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准确决策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知识要点
  1.数据的代表
  (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注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各自的角度呈现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是这组数据的一个“重心”,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而且计算较繁.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的可靠性相对较差(有时不唯一),也不能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最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数据的波动
  (l)极差: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2)方差: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若用表示数据的方差,用x表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则:
  注意,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难以体现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相比的波动情况.方差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间的离散程度,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方差越大,数据组的波动就越大.
  二 解题技巧
  1.在计算平均数时:
  (1)如果n个数据中,各个数都比较大,而且都接近某个数a,我们可以将各个数都减去a,先算出所得差的平均数x’,再求得x=x’ a.这样可以大幅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当一组数据中有许多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使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会更简便.
  2.在计算中位数时,要关注数据信息的呈现方式.不管是表格还是统计图,都要先将这些数据进行排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3.如果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那么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仍是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
  三 思想方法
  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去估计总体,在研究问题时,往往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大小合适的样本,然后通过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计算和分析,进而对总体的相应情况作出推断.
  四 易错题解析
  例1 如果一组数据8,8,x,6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的值.
  解析:解这类题的错误常在于对数x的考虑不全面.数x是一个多大的数,要分类讨论:
  (l)当x≤6时,数据排序为x,6,8,8.此时中位数是7,而平均数为,则,得x=6.
  (2)当6  (3)当x≥8时,数据排序为6,8,8,x,此时中位数是8,而平均数为,得x=10.
  综上,x的值为6或10.
  例2 如果一组数据6,8,10,x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题中给出的已知数据有6,8和10,因此众数可能是6,8或10.
  所以的值可能等于6,8或10,须分三种情况考虑,代入可知,唯当众数为8时,众数与平均数相等.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
  五 典型题赏析
  1.平均数的应用
  例3 某单位要从内部选拔高管一名,为此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表1所示,
  根据录用程序,该单位组织200名职工对这三人用投票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三人的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推荐1人)如图1所示,每得一票记作1分.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的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
  解析:(1)首先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依次为50分,80分,70分,再求出甲、乙、丙三人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2.7分,76.7分,76分.因此乙将被录用.
  (2)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可求得每个人的成绩分别为72.9分,77分,77.4分,因此丙将被录用.
  感悟: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以尽可能地使计算简便.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
  例4 某校信息技术竞赛小组20名同学一次竞赛的成绩统计如下:
  (1)若成绩的平均分为73分,求x,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此竞赛小组20名同学竞赛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两个未知数x,y满足x y=13.再利用平均分x=73,可以得到关于x,y的另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由此可以通过解方程组得出x=5,y=8.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a=80,b=75,便知a-b=5.
  3.方差的应用
  例5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靶10次,各次的打靶成绩情况如图2所示.
  (1)清填写上面的表格.
  (2)请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甲、乙两人的打靶成绩,
  解析:(1)由折线图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两人的10次成绩分别为:甲9,5,7,8,7,6,8,6,7,7;乙2,4,6,8,7,7,8,9,9,10.从而可知甲、乙成绩的平均数都是7;中位数分别是7,7.5;方差分别是1.2,5.4;命中9环及以上的次数分别为1,3.
  (2)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结合看,由于平均数相同,但,因此甲比乙的成绩更稳定些;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看,平均数相同,但乙的中位数高,因此乙的成绩好些;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以上的次数结合看,平均数相同,而乙命中9環及以上的次数比甲多,故乙比甲的成绩要好些;④从折线图的走势上看,甲一直在7环附近波动,没有什么起色,而乙从第5次开始成绩一直在上升,而且越来越好,故乙的潜力大.
  感悟: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看稳定性就是比较方差的大小.
其他文献
课本习题是课内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正确完成課本习题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现以《一次函数》一章的课本习题为例进行解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钟表大家都见过,它的时针和分针的转动如同兄弟俩在操场上赛跑,可你知道时针每分钟转多少度,分针每分钟转多少度吗?当你弄清楚这个问题后,你能解决很多关于钟表的有趣的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解析:经观察知,分式方程中的四个分母,都是未知数与一个整数的差.这四个整数中左边两个连续,右边两个连续,左右两边虽不连续,但中间隔了一个整数.每个分式的分子都是1 方程的解是中间间隔的那个整数.所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学习统计学,其核心目的在于,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分析的过程,积累有关数据的直接经验,树立数据分析观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从已知条件看,解题的出发点应是根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给同学们一个公式:少错=多对.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是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要收录进来.一旦你真的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吃惊地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于更多次!看看自己的错题集,你会感叹:哎呀,太触目惊心了.这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好地方.复习越往后.在
一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做决策时用处很大,其关键是对问题的原始形態进行分析、联想、抽象、概括,进而构建相应的函数关系,下面举几个较典型的例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反比例函数非常喜欢结交朋友,因此他经常外出,这不,今天他就要去走访他的好朋友——四边形,让我们跟随反比例函数到四边形王国游览一番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前提是分式本身有意义,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们知道,中线和高都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当已知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中线(或高)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让我们来探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