的新型闩锁免疫双向可控硅

来源 :微电子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片上静电放电(ESD)防护器件双向可控硅(DDSCR)的低维持电压特性,设计了一种内嵌多MOS管的新型DDSCR.通过多MOS管组成的旁路通路进行分流,能够增强反偏结电场,从而提高器件抗闩锁能力.基于TCAD进行仿真,模拟TLP测试结果表明,与NLVT_DDSCR相比,新型器件的触发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维持电压从3.50 V提高到5.06 V,通过拉长关键尺寸D5,可将器件维持电压进一步提高到6.02 V,适用于电源轨为5V的低压芯片防护.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环栅晶体管栅致漏极泄漏(GIDL)的新型非对称沟道介质环场效应环栅(GAA)晶体管.位于漏端附近的沟道介质环结构可有效降低载流子沿沟道方向的带间隧穿几
  文章主要从心理护理、化疗时静脉的护理、放疗时皮肤的护理、放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等方面阐述了乳腺癌患者放化疗的护理发展状况。并对乳腺癌护理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文结合具体病例,阐述了对47岁女患者出现的蒽环类药物外渗所致的损伤,进行右丙亚胺治疗。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7个有代表性的省市进行了A群脑膜炎菌苗不同免疫方案的研究。根据菌苗对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免疫反应性及持久性制订的免疫方案,经过8~10年的观察,各省市均有效的控制
岩井俊二“映像作家”的美誉源于他对日本传统影像的继承与发展。他创造性地用一些新的拍摄手法使镜头语言显得更加明快,配合清新优美的背景音乐,使画面在唯美之余兼具特别的质
  本文现以右丙亚胺治疗1例蒽环类药物外渗的老年男性患者为例,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结果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例鼻咽癌患者前6次顺铂化疗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第7次行紫衫醇+顺铂化疗时出现手足瘙痒、胸闷、气促等症状,当时考虑系紫杉醇所致,故第2天继续顺铂静脉滴注,结果再次出现过敏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对肺癌患者行左肺癌微波固化术,并简要阐述了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同时对微波凝固技术的优点进行了阐述。
本文作者对朝鲜进口铜色纹狭鳕进行了腐败临界观察实验,测得挥发性盐基氮腐败临界点:最小值35mg/100g,最大值42mg/100g,平均值39.8mg/100g。另外还进行了该鱼生态学调查,寄生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后静滴甘露醇致上臂肿胀给予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外敷的护理。并对该患者出现上臂肿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