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文章主要分析阿巴贡形象的塑造手法与意义。
关键词:阿巴贡形象;塑造手法;意义
众所周知,阿巴贡在文学世界中扮演着吝啬鬼形象,其已深入人心。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莫里哀对这一个形象的真实刻画、深刻并且极具讽刺意味,将一个视财如命、吝啬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甚至于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还被成为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我国以往对《悭吝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方面,对阿巴贡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意义研究方面却比较少,本文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分析阿巴贡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意义。
一、阿巴贡形象的塑造的手法分析
(一)对比衬托。阿巴贡的吝啬行为可以通过其同周边人交往中体现出来,小说中两对年轻人纯洁的爱情同阿巴贡的吝啬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不管是法莱尔与爱丽丝两人的爱情,或是克雷昂特和玛利亚内两人的情真意切,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们爱情的伟大。在对待爱情方面,阿巴贡的行为与其子女之间形成鲜明对照,虽然阿巴贡快到花甲的年纪,但是阿巴贡内心的欲望不比任何时候小,他贪恋女色到连小儿子心爱的女人都不放过。令人可笑之极的是,阿巴贡看上了佣人玛利亚娜,而这个玛利亚娜也正是阿巴贡儿子心爱的女人,阿巴贡想得到玛利亚娜并娶她为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阿巴贡的初衷和目的并不是爱,主要是因为玛利亚娜不要嫁妆,加上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能够为阿巴贡节省一部分开支,而且还能够帮助阿巴贡攒钱,这是他的小算盘。在阿巴贡眼中,子女选婚的第一条件便是有没有足够多的金钱,至于其它阿巴贡眼中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也正是通过阿巴贡与子女所形成的鲜明比较,才让阿巴贡在伟大爱情面前无地自容,显得卑微和渺小。
(二)引用他人评价。“见你的鬼去吧!活像一只铁公鸡,怪不得你被阎土爷看中,我死活缠绕,他就是不肯出点血。”这是在第二幕第五场中的场景,也是从媒婆弗洛西娜口中说出来的,她本是通过讨好别人或者是扮演媒婆角色从中获取利益,但是在阿巴贡身上不仅没有获得分毫金钱,并且还四处碰壁。当然阿巴贡得到的最深刻评价莫过于厨师雅克师傅说过的一句话:“纵观这周围不仅没有一个人说您好话的,而且当别人一听到你的名字之后,都是一些酸话,甚至于将这些话讲给他们身边的人听,当做一种笑话来欣赏,你被赋予了吝啬鬼、钱串子等美誉。阿巴贡的仆人也曾这样评价阿巴贡:“阿巴贡先生可能是世界上最无情、最心狠手辣的人,同样也是最为抠门的,相对于它来说金钱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阿巴贡的贪婪、吝啬凡是在他周边的人都知晓。在整部剧中,除了阿巴贡本身认为自己不是贪婪、吝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贪婪、吝啬的角色,当然这也包括了他的子女。莫里哀也通过这部喜剧,深刻揭露了阿巴贡形象。通过身边人对阿巴贡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叙述,将一个贪婪自私的吝啬鬼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讽刺。阿巴贡本身并不缺钱财,相反其还比较富有,但是其自私自利的性格,例如:其连子女生活都可以弃之不顾,又还有什么事情是阿巴贡做不出来的呢。克雷昂特的生活很是窘迫,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维持,甚至于要靠赌博来养活自己。他和他的妹妹爱丽丝自小相依为命,他们没有缺少一个温暖的家,甚至于几套像样点的衣服都没有,而他的父亲还怀疑买衣服的钱是爱丽丝偷自己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克雷昂特不得不靠借债来维持最基本生活,因为在阿巴贡看来,他们兄妹两个买衣服完全是铺张浪费,并给断言按照他们此种生活方式,偷自己钱财将是迟早的事。也正是因为阿巴贡无比吝啬才有了后来克雷莱昂向债主借钱情况的发生。从上述中不难发现,阿巴贡并没有尽到作为父亲应尽的职责,忍心看着自家子女依靠借债来维持基本生活,已经彻底丧失人性,莫里哀也通过讽刺口吻其讽刺阿巴贡的自私。
二、阿巴贡形象塑造的意义
莫里哀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时期,也就是封建王朝统治不断衰弱的年代,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使得莫里哀在戏剧创作中就花费大量笔墨描写反封建、反教会的贪婪和无耻。当然他讽刺的不仅仅资产阶级统治者,还有腐朽无能的封建规则、方高利贷的人等一系列剥削者。当然莫里哀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不仅与其自身经历息息相关,也从民间创作中获取了很多灵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听过描写阿巴贡这一个吝啬鬼形象,让读者全面认知到当时资产阶级贪婪的本质。上述中也提及到莫里哀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但是从小开始起就看透或者说清楚资本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所以莫里哀试图通过文学作品去表现当时社会所存在的不良现象。甚至于可以说后来法国革命出现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都在莫里哀作品中有所展现,所以说阿巴贡这一形象具有时代意义。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莫里哀通过戏剧真实再现了法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的真实面貌,它将阿巴贡这一文学形象塑造成了世界文学经典,对后世影响深远。《悭吝人》这部戏剧通过夸张和讽刺手法揭露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腐朽和黑暗,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事例表明,社会中既有阿巴贡这样的丑陋形象,也有爱丽丝等善良形象,以此表达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熊志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性畸变——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纵横谈[J].焦作大学学报,2006(01).
[2] 彭江浩.中西文化视野下的“吝啬鬼”——严监生与欧洲吝啬鬼形象之比较[J].平原大学学报,2007(01).
