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征途岁月 共叙巨大变化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会议室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畅谈切身感受共叙巨大变化”这个中心议题,与会者畅所欲言,聆听者感慨良多。
  参加座谈会的有市四套班子原老领导金绍尧、周锡明、沈根福,以及市级机关其他各部门、各单位离退休的老领导和老同志、研究会的部分同志和“老战士宣讲团”代表等20多人。这些人中有不少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战火的洗礼,有的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剿匪和土地改革等政治运动的锻炼和考验,还有些同志是农工商或科技、文教、卫生、宣传等行业中的骨干。他们不仅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怀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情况熟悉,而且自己就是改革开放中的实践者、见证者、记录者。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从国家、家乡、家庭等三个层面,从不同角度以丰富详实的素材,讲述改革开放后祖国、家乡宜兴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参加座谈会的人员大多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非常了解,对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记忆犹新。当时,一些农村干部对这项政策不很理解,存在着“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牢骚怪话。可是这种责任制在宜兴从点到面广泛推行以后,由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82年11月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期间召开的省委书记座谈会上,宜兴的做法被认定为经济发达地区可推广的经验。特别可喜的是实行这种责任制以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改革开放初到1987年时,全市有24.78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商、运、建、服等行业,其中有18.05万人从事乡村工业。工农业总产值从10年前的3.7亿元上升到33.24亿元。宜兴在发展乡镇工业中作为“苏南模式”中的主要成员,对农村工作的改革,特别是改变农村单一经济结构的感受尤其深刻。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乡镇工业在苏南异军突起,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县城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繁荣,为广大农民的增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是农村改革取得的伟大成果之一。
  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离休干部杨孟椿,先后参加了县委和市委组织的三次(1983年、1988年、1997年)农村调查,第一次调查了铜峰、川埠、南新等地,内容是改革开放5周年的农村变化,发现并树立了南新农民姚立根承包土地和渔塘养鱼、养鸭、养猪年收入达3万元的致富典型;第二次调查了屺亭改革10周年的变化,通过100个变化的实例及其数据,以《农村改革好不好,请到我家瞧一瞧》和前亭村钱三大父子俩前后任村书记的不同变化为实例,图片以《两代书记话改革》的形式,举办了《屺亭改革10年之最》的百例展览;第三次是到新庄调查农村劳动力务工情况。对1191户的调查中有905户务工人员,基本实现了改革开放前农村青年向往的“三转一响”(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美好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拨正了党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家认为,从毛泽东领导人民闹革命建立新中国带领人民群众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实现人民富起来、再到国家强起来的巨大变化,都是在正确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指导下,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发展,坚持开放战略的结果。来自农业、外贸和文教行业的同志在会上谈起了各自经历的那段难忘岁月。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末的30多年时间里,宜兴经历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扩展到城镇,从农业又扩大到工业、流通等领域,农村通过土地确权发证、流转管理、承包合同管理和适度规模经营等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理顺了土地承包关系,初步形成了农产品规模经营格局。乡镇工业企业在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后,在全省率先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并逐步推行到市属工业和流通企业,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由微观向宏观调控转变。与此同时,干部人事制度以及住房、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也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从干预型向服务型、法制型转变。在改革中,既有利益冲突时的“阵痛”和焦虑,也有改革带给大家的实惠和欢乐。在座谈中大家都从自己家庭穿、吃、住、行等方面算了改革前后的细帐,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宜兴市的一位退休老教师说:“我现在的退休工资有8000多元,没有改革的红利那是不可能的”。确如这位老师所说,改革是千百万家庭的幸福之路,也是国家的复兴之路,更是地方的繁荣之路。宜兴在前30多年中的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开放,从温饱型到全面小康型的历史性转变。通过改革,创新了工作机制,增强了发展活力,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为和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加大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从顶层设计了国家深化改革的方案。座谈会上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是:中央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出台了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坚决反对特权的强有力措施,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为巩固这一成果,又先后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文件,反腐斗争已形成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压倒性态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央从严治党的魄力和决心,从而重塑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参加座谈会的徐炳根、蒋海根、张仁达等抗战老兵从军多年,对军队怀有特殊的情感,对军队建设十分关心,他们对近几年来中央对军队工作出台的多项改革举措十分拥护,认为沿着“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路径必将把人民的军队建设成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
