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行还能信吗?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_to_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能信投行80%,金融衍生品只能信10%
  
  最近多年来,国际投行戴着高信誉的光环,在中国的形象非常好,我们的社会把国际投行人士当作精英人士,政府、企业、媒体,经常把投行人士作为专家、顾问,向他们咨询请教。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大的肇事者之一就是国际投行,而且多年来国际投行给中国企业兜售了很多剧毒的复杂衍生产品,造成了很多的亏损。不仅是中国,在很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类似的现象。
  因此,我们就得提问了,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投行?如何梳理清楚它的利益链条?而我们的企业在和投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应对?
  
  投行的积极意义
  投资银行最主要、最传统的功能,无非是在融资方和投资方之间搭一座桥梁,就是中介的角色。当投行作为中介时,尽管投资者对融资方不是特别了解,但因为投行通过它们的信息、知识和信誉,保障了投资方不会蒙受亏损,也就是说,它在融资方和投资方之间铺上一个平稳沟通的桥 梁。
  投行的核心竞争力基本就是它的信息和信誉。它掌握了信息,对上市公司能够分析、能够了解,这就是它的优势。另外它有一个信誉,这种长期的信誉,使它能做这个中介,别人很难做。这也就是为什么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全球带企业上市的顶尖投行品牌基本上没变,还是那几家,比方说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瑞信第一波士顿等等,几十年很难变,因为信誉绝对不是一天能够建立起来的。
  投行这种传统功能,的确给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但这不是投行的全部,投行自身内部还存在非常多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会带来对企业客户利益的损害。
  
  利益冲突根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行并没有满足做传统的金融中介功能,投行利用自己的信息和信誉,逐渐引进了其他业务模式,比方说,因为需要带企业上市,它就得研究企业,于是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分析师团队;因为它对企业上市以及对哪些投资者买了企业的股票非常了解,很自然的,它就在交易、销售,甚至在经纪业务上有核心竞争力了,在这些方面,它也能发展很强大的业务。
  另外,随着对行业企业的了解,投行也做起兼并收购的咨询业务。最后它们还能够带着客户理财,这样就能够收取费用。到最后,投行觉得替别人理财不过瘾,还不如拿自己的资本来赌,而且把杠杆放大来赌,这就是自营业务。也正是自营业务这一项才导致了金融危机,五大投行要是没有美国政府,就全都得倒闭。
  当然了,投行的创新远远不止这些,随着1980年之后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行做了很多创新,就是如何把这些资产买来,打包,切切剁剁,然后再卖出去,这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然后还有很多其他的衍生产品的创新,这些创新都蕴含巨大的风险。
  投行这么多的创新,使得它在各种各样的业务中,头上戴着各种不同的帽子。投行既需要替客户谋利,同时又想追逐自己的财富,这利益冲突就凸显出来了!一百多年前,这种利益冲突还比较好解决,因为那时是一个家族在做的投行,投行要不讲信誉,就砸了自己家族的饭碗,但从1980年之后,国际的投行界,基本上逐渐被职业经理人控制,职业经理人都拿着短期激励,他们不会像家族那么讲信誉,因此投行就涌现出大量的利益冲突。
  
  轻微利益冲突
  投行做融资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中介的这样一个传统业务,在现代的版本就是带企业上市,带企业融资、发股、发债。在这个过程中,投行的利益冲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轻微的利益冲突,就是它有两个客户,融资方和投资方,它为了照顾一方,就往往要侵犯另一方的利益,这是一个轻微的利益冲突。第二种是严重的利益冲突,就是它把两个客户都给坑了,为自己创造财富。在轻微利益冲突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当我们的企业上市时,投行经常会玩命地把价往下压,因为投行有两个客户,它怕得罪了长期的投资者。
  举一个例子,我曾经研究过一个美国互联网泡沫开端的一个上市案例,就是网景公司(Netscape),当初网景上市时,是28美元的IPO价,上市第一天就冲到了70多美元,最后收盘收在50多美元。市场对网景特别追捧,在研究案例时,我就问摩根士丹利当时负责定价的PaulChamberlain先生:既然投资者这么喜欢这支股票,你干嘛不替发行公司把这个原始股的价定高一点,而不是定在28美元啊?
  PaulChamberlain先生跟我说了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说这有点像你把牧师的女儿带出去约会,她喝多了,她醉了,现在就得看你负不负责任了。也就是说,投资者当时被互联网泡沫搞醉了,什么价他们都愿意出,可是现在看你投行要不要负责任了。从这句话看得出来,投行对他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是当作牧师的女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因此,当我们的企业家跟投行打交道时,你就理解了,投行为什么为了投资者的利益,希望把你的股价往下压一点,因为它有两个客户,它为了长期投资者客户的利益,它偶尔需要把上市公司的利益往下压一点。这种利益冲突还并不是严重的利益冲突,毕竟它是在为客户服务。
  
