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的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教师来说有效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难度很大,不少教师没有掌握上好这一课程的技巧,这自然影响到该课程的效果。笔者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对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有效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给更好的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带来一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教学;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目前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于这一课程实施目的、实施要点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依据思想,是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这一课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认知,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形式更是非常多元。对于很多小学教师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开展方面普遍存在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问题·生活·评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模式,以期给这一课程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需要做到问题导向,小学生比较好奇,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这一阶段孩子好奇心的一个反映,遇到很多的情况,小学生都要问个为什么。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困扰孩子的问题为导向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深入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举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围绕一定的问题开展,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幻,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秋天到了,树叶会变黄,为什么泡泡在太阳下是彩色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小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都是小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没有办法解答的。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综合实践课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搜集资料,寻找答案,这将会极大的去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整个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因为有了问题的引导,就会形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逻辑主线,从而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加高效。当然在问题设计方面,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如果提出的问题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样的综合实践课堂效果必然下降。以四季变化为例,小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四季变换,但是对于原因一般都不知道,以这一个问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先是让小学生进行自由讨论,随后就是让孩子去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结论,最后就是汇总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从而让孩子较好的去了解四季变化的成因。
二、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做到贴近生活、能接地气,所选择的主题一定是要基于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体验和生活经历,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过于“高大上”,拖累了小学生的生活认知,必然就会导致这一课程的效果不够理想。从这一角度來说,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无论是主题的选择也好,还是组织形式也好,一定要来自生活,回归生活,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这一课程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举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一定要来自于小学生的生活,民俗文化实践主题、帮扶老人慈善主题、感恩教育主题等等,这些主题都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深度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去,从而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更加高效。举例而言,民俗文化实践方面,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些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国家民俗文化也不尽相同,小学生可以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体会,开展这样的一门综合实践课,可以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加有生活气息。另外就是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组织方面,也需要贴近生活,采用一些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组织,举例来说,可以让民俗文化活动走进校园,让小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参与其中,从而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
三、评价
评价是构建高效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有效的评价,不仅仅有利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借助于教学评价,来不断地发展、纠正、完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这一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在评价主体方面,需要做到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应该成为评价主体,在评价内容层面则是要做到全面兼顾,充分的去考虑各个维度的内容,从而实现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王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4期
[2]张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期
[3]张明明.浅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上旬,2014年6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教学;效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目前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于这一课程实施目的、实施要点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依据思想,是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这一课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认知,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形式更是非常多元。对于很多小学教师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开展方面普遍存在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问题·生活·评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模式,以期给这一课程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需要做到问题导向,小学生比较好奇,打破砂锅问到底是这一阶段孩子好奇心的一个反映,遇到很多的情况,小学生都要问个为什么。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困扰孩子的问题为导向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深入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举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围绕一定的问题开展,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幻,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秋天到了,树叶会变黄,为什么泡泡在太阳下是彩色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小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都是小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没有办法解答的。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综合实践课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搜集资料,寻找答案,这将会极大的去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整个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因为有了问题的引导,就会形成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逻辑主线,从而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加高效。当然在问题设计方面,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如果提出的问题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样的综合实践课堂效果必然下降。以四季变化为例,小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四季变换,但是对于原因一般都不知道,以这一个问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先是让小学生进行自由讨论,随后就是让孩子去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结论,最后就是汇总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从而让孩子较好的去了解四季变化的成因。
二、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做到贴近生活、能接地气,所选择的主题一定是要基于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认知体验和生活经历,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过于“高大上”,拖累了小学生的生活认知,必然就会导致这一课程的效果不够理想。从这一角度來说,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无论是主题的选择也好,还是组织形式也好,一定要来自生活,回归生活,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这一课程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举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一定要来自于小学生的生活,民俗文化实践主题、帮扶老人慈善主题、感恩教育主题等等,这些主题都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深度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去,从而实现综合实践课程的更加高效。举例而言,民俗文化实践方面,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些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国家民俗文化也不尽相同,小学生可以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体会,开展这样的一门综合实践课,可以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加有生活气息。另外就是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组织方面,也需要贴近生活,采用一些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组织,举例来说,可以让民俗文化活动走进校园,让小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参与其中,从而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
三、评价
评价是构建高效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有效的评价,不仅仅有利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借助于教学评价,来不断地发展、纠正、完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这一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在评价主体方面,需要做到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应该成为评价主体,在评价内容层面则是要做到全面兼顾,充分的去考虑各个维度的内容,从而实现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王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4期
[2]张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期
[3]张明明.浅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上旬,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