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严重时不能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对于产后抑郁症应尽可能早识别,早治疗。轻中度抑郁可采用心理治疗,如果持续两周,且症状越来越重,一定要采用药物及心理治疗。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发病机制 症状 护理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程度和性质的改变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多方面。下面我将从它的发病机制、病情症状以及如何护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在妊娠期间,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时间的水平升高,雌激素具有多种神经调节功能,分娩后雌激素突然撤退,雌激素波动及持续的雌激素缺乏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甲状腺功能在妊娠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娩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也随之变化,甲状腺功能紊乱也与产后抑郁相关。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异常及功能活动降低,涉及的神经递质有5- 羟色胺( 5- HT)、多巴胺( DA) 、去甲肾上腺素( NA)。既往有抑郁发作史和阳性家族史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此类因素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不良的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分娩前恐惧、分娩并发症、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融洽或不好、、家庭经济紧张、孩子喂养方式、人格较弱或神经质特点、高龄产妇、孕期健康教育缺乏等。
二.病情症状
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
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自诉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兴趣缺乏: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最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三.护理
1. 一般护理
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饮食护理: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安全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2. 个人护理
做好产后乳房、外阴的清洁和护理,减少感染,使患者感觉舒适,保持良好心情。坚持让患者锻炼身体,多做产后健美操,尽快恢复体形,多照镜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心理护理
倾听: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
倾诉: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并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有无混乱、失望或愤怒情绪,并从产妇的倾诉中了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家庭干预:评估产妇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病人关注周围及外界的事情。了解产妇与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增进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面对病人问题,调整家庭的适应能力。在这同时,产妇需认识到接纳一个新的家庭的重要性,与丈夫一起担当家长的责任,调节好从夫妇两人生活方式到夫妇与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指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产妇,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怀孕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改变,这段时间不仅面临身体形象的改变、潜意识的内在冲突以及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调整,还有家庭关系改变、经济来源需求等,对产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在此期间,护士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她们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可常规测试其焦虑、抑郁情绪,帮助分析原因,配合家庭支持,使其理智、成熟地思维,克服焦虑情绪。同时也要看到产后抑郁症不易被发现,相关的具体生物学原因尚没有找到,如何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予以心理安慰和支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探索适合各种类型病人的预防控制措施,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是今后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30卷第2期.
【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严重时不能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对于产后抑郁症应尽可能早识别,早治疗。轻中度抑郁可采用心理治疗,如果持续两周,且症状越来越重,一定要采用药物及心理治疗。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发病机制 症状 护理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程度和性质的改变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多方面。下面我将从它的发病机制、病情症状以及如何护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在妊娠期间,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时间的水平升高,雌激素具有多种神经调节功能,分娩后雌激素突然撤退,雌激素波动及持续的雌激素缺乏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甲状腺功能在妊娠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娩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也随之变化,甲状腺功能紊乱也与产后抑郁相关。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异常及功能活动降低,涉及的神经递质有5- 羟色胺( 5- HT)、多巴胺( DA) 、去甲肾上腺素( NA)。既往有抑郁发作史和阳性家族史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此类因素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不良的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分娩前恐惧、分娩并发症、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融洽或不好、、家庭经济紧张、孩子喂养方式、人格较弱或神经质特点、高龄产妇、孕期健康教育缺乏等。
二.病情症状
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
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自诉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兴趣缺乏: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最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
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
三.护理
1. 一般护理
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环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有关。严重失眠、早醒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病情的发展。要随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环境改变或一时间的苦恼而造成的失眠,可通过与病人交谈,缓解其心理不适感,无需用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应针对原因给予相应措施,以增进病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饮食护理:抑郁患者大多出现食欲减退,故应根据病情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可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提供家庭式饮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饮食卫生,创造洁净的饮食环境。 安全护理: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杜绝出现自杀物品如刀、绳、玻璃等。生活设施应安全,不能用作自杀工具。避免外界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与影响,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以防止抑郁情绪的互相感染。
2. 个人护理
做好产后乳房、外阴的清洁和护理,减少感染,使患者感觉舒适,保持良好心情。坚持让患者锻炼身体,多做产后健美操,尽快恢复体形,多照镜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心理护理
倾听:倾听产妇的倾诉,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体验,并观察产妇情绪状态的变化和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帮助其分析、认识精神症状。教会病人如何正确应对和疏解自杀危机的方法。
倾诉: 鼓励病人主动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隐私权。询问产妇对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实际体验,鼓励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频率,和对分娩的感受。并了解产妇对婴儿的态度,对婴儿有无混乱、失望或愤怒情绪,并从产妇的倾诉中了解其作为一个新母亲的感受。对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病人,应鼓励病人诉说其异常的感知和思维,以及受不良情绪影响的体验并与其探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不宜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或防卫性教育与辩论,当病人的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才可对其病态体验提出合理的解释。
家庭干预:评估产妇社会活动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动,引导病人关注周围及外界的事情。了解产妇与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以及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行为。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增进家庭对疾病的认识,引导家属共同面对病人问题,调整家庭的适应能力。在这同时,产妇需认识到接纳一个新的家庭的重要性,与丈夫一起担当家长的责任,调节好从夫妇两人生活方式到夫妇与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指导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加倍的关心产妇,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自己的孩子,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与其他产妇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接纳孩子,接纳自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怀孕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改变,这段时间不仅面临身体形象的改变、潜意识的内在冲突以及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调整,还有家庭关系改变、经济来源需求等,对产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在此期间,护士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她们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可常规测试其焦虑、抑郁情绪,帮助分析原因,配合家庭支持,使其理智、成熟地思维,克服焦虑情绪。同时也要看到产后抑郁症不易被发现,相关的具体生物学原因尚没有找到,如何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予以心理安慰和支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探索适合各种类型病人的预防控制措施,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是今后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30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