  严重利益冲突
  1990年以后,随着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更加短期化,投行出现了更恶性的利益冲突。比方说互联网泡沫期间,当广大投资者确实都醉了之后,很多投行就故意把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价压得特别低,让它给抛售出去,当你把原始股压得很低,一上市第一天就能翻3倍,最高的翻到7倍,这样的情况,谁得到了原始股,谁就可以发大财。这个时候投行就得挑了,原始股该给谁呢?后来美国证监会调查发现,有很多顶尖的投行都有非常恶意的利益冲突行为,比方说当它决定把一个原始股分给一个基金前,它会让基金承诺,把你赚的钱的一半给我回扣回来。当然,美国的回扣不是拎着现金去支付的,而是比较隐性的,你赚多少钱,你把一半左右通过经纪费还给我投行,基金将来要买卖其他股票都得在我这买卖,投行收取特别高的经纪费。
  举一个例子,某一个客户买卖AT&T股票,每交易一股的经纪费两美元多,你可以想象两美元多,仅仅是买一股AT&T的经纪费,这种经纪费绝对不是一个市场行为,它就是典型的回扣行为。投行牺牲了那些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发行融资方的利益,把股价定得很低,然后从投资者那拿回扣,这非常恶性。
  这些恶性的利益冲突,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暴露出来了,美国证监会和其他相关的部门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因此在大众非常愤怒的情绪下,有了新的改革,比方说美国证监会的RegulationFD,以及其他一些改革,命令投行里面涉及到私有信息的和公众信息的部分要分开来。例如在中国,现在投行要去给一家企业兜售业务,说我带你上市,它不能同时把它的分析师也带来,说我要带你上市,我的分析师就推你的股票。这种事不能干了。也就是说投行业务的人和分析师之间要有一道墙,他们不能直接沟通。
  但真实的情况是,在中国大陆,西方投行做得还是比较厉害,他们虽然不同时来,或者当中隔着防火墙什么的,但是隐性的条件还是摆在那。也就是说,我带你上市,我的分析师的影响力非常大,你看着办吧,这种话没有直说,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所以即使美国证监会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对投行进行制约,还是有利益冲突存在。
  
  企业应对之道
  总结起来,投行在各种各样的业务中,往往和客户有利益冲突,那我们的企业怎么来对待投行呢?在中国,主要是企业家跟投行直接打交道最多,我从企业的角度来告诉企业家,应该如何对待投行。
  假如你要上市,要到美国、中国香港等其他地方上市,还是一定要用顶尖的投行,比方说最顶尖的两家: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是最棒的品牌了。我并没有一味地批评投行,在传统业务上,还是应该找顶尖的品牌。一旦找了顶尖的品牌之后,该信它们多少呢,差不多信80%,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投行要是成功带你上市了,你成功了,它拿承销费;你要不成功,它不拿钱,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如何写招股书,如何重组公司的结构,如何做公司治理,如何对这个审计师等等方面可以听投行的。哪20%不能信呢?就是在投行定价的时候,在它选择承销团队其他成员的时候,往往有它自己的利益掺杂在里面,这是需要注意的。
  在传统业务中,基本上还是鼓励我们的企业,和国际顶尖投行打交道,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其他业务就要越来越小心了,比方说兼并收购,你要不要去收购某个国外企业,不要听投行的,得自己拿主意,最好找独立的专家;比方说国际上比较了解国际市场的独立的咨询公司,让它们帮你去拿主意,该不该做这个收购。一旦你决定要做这个收购了,在结构上、在融资上,这个方面可以听投行的,因此我的结论是,在兼并收购咨询业务上信投行50%,信一半。
  在有最严重利益冲突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上,大家最多只能信10%,90%不能信,因为当你信一个投行的时候,就相当于你跟对方打麻将,然后要让对方帮你出牌,那你就等着亏损吧。我们很多企业,不光是国企和民企,都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请教投行给它们设计衍生产品,结果设计出了非常剧毒的、复杂的、完全没有必要的衍生产品,这是值得警惕的。
  
