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课堂学习已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活动性”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体验式学习有明显的过程,体验是这一过程的开端,是整个过程的基础,通过体验引起个体的感悟、反思,同时促进着个体的发展,而发展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而体验式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实施体验式学习,进行体验活动教学,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不断体验,生成意义。在此,我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 以学生为根本 让体验情境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这种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来自教学中情境的渲染,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因此情境创设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以鲜明为落脚点,以学生的体验为支撑点,最终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实践活动中去。
1. 游戏情境体验, 找准儿童的“兴奋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因此品德书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游戏。游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游戏教学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操作上简单易行,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情境中,所有的道德认知,不是教师说教形式的简单传播,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生动的游戏自己体会、感受获得的。
2. 角色情境体验, 立足学生的“感受点”
角色扮演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情景,令学生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让学生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从内心有所感有所悟。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表演活动,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促进他们在入情入境的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
3. 媒体情境体验, 寻找生活的“对接点”
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鲜活的、声形并茂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二) 以现实为基础 让体验生活化
《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打造生活的课堂,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 观察生活,唤醒体验意识
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
2. 链接生活, 获得体验快乐
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是以主体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学习的过
程中,儿童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先前的经验是他们进行体验学习的快乐源泉。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种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关注生活, 内化体验道德
鲁洁教授在《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一文中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可见,德育走进生活不是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而是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生活。要“让儿童现在生活得河流里,注入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由感知生活經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在体验中内化提升道德品质。
(三) 以生成为契机 让体验生命化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学生置身在生动的表演、游戏情境中,还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都将从全身心的投入参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会有思想火花迸发,会有思考性的智慧问题产生。因此,我们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把那些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从而使体验活动中的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让体验具有生命特色。
1. 突发事件, 因势利导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拒绝体验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避开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珍视这些真实的问题情结,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根源。
2. 望闻问切, 流露真情
情境是滋生情感的土壤。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学生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或面对展示的图片沉思……在情境中,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有时他们会皱紧眉头,有时会啧啧称赞,……所有情感的流露,都应是课堂生动而真实的生成资源。教师应在观察学生神情、倾听学生心声中,进行引申,释放儿童萌发的那份真诚。
3. 关注个体, 升华情感
真正的心灵成长,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在课堂上的各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受自身经历与感悟能力不同的影响,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内心受到的冲击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对学生中优质资源的挖掘,通过对话引导,引起共鸣,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所以说,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捕捉、点燃学生个体中内在的情感,要让那些善于表达的、有不同生活亲历体验的学生事例,释放为带动全体进行情感体验的火花,在思维撞击中,升华成深层次的群体情感体验。
总之,我们的教育不仅关心孩子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孩子是否获得了体验,关心孩子体验到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教育应当把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
实施体验式学习,进行体验活动教学,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创设或捕捉有意义的情境,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不断体验,生成意义。在此,我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有关实践,谈谈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
(一) 以学生为根本 让体验情境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这种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来自教学中情境的渲染,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因此情境创设必须以情感为出发点,以鲜明为落脚点,以学生的体验为支撑点,最终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实践活动中去。
1. 游戏情境体验, 找准儿童的“兴奋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是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因此品德书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游戏。游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游戏教学很符合孩子的心理,操作上简单易行,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情境中,所有的道德认知,不是教师说教形式的简单传播,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生动的游戏自己体会、感受获得的。
2. 角色情境体验, 立足学生的“感受点”
角色扮演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情景,令学生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让学生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从内心有所感有所悟。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表演活动,既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促进他们在入情入境的亲身参与中获得体验。
3. 媒体情境体验, 寻找生活的“对接点”
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鲜活的、声形并茂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
(二) 以现实为基础 让体验生活化
《新课标》中所指出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打造生活的课堂,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
1. 观察生活,唤醒体验意识
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
2. 链接生活, 获得体验快乐
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是以主体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学习的过
程中,儿童不是一张没有描画过的白纸,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先前的经验是他们进行体验学习的快乐源泉。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寻求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种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关注生活, 内化体验道德
鲁洁教授在《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一文中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可见,德育走进生活不是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而是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儿童生活。要“让儿童现在生活得河流里,注入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要把我们藏匿在遥远地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由感知生活經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在体验中内化提升道德品质。
(三) 以生成为契机 让体验生命化
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论是学生置身在生动的表演、游戏情境中,还是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学生都将从全身心的投入参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会有思想火花迸发,会有思考性的智慧问题产生。因此,我们应善于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把那些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微乎其微的生成火花,进行挖掘、开发、引申、利用,从而使体验活动中的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让体验具有生命特色。
1. 突发事件, 因势利导
生活是多变的,课堂是随机的,作为教师不应该拒绝体验活动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不应该避开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珍视这些真实的问题情结,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解决真实问题的根源。
2. 望闻问切, 流露真情
情境是滋生情感的土壤。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学生或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或面对展示的图片沉思……在情境中,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有时他们会皱紧眉头,有时会啧啧称赞,……所有情感的流露,都应是课堂生动而真实的生成资源。教师应在观察学生神情、倾听学生心声中,进行引申,释放儿童萌发的那份真诚。
3. 关注个体, 升华情感
真正的心灵成长,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与生成,它是主体原有情感体验与基于不同生活环境而形成的新体验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在课堂上的各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受自身经历与感悟能力不同的影响,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内心受到的冲击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对学生中优质资源的挖掘,通过对话引导,引起共鸣,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
所以说,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捕捉、点燃学生个体中内在的情感,要让那些善于表达的、有不同生活亲历体验的学生事例,释放为带动全体进行情感体验的火花,在思维撞击中,升华成深层次的群体情感体验。
总之,我们的教育不仅关心孩子是否学到知识,而且更应关心孩子是否获得了体验,关心孩子体验到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教育应当把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