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人文春秋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z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历来对身外的自然万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数千年上下求索,为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要彻底了解宇宙、自然万物,包括生命现象的奥秘或规律。
  “活到老,学到老”,是儒释道杂俗各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与人生。
  这个“学”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要“能尽人之性”,还要“能尽物之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赞天地之化育”,甚至可以与天地一样永恒无疆(“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庄子在《齐物论》里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徜徉在宇宙万物间的庄子,在透彻明白了一切事物的内外关系后,跨越了物我的界限,蝶化。万物与己本体是一样的,即便大如天地者,也不例外。但人生之所以不同于万物,在于人能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既能向内了解自己,还能向外了解自然,因此能够赞美生命,明白个体原本与天地一样永恒,“物质不灭”,“天人合一”。
  数千年前的孔子、颜回、子思、孟子、老子、庄周还有司马迁,个个都是皓首穷经、筚路蓝缕,通过向内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向外了解自然万物,毕生奋斗修为,而终于对生命、宇宙,对人生、社会的奥秘有了透彻了悟,进而成为“知天命”的圣人,或至少如孔子自我评价的,是“近乎圣”了。
  今天的绝大多数读了很多或没读多少书的人,听到“天人合一”几个字,都会觉得玄妙空虚,不知所指。而令无数耗费大把青春年华苦读书、死读书、读死书的我们汗颜的,是那些究天人之际,通天人之变的,远不只是几个史上留名的圣人,更不限于识文断字的秀才名士。古代中国数千年大量的知识积累,离不开成千上万无名无姓的劳动者,他们的代表,既有传说中的神农氏,也有扁鹊华佗,还有那个解起牛来游刃有余的庖丁。一个成日弓背弯腰耕作自己房前的几分田产的乡下农夫,对时令节气土壤水源五谷百草的了解,他的因时而作产出的物产,会让最究竟的大彻大悟也失去几分分量。凭借着对自然万物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数千年的不间断积累。知识之花才结成了思想果实,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不仅成了中国人各种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还留下了无数表达“天人合一”哲思的华美篇章。
  中国茶叶制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在对茶叶自然本性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制茶师傅通过自己的高超技艺(“尽人之性”《中庸》),将茶的内在本性和特征最美地表现出来(“尽物之性”《中庸》)。这也就是茶道中的天人合一,自然天成,巧夺天工。
  有了这样的追求,制茶人的阅历经验就有了深浅之别,境界有了高低之分,做出来的茶也就自然有了好坏之差。仔细拿捏、巧施功夫,因时因气候的变化把握每个工艺过程中的适当尺度,做出理想中的一品茶,茶的境界就因人因时而变得千姿百态。细心的品茶人。可以在不同茶师的作品中,不仅品尝茶种的别致韵味,体会培植这些茶叶的土壤水份气候,也可以对茶师制茶时功夫火候的把握和茶师个人对一品好茶最终境界的追求洞若观火。就如所有手艺制品一样,功夫的深厚浅薄,个性的方圆内外,无不点点滴滴留存在最后的成果中。
  茶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几片干巴巴的茶叶中的“硬道理”。最早最能领会这个道理的,是那些每一年每一春操弄各类茶青,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的茶师傅们。一如解牛的庖丁,他们都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理解自然,顺乎自然,师法自然,得道自然。辛劳间做出的一泡茶,其岩骨花香,能让最老道的师傅惊叹唏嘘,引来文人雅士的唱和,指不定还因此留下传世的篇章呢。
  顺应自然,超越自然,不是谁嘴上谈玄论道或者闭目打坐玄想可以实现的。想“超越”的,若能如茶农师傅一样,忘情山水,辛勤劳作,再加上点悟性,或许能有所得?
  中国的士大夫文人们早早地就领悟到,茶师傅精心制作的几片茶叶不仅能解渴,更能怡情养性。一茶在手,宁思静气,静心致远,物我两忘,精神有寄托,灵魂有归宿。
  工业化的现代社会里,农业时代民间农民师傅的手艺制品,还是社会“闲”达盼望接近、拥有、把玩、品味的宠物、玩物。茶和陶瓷一样,都是灿烂悠久的农业文明结出的奇葩,都不同程度地成为了工业化时代异化人格的精神寄托。后者更是早早地被变本加厉的资本塑造为投机逐利的奇货,并美其名曰“古董”。
  古董般的奇货,如今的茶道上也有。君不见这两年再一次红的发紫的普洱市场,多少风烟血泪,真金白银钞票纸钱,化作了天量财富聚散的悲喜蹉跎。在这个市场中,流言会摇身一变成为一曲财富神话,茶也随之一变而成为“资产”,价值随着神话的翻云覆雨起伏跌宕。无利不起早,市场铁律下的各类神迹,无非是期待半道杀出个猴来,天价将那批有人原本准备传给子孙后代的宝贝抢走。不是吗?击鼓传花的游戏时时在上演,皇帝的新衣总有神人披着。不到曲终,人不散。
  中国的茶是典型的农业文明的遗物。许多茶农师傅坚守着代代相承的看家手艺,抗拒着滔滔滚滚的工业化大潮。茶道上的中国茶客也一心不二地钟情于做茶师傅独特的个人经验和悟性,不离不弃,“为爱清香频入座”。“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的祖制不仅被沿袭,还被奉为制茶的秘笈瑰宝。师傅们制出的好茶,也挺拔青葱,游刃有余地在市场经济中搔首弄姿,攻城拔寨,招财进宝,吸引来滚滚的钱流,盘活了山产,富裕了一度缺衣寡食的茶农。