  作者系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 本文选自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演讲文稿
其他文献
从保险公司的资产端看,投资的稳定性要求与养老产业所需的长周期相匹配。养老社区投资规模大、回报期长,而保险公司的优势恰好在于资金体量大,能够满足养老社区初期较大的拿地、开发支出。且保险资金负债久期长,与养老机构的回报期相匹配,长期来看,在经营得当、运营良好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2021年注定成为中国银发产业发展里程碑式的起点,也必然成为康养行业黄金发展期的爆发点。 
期刊
在2012年,平安桐乡项目选择的是“租赁+出售”模式。时隔9年后,平安发布了首个养老社区高端产品线“颐年城”,而集团在科技与医疗生态领域的深厚积累,是其实践“金融+医疗+康养”模式的底气。  时隔9年,中国平安再度重拳出击养老社区。  2021年5月初,中国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通过“金融+医疗+康养”结合的模式,布局康养产业。  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
期刊
“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能够容纳和影响多少人。影响的人越多,成功就越大。所谓的占领市场,其实就是用产品影响那些陌生的消费者,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客户。”  生长于经商氛围浓厚的广州,黄汉钊自小耳濡目染,性格里自有一份创新务实的基因,而进入保险行業也源于他这一份不甘于安稳的追求。“之前我自己经营酒楼,按部就班、缺乏挑战的生活让我渐渐燃起了创业的念头。当时我开始考察市场,希冀找到一个朝阳
期刊
通过互联网方式,Ethos Life将传统的线下寿险申请流程转移至线上,大大降低了寿险保单的签发审核时间和保险费用。对于传统险企,Ethos的线上销售方式为其降低了销售成本;对于客户,通过Ethos平台购买保险可获得更透明、更客观的产品推荐与报价,节省了购买成本。而Ethos为保单的双边群体提供了双赢的渠道,从中赚取服务费用。  美国Ethos Life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
期刊
2004年加入中信保诚、现任广州分公司的业务总监,朱远平自今已深耕保险行业17年。如今,站在保险行业尤其是商业养老保险领域面临重大转型升级节点上,手持CHFP国家注册理财规划师与CHRP国际认证退休规划师“双证”的朱远平,也对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出了深刻的思索。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
期刊
本质上,慧择目前的保险销售模式是一种“中间商赚差价”的批发模式。支撑其这一模式持续滚动的背后,是慧择经过十几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将智能科技不斷运用到产品定价、精准营销、智能核保、理赔服务等各环节,为B端和C端客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的能力,以及与75家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而拥有的定制化产品能力。  2021年3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刚一年的慧择控股(HUIZ.NASDAQ)发布了2020年财报
期刊
短短3年时间,太保家园已在7个城市落地8个养老社区项目,初步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养老产业全国布局,及“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的全龄覆盖产品和服务体系,并迅速布局医疗生态,打造养老服务一体化的“太保样本”。  2021年5月9日,中国太保寿险与著名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先生达成深度合作,聘请其担任公司养老社区“太保家园”的品牌代言人。这无疑透露出中国太保寄望向养老社区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平安广东销售冠军”——这是熊新芳深耕保险行业多年的荣誉之一。  谈及如何一步步取得这个成绩,熊新芳语气显得淡然:“一步一个脚印,充实、踏实、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服务好每一位客户,量变自然会产生质变。”但三言两语的背后,是熊新芳日复一日秉承着初心为保险行业及客户服务的坚守。  “初心很重要,为什么选择保险行业?事业的目标定位是什么?这个初心是能够让我们踏实、专注的重要力量。刚进入保险行业时,起
期刊
随着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的渗透,保险业态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许多改变,现行的保险营销代理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渐渐暴露出其不可持续性的弱点,员工制或重新迎来想象空间。  自1992年保险营销代理制被引入国内后,至今近三十年间,保险营销代理方式成为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贡献了大部分的保费收入来源。  多年来,保险公司采用代理制来增员以发展和管理营销团队,千千万万的保险代
期刊
让思考成为习惯,如果我们感到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维度不够高。  “让思考成为习惯,如果我们感到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维度不够高。”对于这一句座右铭,曾凤彩是这样进行阐释的:“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困难,是因为我们没有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和思维,当我们的思维更上一层楼,我们再去思考这些困难,往往就会变得很简单。为什么难,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还不懂。”  从家族企业管理,到自主创业,再到跨界踏入保险行业,期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