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武汉的城市“摆渡人”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3月7日晚10点30分,一阵欢快的歌声从293路公交车上传来。这是河北医疗队最后一次去塔子湖方舱医院上班。歌声中,一句响亮的“师傅”声格外悦耳,293路驾驶员张佳庆回头向喊他的医护人员比了个“V”后,又继续认真地开起车来。
  这已是张佳庆第19次接送这批医务人员了。3月4日至3月7日间,他已累计接送河北医疗队员295人次。
  张佳庆只是武汉公交集团一公司战“疫”人员的一个缩影。自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武汉公交集团一公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运营保障、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有感染的风险,你愿意前往吗?”“能,肯定能。”
  他们是疫区医院的摆渡人——
  时间指向1月31日凌晨3时38分,一公司分公司应急小分队队员、623路驾驶员杨汉生,刚刚将空车停在汉口医院门口。
  他和他的伙伴金晶一起,将17名广州援鄂医护人员从兆瑞国际大酒店护送到此。马上,他们还要接一批医护人员返程。
  趁着空档,金晶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和水递给杨汉生进行补给。他一边吃着食物,一边刷起手机里的对接消息。再一转头,杨汉生已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
  金晶没有立刻喊醒他,因为刚刚传来消息——还有一个多小时,最后一批医护人员才下班离院……
  当天,从深夜22点起到次日清晨6点15分,杨汉生与金晶完成了36名医务人员的护送任务。此后,杨汉生将车辆全面消毒,回到家中已快早上7点。
  “我的党龄最长”“我是退伍军人”“我最年轻扛得住”“我是女同志更细心”……时间回到1月30日15点,一公司接到江岸区城管局指令,需每天从兆瑞国际大酒店到汉口医院往返接送广州援鄂医务人员。得到消息,分公司的党员应急小分队微信群热闹非凡,大家纷纷请愿参加,都希望能通过展示自身的“优势”争取到“上岗”的机会。
  最终,分公司支部书记成波挑选了平均年龄40岁、党龄5年以上的6名党员来完成这个任务。其中,退伍军人杨汉生、拥有最长党龄的郝火箭和最年轻党员金晶“抢”到了最难熬时段的工作——每天23点至次日凌晨5点,长达6小时的深夜护送。
  像杨汉生与金晶这样,连续奋战接送援汉医疗队员的公交“摆渡人”还有很多。而在这些“摆渡人”中,党员突击队员们始终冲在最前面。不论是“红眼公交”,还是危险的转运任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能,肯定能,义不容辞!这是我的职责。”这是一公司7路车的“教官师傅”、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周凯帝斩钉截铁的回答。当接到护送任务,并被告知有感染风险时,他没有一丝犹豫,冲在前面——
  “今天是情人节,不能陪在你和女儿身边,等这次疫情过后一定跟你补过!”这是727路驾驶员谢俊与妻子的对话。2月14日,已经连续17天没有回家的谢俊,通过电话语音问候了妻子和2个月大的女儿——
  “这是中百仓储发往您社区的物品,已经安全送到!”
  他们是生活物资的配送员——
  “您好,这是中百仓储发往您社区的物品,已经安全送到,有蔬菜、水果、鸡肉等,总共124包。”公交一公司577线路管理人员熊绍华边说着,边帮助中百的工作人员核对车内的物品。完毕后,他将清单交给了来对接的安静社区工作人员。
  2月24日,武汉中心城区商超不再对个人开放后,为了服务市民需求,让“最后一公里”走得更顺畅,武汉公交一公司加入到物资配送的协同作战中。
  516路爱心专车也是负责运输生活物资的车辆之一。这台车原是护送江岸辅读学校一批残障学生上学用的。因为武汉疫情,学生延迟上学,516路爱心专车继续延续爱的传递,为社区居民免费运送起了爱心菜。盛军是这辆专车的驾驶员。每到一个小区,他不光会帮忙搬卸蔬菜包,还会协助联系居民领取货物。“有些年纪大的居民不会用线上购买,我就记下需求帮他们代买了,次日再送来。”
  从2月24日至3月11日,武汉公交一公司已调配、安排了400余台公交车,累计运行了538个车次,为市民配送生活物资18.4万(件)。
  商超门店全力保供的背后,不仅有公交车每天马不停蹄的配送,同时还有公交专车每天定点接送商超员工上下班。
  1月27日凌晨1时24分,接到武汉公交集团指令,一公司需要承担中百仓储、中百超市、武商量贩等18个商业网点员工上下班的任务。
  集结号一吹响,各线路就有数百名驾驶员争相报名,其中退役军人阮治国、老党员陈勇、青年党员周凯帝、余菲,预备党员盛军等多名驾驶员更是在第一时间主动请愿,争当专车司机。
  “爹爹,这是您孙姑娘托付给我们送过来的饭。”“谢谢!”
  他们是社区居民的守护者——
  2月8日,武汉公交集团下达对口幫扶的动员令,公交一公司党委迅速组织由部长、线管员、安全员以及机关干部组成的50人党员突击队,深入硚口区易家街十堰宾馆、张公堤社区和张北社区开展跨区域帮扶,24小时保障辖区发热隔离酒店的40多名医护人员、安保队员的后勤供给;辅助社区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为其中的1.5万户居民提供代购、代送等日常生活保障服务。
  “爹爹,这是您孙姑娘托付给我们送过来的饭。”
  “谢谢!”