[3] 赵利娟.从严监生到葛朗台——中西文化中吝啬鬼形象之比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赵天洋,长沙市南雅中学。
关键词:阿巴贡形象;塑造手法;意义
众所周知,阿巴贡在文学世界中扮演着吝啬鬼形象,其已深入人心。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莫里哀对这一个形象的真实刻画、深刻并且极具讽刺意味,将一个视财如命、吝啬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甚至于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还被成为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我国以往对《悭吝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作品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方面,对阿巴贡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意义研究方面却比较少,本文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分析阿巴贡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意义。
一、阿巴贡形象的塑造的手法分析
(一)对比衬托。阿巴贡的吝啬行为可以通过其同周边人交往中体现出来,小说中两对年轻人纯洁的爱情同阿巴贡的吝啬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不管是法莱尔与爱丽丝两人的爱情,或是克雷昂特和玛利亚内两人的情真意切,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们爱情的伟大。在对待爱情方面,阿巴贡的行为与其子女之间形成鲜明对照,虽然阿巴贡快到花甲的年纪,但是阿巴贡内心的欲望不比任何时候小,他贪恋女色到连小儿子心爱的女人都不放过。令人可笑之极的是,阿巴贡看上了佣人玛利亚娜,而这个玛利亚娜也正是阿巴贡儿子心爱的女人,阿巴贡想得到玛利亚娜并娶她为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阿巴贡的初衷和目的并不是爱,主要是因为玛利亚娜不要嫁妆,加上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能够为阿巴贡节省一部分开支,而且还能够帮助阿巴贡攒钱,这是他的小算盘。在阿巴贡眼中,子女选婚的第一条件便是有没有足够多的金钱,至于其它阿巴贡眼中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也正是通过阿巴贡与子女所形成的鲜明比较,才让阿巴贡在伟大爱情面前无地自容,显得卑微和渺小。
(二)引用他人评价。“见你的鬼去吧!活像一只铁公鸡,怪不得你被阎土爷看中,我死活缠绕,他就是不肯出点血。”这是在第二幕第五场中的场景,也是从媒婆弗洛西娜口中说出来的,她本是通过讨好别人或者是扮演媒婆角色从中获取利益,但是在阿巴贡身上不仅没有获得分毫金钱,并且还四处碰壁。当然阿巴贡得到的最深刻评价莫过于厨师雅克师傅说过的一句话:“纵观这周围不仅没有一个人说您好话的,而且当别人一听到你的名字之后,都是一些酸话,甚至于将这些话讲给他们身边的人听,当做一种笑话来欣赏,你被赋予了吝啬鬼、钱串子等美誉。阿巴贡的仆人也曾这样评价阿巴贡:“阿巴贡先生可能是世界上最无情、最心狠手辣的人,同样也是最为抠门的,相对于它来说金钱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阿巴贡的贪婪、吝啬凡是在他周边的人都知晓。在整部剧中,除了阿巴贡本身认为自己不是贪婪、吝啬,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贪婪、吝啬的角色,当然这也包括了他的子女。莫里哀也通过这部喜剧,深刻揭露了阿巴贡形象。通过身边人对阿巴贡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叙述,将一个贪婪自私的吝啬鬼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讽刺。阿巴贡本身并不缺钱财,相反其还比较富有,但是其自私自利的性格,例如:其连子女生活都可以弃之不顾,又还有什么事情是阿巴贡做不出来的呢。克雷昂特的生活很是窘迫,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维持,甚至于要靠赌博来养活自己。他和他的妹妹爱丽丝自小相依为命,他们没有缺少一个温暖的家,甚至于几套像样点的衣服都没有,而他的父亲还怀疑买衣服的钱是爱丽丝偷自己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克雷昂特不得不靠借债来维持最基本生活,因为在阿巴贡看来,他们兄妹两个买衣服完全是铺张浪费,并给断言按照他们此种生活方式,偷自己钱财将是迟早的事。也正是因为阿巴贡无比吝啬才有了后来克雷莱昂向债主借钱情况的发生。从上述中不难发现,阿巴贡并没有尽到作为父亲应尽的职责,忍心看着自家子女依靠借债来维持基本生活,已经彻底丧失人性,莫里哀也通过讽刺口吻其讽刺阿巴贡的自私。
二、阿巴贡形象塑造的意义
莫里哀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时期,也就是封建王朝统治不断衰弱的年代,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使得莫里哀在戏剧创作中就花费大量笔墨描写反封建、反教会的贪婪和无耻。当然他讽刺的不仅仅资产阶级统治者,还有腐朽无能的封建规则、方高利贷的人等一系列剥削者。当然莫里哀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不仅与其自身经历息息相关,也从民间创作中获取了很多灵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听过描写阿巴贡这一个吝啬鬼形象,让读者全面认知到当时资产阶级贪婪的本质。上述中也提及到莫里哀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但是从小开始起就看透或者说清楚资本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所以莫里哀试图通过文学作品去表现当时社会所存在的不良现象。甚至于可以说后来法国革命出现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都在莫里哀作品中有所展现,所以说阿巴贡这一形象具有时代意义。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莫里哀通过戏剧真实再现了法国十七世纪资产阶级的真实面貌,它将阿巴贡这一文学形象塑造成了世界文学经典,对后世影响深远。《悭吝人》这部戏剧通过夸张和讽刺手法揭露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腐朽和黑暗,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事例表明,社会中既有阿巴贡这样的丑陋形象,也有爱丽丝等善良形象,以此表达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熊志潮.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人性畸变——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纵横谈[J].焦作大学学报,2006(01).
[2] 彭江浩.中西文化视野下的“吝啬鬼”——严监生与欧洲吝啬鬼形象之比较[J].平原大学学报,2007(01).
[3] 赵利娟.从严监生到葛朗台——中西文化中吝啬鬼形象之比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赵天洋,长沙市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