  茶里茶外,千姿百态。吃茶爱茶的人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寥寥茶蕴,一茶在手的神闲气定,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人文春秋。这部春秋讲述的故事虽然可能远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织就的“大历史”,但它决然是人民的历史,是由千百万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农夫、师傅织就的,具有最强烈地域特色的“人的”历史。
其他文献
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云:“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白茶的制作工序在六大茶类中最为简单,完全靠晾晒而成,很多人说白茶里带着自然而淳朴的阳光的味道,正因为如此。茶青绿色,采制环保,白茶也被人称作“生态之茶”,日渐受到茶者的青睐。  品品香茶业创制了新白茶产品“晒白金”,每一份都标注着年份、等级、产地,成为老白茶标准化产品的代表,此次品鉴的是“晒白金”的4款代表之
期刊
有一段时间没有遇上好的岩茶了,心生向往了很久。一日,在喝茶闲聊中,从朋友随口的话语中觅得机缘,于是,挑个闲暇之时,寻到那家茶店。老板被人唤作“老柴”,亲切好客,知我前来的目的,二话不说,先泡了一款陈放4年的老岩茶招待我。  看这茶的干茶外形,条索紧细,叶片不大,色泽乌亮,属于中高火烘焙,可能是挺霸气的一款茶,其表面微微泛起的白霜,应是陈放年份与叶表物质结晶所致。  高冲出水,汤色呈现橙黄色,干净澄
期刊
决定要举办茶汤作品发表会,不管是个人或几位泡茶师联办,都必须做好事前的准备。泡茶师要有完整的工作流程规划,否则光有一手泡茶功夫,遇到不同的处境和人就乱了阵脚,那仍是不够成熟的一个作品。有些泡茶师认为茶汤创作应该很自由的,要随遇而安,不能强求。既然很想将茶汤作品发表会办得行云流水,有一些指挥工作是非执行不可的。此篇提出备忘录让大家参考。  一、首先要给茶汤作品发表会定位,决定它的规格、性质、形态、人
期刊
有一次看到许玉莲老师写的茶文,提起品饮老六堡茶的时候,茶气可以通达身体经脉,品饮感受殊为独特,心中就惦记上了。后冒昧提出可否品饮到她说的这款茶,她爽朗地答应下来。不日,许老师寄来一份快递,一个普通的绿茶纸罐,拆开一看,却是我一直惦记的、珍贵的老六堡——遇到这样的茶,就一定要选择在最安静的时间来品饮。  六堡茶因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六堡茶的传统工艺中,散茶系摘取一芽
期刊
孟秋时节,金风送爽,茶香秋韵。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在熹茗会所举办的“茶韵悠雅悦读会”,这是福建人民出版社为其新鲜出炉的两部茶书《乌龙悠韵》《红茶雅颂》而举办的读书茶会。这两部书由资深茶人、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主编。手握一盏香茗,拥书在手,徜徉在吴老师为我们呈现的乌龙茶与红茶悠雅茶韵中,流连忘返。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知灼见,是她事茶20余载的珍贵心得和真情流露。  书中选取了福建首创的乌龙茶与红茶,从识茶
期刊
温良恭俭让。是一个人表现于外的做人态度、行为风范;是根植于内的人格修养与文化底蕴的积累。所谓温良恭俭让,是出自《论语·学而篇》,说明孔子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五种行为规范和做人态度来处事待人,赢得别人的信任与赞赏。温良恭俭让是古代中国人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  面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人们常常感叹社会秩序日益出现暴躁、傲慢的现象,社会风气渐渐变成奢侈放纵,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优美传统作风哪里去
期刊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杯无。”很早就喜欢这首诗,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夜,那“红泥小火炉”带来的温暖亦如一袭柔软厚实的秋香红大氅。待手头有了这小巧而朴质的红泥炉时,煎水煮茶的时候多过了温酒把盏。  稍有闲暇,取几根潮州油薪竹或者是“明子”引火,龙眼木炭敲成小块松松地放上去,待明火过后,木炭便有了几分微红,此间执扇,扇得炭红火旺,趁机把橄榄炭铺上一层,再扇,只听炉中细碎的噼啪声响,火
期刊
907年,大唐王朝转身走进了一片如血残阳中,奏响了末世挽歌。随之而来的是频仍的战乱与朝代更迭,分裂动荡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策划了“陈桥兵变”,重新统一了南北方,续写了历史。  宋祖最初的“杯酒释兵权”之举注定了这是一个尚文轻武的时代。一个属于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宋代推行“以儒立国”的国策,文士们遂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也在引领着文学与艺术的新风尚。赋诗、
期刊
茶,生发于山间的普通草木,却因为中国文化和礼仪的主导与渗透,进发出异乎寻常的精神内涵,与道、与禅,甚至与人间的冷暖甘苦都维系在一起,并衍生出多姿多彩的茶事活动。  2013年8月30日,在厦门仙岳山天竺岩寺,由台湾郑福星茶业主办的“邀月禅缘”秋韵茶事,从多角度诠释了茶道茶艺之美,让参会的茶客们沉醉于茶禅一味的和乐之中,亦像是一次对自己身心安顿空间的洗礼。而有幸结缘相识的十七位司茶、司侣,她们更像是
期刊
少年壮志  钟渭基,1934年生于浙江省诸暨新壁乡,1954年农校毕业时由学校选送考入浙江农学院茶叶专修科(现浙江大学茶学系前身)学习。1956年,怀着参加大西南建设的豪情壮志,钟渭基来到四川,被分配到灌县茶叶试验站(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62年迁址重庆永川,现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工作。回忆起当年刚刚从学校毕业,他说,想法很简单,目的是为国家创造外汇。当时的茶和丝绸以及柚油都是很重要的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