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目标为出发点,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寓于整个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个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德育 小学体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65-01
个体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学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又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拼搏进取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目标出发,站在“育人”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内容寓于整个教学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个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德育,课堂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小学生喜欢体育课,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条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将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1学校德育统领学校体育,并起积极的主导作用
学校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与德育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体育中有了德育的引导,便变得更加有理性、更加有秩序,较强的思想性和目的性,也使体育更加规范。
学生在德育的统领下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时,体育被赋予了德育的含义,体育锻炼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就是其最好诠释。
1.2学校体育为德育的养成和展现提供平台
体育锻炼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与训练学生自我节制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各种各样的竞赛和游戏、实际体验能让学生在正常行为中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其自我约束能力。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反应敏捷的个性与勇敢顽强、勇于拼搏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养成公平、合理竞争的习惯。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通过参与、沟通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而它是其它活动不能带来的。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国女排的五连冠,都曾激励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德育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促进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教育的促进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具体策略如下:
2.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2根据教材特点引导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对教材灵活应用是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3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与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2.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5在评价中进行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使丧失信心的儿童重新振作,可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中,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能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兴趣和积极性。
3.思考
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積极的教育功能、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3]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关键词]德育 小学体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65-01
个体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学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又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拼搏进取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目标出发,站在“育人”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内容寓于整个教学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个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德育,课堂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小学生喜欢体育课,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条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将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1学校德育统领学校体育,并起积极的主导作用
学校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与德育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体育中有了德育的引导,便变得更加有理性、更加有秩序,较强的思想性和目的性,也使体育更加规范。
学生在德育的统领下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时,体育被赋予了德育的含义,体育锻炼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就是其最好诠释。
1.2学校体育为德育的养成和展现提供平台
体育锻炼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与训练学生自我节制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各种各样的竞赛和游戏、实际体验能让学生在正常行为中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其自我约束能力。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反应敏捷的个性与勇敢顽强、勇于拼搏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养成公平、合理竞争的习惯。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通过参与、沟通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而它是其它活动不能带来的。体育锻炼和比赛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中国女排的五连冠,都曾激励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德育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促进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教育的促进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具体策略如下:
2.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2根据教材特点引导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对教材灵活应用是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3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与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2.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5在评价中进行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使丧失信心的儿童重新振作,可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中,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能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兴趣和积极性。
3.思考
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積极的教育功能、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3]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