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构

来源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3—098—03
  [内容提要]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构是保障国家主权独立的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科学化、体系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精神;重构;培育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求索和发展的进程中,通过族体间的相互吸纳、政治上大一统理念的认同、经济上的联系与促进、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边疆的开拓与守护,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居于统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核心地位。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在当代成为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一、全球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走向现代化的机遇
  全球化也称全球一体化,其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和基础,对世界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许多方面产生着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派生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拓宽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方面,全球化趋势带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与碰撞、相互学习与借鉴,也为升华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历史机遇。只要能反映全球化的时代特征,适应社会进步要求,民族精神就不会因全球化的潮流而失去激励民族奋进的意义。
  (一)全球化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舞台。中国虽然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尚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使我们可以凭借全球化这个广阔的舞台,借助全球化的推动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力量,使世界其他民族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及其价值,从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吸引力,增强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话语权,扩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力。
  (二)全球化突显了民族精神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地位。在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是“硬实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则是“软实力”,而且在国家“软实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在国家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关键在于这个国家能不能用振奋的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意志和力量。为此,我们必须在不断增强经济、科技、军事等国家“硬实力”的同时,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此不断提升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
  (三)全球化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民族精神既是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又要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地补充、发展与完善。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碰撞与融合,打开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了不同形态文化的接触、对话,有利于我们用一种开阔的国际眼光去环视世界,从中汲取新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养分,审视自己的文化,摈弃自身的局限性,激活自身的潜能和张力,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基础;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更为我们兼收并蓄、洋为中用地借鉴、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升华、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运用民族精神的支撑、凝聚、导向、教育和激励等功能,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凝聚人心的维系力和鼓舞人心的感召力,完成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全球化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时代发展潮流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坐标,也是拓展民族精神的动力。在全球化时代,要求民族精神的内涵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丰富和拓展,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富富有时代气息和现代元素。
  二、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构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构是保障国家主权独立的需要,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科学化、体系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一)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开放性。中华文化因其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实践智慧、审美魅力和生活情趣,而以极强的生命力跨越五千年历史时空,始终保持着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性,成为人类文明中具有独特魅力的一部分。然而,由全球化所产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问题,使民族文化的维系、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构,保持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成为必须深刻认识和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保持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只有个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以民族认同感基础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抵御由于民族虚无主义而导致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文化主权的丧失和文化殖民的威胁,战胜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此外,民族精神的竞争力产生于异质文化的互动和碰撞,只有不断地注入新内涵才能保持鲜活性。既要对中华民族精神资源进行取其精华的梳理,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异域民族精神的优点,创新、完善和更新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得到必要的充实和完善。
  (二)立足中国传统文化,重构民族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立足新的实践,对传统文化做出新阐释,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重构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唤起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民族精神对于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都不断对民族精神做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概括。如在民主革命时期,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则以“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
  (四)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中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科学化、体系化。其一,必须“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其二,以全球文化的宏观视野,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再探究,经过切实的发掘、化育,创造出一种能对民族文化和精神作新的整体表述、能和当代世界对话的话语体系,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活力。这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有效途径。其三,加强比较研究和系统观照,在全球化格局中发掘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具有世界意义和现代价值的精华,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转化成融入全球化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资源,做好科学的阐释推介,通过在全球化的现实进程中发挥鲜活的积极作用。其四,努力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进步精神的作品,积极推出和输出能够反映和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产品,利用民族文化产品这一有效载体面向世界传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2014年重点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陈洪超
其他文献
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创作了具有迷幻般色彩的戏剧《等待戈多》。剧本用荒诞离奇的形式呈现了不确定人生所带来的人性断裂,写出了对人性断裂的救赎。
千年占镇张堰,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中部。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己成村落,晋朝形成集市,唐朝建华亭十八堰,得名张堰。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文化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对课堂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加深,课堂文化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在地理课堂中,为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取向,是引导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现存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搭建新平台。
体育锻炼活动可以促进人们情感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又推动着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分析这一辩证关系,有利于指导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自觉地进行情感体验,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情感,从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共振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并且可以以一些非常独特的方式来操纵光波,在物理、化学、医药、生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等离子共振
《汤姆·琼斯》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三部分:“天堂府”,路途和在伦敦。它以弃儿汤姆。琼斯为主人公,讲述了汤姆成长的经历。本文以汤姆被赶出家门后在路途中住客栈的经
近日,网上流出一段电动滑板车充电时爆炸的视频:北京一男子家中,正在充电的电动滑板车突然冒烟,随后发出巨响,滑板车随即爆炸,整个过程仅18秒……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取了
报纸
"多规合一"工作的目标在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基于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项目生成策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本文概述了现阶段项目生成工作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