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0月24日,“亲历抗美援朝——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展”在安徽省合肥市当代美术馆举行。今年92岁的张崇岫是安徽文艺战线的“老兵”,71年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兼摄影干事。在入朝随军作战的两年多里,张崇岫携带一部相机、几十卷胶卷,拍摄了两千余张战地照片,用一张张布满硝烟的照片表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留存了人民军队战斗史上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宝贵影像档案。1952年11月25日,我国首套志愿军邮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发行,全套邮票共计4枚,第一枚《志愿军出国作战》参考了画家邵宇的作品,第二枚《支援前线》取材于王式廓的美术作品,第三枚《涉江追击》、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均采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徒步四五十公里抢拍会师瞬间
张崇岫是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更是记录者。71年前,他用一部相机、三卷胶卷记录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有摄影作品《抢占制高点》《中朝两国军队会师在东海岸边》等,其中《中朝两国军队会师在东海岸边》反映了1950年寒冬的长津湖战役中,把美军赶出朝鲜咸兴港后,中朝两国军队胜利会师的情形,它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原型。
张崇岫透露,为了捕捉到这张照片,他是经过提前构思的。“当年解放战争胜利后,苏联有记者来中国拍照片,我跟着学了不少,他们在上海就拍过这种类似‘胜利会师’的镜头。所以,我知道长津湖胜利后,可能会出现这个场景,就专程赶到咸兴港去。”为了拍下这张照片,張崇岫独自一人冒险在雪地里徒步四五十公里,从早上走到下午,才到达咸兴港边,追上了先头部队。“前方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不知道,当时也算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的。”张崇岫“胜利会师”的预判没有错。他看见朝鲜人民军海防部队和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侦察连迎面而来,双方胜利会师,场景非常热闹。他不顾疲劳,兴奋地为大家拍照,记录下这珍贵而极具历史价值的画面。而这张底片和照片,也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至今71年过去,回忆长津湖的拍摄,他记忆犹新。“那是我经历的最残酷的一场恶战,太惨烈了,牺牲的人太多了。”张崇岫端着相机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枪声、爆炸声、战士们冲锋时的喘息声和擒获敌人“缴枪不杀”的喊声都在耳边,拍照片都是一边躲子弹一边按快门。
“美国鬼子从被包围的柳潭里撤退到下碣隅里时,志愿军一个连队埋伏在敌人经过的马路边,等到敌人经过时,却未听到志愿军的枪炮声。当时师长气坏了,赶到现场一看,埋伏在那里的志愿军,100多人保持着埋伏姿势,枪口向着敌人,都被冻死了;未死的,都和地冻在了一起,爬不起来,师长见状,号啕大哭。这场大战,志愿军冻死冻伤的人数,占部队总数的22%。”
“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
张崇岫是安徽省巢湖市南乡人,1929年10月出生。时值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家庭革命情怀的熏染下,1942年,年仅13岁的他就报名参加了新四军七师巢南游击队。1948年,张崇岫被调至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分配到新华社九兵团分社搞摄影工作。从此,张崇岫开始了他的战地摄影生涯,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边打仗一边摄影,获“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我的摄影真正成熟,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尽管枪林弹雨,但经过之前三年解放战争的锻炼,该往哪里走我心里有数,所以很乐观。搞摄影,要胆子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只要注意点,子弹是能躲得开的。”(摘自《广州日报》11.11)
徒步四五十公里抢拍会师瞬间
张崇岫是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更是记录者。71年前,他用一部相机、三卷胶卷记录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有摄影作品《抢占制高点》《中朝两国军队会师在东海岸边》等,其中《中朝两国军队会师在东海岸边》反映了1950年寒冬的长津湖战役中,把美军赶出朝鲜咸兴港后,中朝两国军队胜利会师的情形,它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邮票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原型。
张崇岫透露,为了捕捉到这张照片,他是经过提前构思的。“当年解放战争胜利后,苏联有记者来中国拍照片,我跟着学了不少,他们在上海就拍过这种类似‘胜利会师’的镜头。所以,我知道长津湖胜利后,可能会出现这个场景,就专程赶到咸兴港去。”为了拍下这张照片,張崇岫独自一人冒险在雪地里徒步四五十公里,从早上走到下午,才到达咸兴港边,追上了先头部队。“前方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不知道,当时也算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的。”张崇岫“胜利会师”的预判没有错。他看见朝鲜人民军海防部队和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侦察连迎面而来,双方胜利会师,场景非常热闹。他不顾疲劳,兴奋地为大家拍照,记录下这珍贵而极具历史价值的画面。而这张底片和照片,也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至今71年过去,回忆长津湖的拍摄,他记忆犹新。“那是我经历的最残酷的一场恶战,太惨烈了,牺牲的人太多了。”张崇岫端着相机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枪声、爆炸声、战士们冲锋时的喘息声和擒获敌人“缴枪不杀”的喊声都在耳边,拍照片都是一边躲子弹一边按快门。
“美国鬼子从被包围的柳潭里撤退到下碣隅里时,志愿军一个连队埋伏在敌人经过的马路边,等到敌人经过时,却未听到志愿军的枪炮声。当时师长气坏了,赶到现场一看,埋伏在那里的志愿军,100多人保持着埋伏姿势,枪口向着敌人,都被冻死了;未死的,都和地冻在了一起,爬不起来,师长见状,号啕大哭。这场大战,志愿军冻死冻伤的人数,占部队总数的22%。”
“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
张崇岫是安徽省巢湖市南乡人,1929年10月出生。时值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家庭革命情怀的熏染下,1942年,年仅13岁的他就报名参加了新四军七师巢南游击队。1948年,张崇岫被调至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分配到新华社九兵团分社搞摄影工作。从此,张崇岫开始了他的战地摄影生涯,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边打仗一边摄影,获“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我的摄影真正成熟,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尽管枪林弹雨,但经过之前三年解放战争的锻炼,该往哪里走我心里有数,所以很乐观。搞摄影,要胆子大。我的胆子就很大,哪里响枪,我就往哪凑。只要注意点,子弹是能躲得开的。”(摘自《广州日报》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