  研究会会长、市人大原老领导金绍尧是新中国成立初就来宜兴工作的渡江老干部。改革开放初期他在交通局当局长,那时宜兴公交车也没有几辆,现在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而且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与大城市联网,又正在启动航空产业和民航机场建设。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说,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宜兴的地区生产总值仅有3.724亿元,财政收入为65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0元。去年的生产总值已上升至1558多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15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万元。通过对一个个数据的对比,大家对改革开放有了新的认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已书写出宜兴地方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目前已荣获的国字号荣誉称呼有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优秀旅游城市、美丽乡村示范县、2015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排行榜第五位、全国文明城市等30多个殊荣,生动诠释了百万宜興人民在改革中的伟大实践。
  回顾总结往事,座谈会上大家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期望。与会者都高兴地谈到,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中央从“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及战略布局考虑,在经济建设改革层面上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在党和政府工作的层面上,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这是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改革道路上的硬仗。大家认为,这个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的决定,体现了人民的意愿。百万陶都人民也将在市委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宜兴”的进程中阔步向前,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责任编辑 党亚惠)
其他文献
酷暑季节,南通城痢疾流行,“汤团”有10多人患病,而医药费每人每月只发一元。“清乡公署”派来的军医借口药费不够,拒绝收治重病号。汤景延一面亲自去找张北生交涉,一面指示沈副团长到“协记公行”抽调资金,把所有病号都送到乐仁医院医治。汤、顾还多次去医院探望,慰问病员,官兵关系更加融洽。大家纷纷表示:“生死不离汤、沈团长!”  此时,张北生、姜颂平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对“汤团”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7月底,
期刊
6月30日上午,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开馆仪式在太华镇举行,宜兴市委有关领导、新四军老战士后代等出席。  纪念馆位于太华镇龙珠湖南面,场馆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000平方米。场馆设计既讲究与龙珠湖周边环境匹配,又充分彰显着新四军红色文化元素。纪念馆整体造型,由新四军番号“N4A”演化而来,大门朝向东南,正对抗战时期苏浙军区抗战司令部,纪念馆名字由原南京军区
期刊
“昨天你用生命捍卫我们,今天我们用法律保护你”。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5月1日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今后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荣誉受法律保护,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利用互联网或者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都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
期刊
在中央军委近期专门颁布《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全社会掀起学习红色文化、追寻先辈足迹、弘扬革命传统、践行时代精神的热潮之际,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与新四军纪念馆联合主办的“永恒的丰碑——2018盐城·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7月7日在北京举行。新四军老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相关部门负责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及各分会领导,热心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事业的企业家共100余人出席。  
期刊
2017年冬,苏北普降了第二场大雪之后,74岁的共产党员、铁军后代、烈士女儿、泗洪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副会长、现任会计许保琴就忙着到远离县城70多里的曹庙乡征订《铁军》杂志。由于她腰部刚做完接骨手术不久,双腿患食毒溃烂还未治愈,行走十分不便,加之雪后结冰,路面较滑,从曹庙乡公交车站到乡政府仅200米的距离,她拄着拐杖走了20分钟,途中还摔了三跤。当她一瘸一拐地走进乡党委政府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明来意
期刊
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也是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国防教育,是事关国家安定、民族兴衰的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备预不虞,为国常道。在和平年代普及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教育,营造人人重视国防、关心和支持国防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公民的国防观念。国防关系到每个
期刊
2015年11月,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获得批准立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国家正式批准的抗战老兵口述史项目。该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担任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盐城师范学院等机构共同参与。其中,新四军子课题由盐城师范学院新四军研究所承担,所长王骅书教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从2016年3月开始,在各省市相关部门和志愿者的
期刊
人物简介 乔信明(1909.3-1963.9),湖北省大冶县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次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排长、政治营队长,红十军第八十二团团长,红七军第八十七团政治委员,北上抗日先遣队二十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教导营队长、教导团大队长,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一师一旅一团团长,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
期刊
城市:北京市  时间:2015年6月4日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周发言  赴京寻访,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推荐一位老兵:周发言。  他是新四军四师的,居住在北京军区政治部第二干休所。  进入军队干休所采访,把关很严,看过介绍信,问这问那,还提示说,老干部年事已高,时间不能长,我们对他们健康负责。双方说话间,周发言下楼迎候我们了。  进家门入座,我就问:“介绍信上写的你名字错没错?”老人笑笑:“没错,没错,
期刊
清波柳岸藕飄香,  敌后养伤到泽乡。  芦荡屏围行手术,  蓬船羁泊隐绳床。  岗楼哨卡封河汊,  虾蟹芦根代米粮。  鱼水难分情意重,  燎原火种演沧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