  “这是热的,您赶紧吃。”
  公交志愿者梁海斌和吕贝边给社区老年居民送饭边录起了视频。
  原来由于疫情管理升级,7栋的刘女士请梁海斌给住在10栋的爷爷送饭。由于老人长期卧床,耳朵听力不好,她担心两位志愿者叫不开门,就把爷爷家门的钥匙托付给了梁海斌和吕贝。看到居民如此信任,梁海斌和吕贝决定把给爷爷送饭的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让刘女士看着放心,也能及时了解爷爷的身体状况。
  湖北省人大代表、老党员梁海斌,得知公司招募突击队服务社区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现在,他和一公司其他志愿者们承担起了社区物资配送、消杀消毒、检查登记等工作,每天“硬战”不断。
  2月29日下午4点30分,梁海斌和另两名公交党员志愿者曹明、李昆伦松了一口气。他们锤了锤已经僵硬的腰腿,互相拉着才勉强站了起来。“今天这1000多斤菜终于分装好了,我们赶紧分给张公堤北社区的居民吧……”
  从早上8点30分起,梁海斌、曹明和李昆伦就在分装送到张公堤北社区的爱心菜。到分拣完成,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小时。而从2月11日下沉社区开始,像这样的工作,他们已经坚持了整整18天。
  志愿者的辛苦,社区的居民都看在眼里。3月2日,李昆伦在10栋1单元驻守楼栋时,突然收到了楼上一对年轻夫妇送出的口罩。“你们帮大家搬菜、代购生活用品、买药,真的非常感谢。这是家里一直舍不得用的3个医用口罩和1个‘N95’口罩,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
  党旗在飘扬,党员在冲锋。据统计,截止到3月11日,公交一公司已出车4572台、8738 车次,为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17处商超员工上、下班提供服务,运输人员达12313人次;保障中心医院、汉口医院等职工上、下班,运送医护人员1478人次、医用物资6224件;接送支援汉医护人员67060人次,运送支援物资7909余件;转运非发热患者55人次、发热患者1609人次。 而一公司所属武汉公交集团更是已为防疫工作运送人员73.6万人次,转运物资110.8万箱(件)。
其他文献
蹚水送药写佳话  “@所有人,再冷的冬天都会过去,再遲的春天也会到来。您需要什么请吱声……”2月26日下午5时,杨明质眯着眼,在微信群中发消息。热心快肠、好管“闲”事、水利“老兵”,这是杨明质平时给人的印象;“驻村队长”“后勤部长”“督导组长”,这是杨明质在这场“战疫”中的角色。  杨明质,仙桃市杨林尾镇水管所所长,一名老共产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到镇里请战:防控是驻村工作队的分内事,请
期刊
“郑书记,我孙子快没命了,你救救他吧!”2月17日一早,蕲春县委组织部驻赤东镇同心村第一书记郑建峰就接到了同心村六组的孙有文老人的求救。  原来,孙友文老人的孙子两年前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常年服药和定期住院治疗才能维持生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久,孩子的病情出现恶化,出血、发烧,昏迷不醒,現在县中医院住院。孩子的唯一救命药“环孢素口服溶液”,县中医院没有。情况危急,只有转院到湖北省中医
期刊
自接到疫情防控命令以来,黄石市阳新县黄颡口镇市场监管所所长谈少卿带领所支部一班人,迅速投入到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下的“战斗序列”。一个多月来全员居留在所,“逆行”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本镇泵站村的藕农刘某找到谈少卿,反映他的两塘菜藕眼看要“丢”在塘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同时,听说太平村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蔬菜基地,一园园待收的蔬菜,很快就要烂在地里。谈少卿立即行动,一方面与黄颡口镇滨江菜场开办者叶经
期刊
ICU,一个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地方。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房,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竭尽所能守住“生死之门”,为危重患者点燃重生的希望。  从1月6日医院重症隔离病区改造,到24小时内开辟武汉市第七医院ICU病区,再到转战雷神山医院5天内建成两个重症隔离病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勇担重任、冲锋在前,全体40余名党员持续奋战,让鲜
期刊
在大革命的高潮中,中组部于 1927 年随着中共中央机关迁到武汉。从 4 月中旬到 10 月上旬,中组部在武汉短短几个月里创下了三项历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设立独立机构;第一次明确提出工作计划;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  当年中组部在武汉先后有3处办公地点:一是汉口铭新街13号,是中组部机关所在地;二是汉口贯中里,这里离江汉关不远,是当年负责党员登记的地方;第三处地方有待考证。  中组部在武汉
期刊
“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等开了年我们就回村,按计划推进明年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临近2020年年关,在从驻点村团风县马曹庙镇紫金庄村返回武汉之前,省委政研室(办)驻村工作队长王泽军对村党支部书记姚红刚这样叮嘱道。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工作安排。  党中央一声令下,整个武汉乃至湖北都投入到了一场保卫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的生死搏斗当中。  武汉和黄冈同属疫情重灾区,严格的隔离措施让驻
期刊
来势猛烈的疫情,衡量的是基层党组织的战力指数;没有硝烟的战争,检验的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作为黄冈市区此次疫情救治的主力军,黄冈市中心医院党委迅速迎战,启动传染病紧急预案,集中全院力量,全力展开排查、救治、转运等工作。300多名在职党员主动请战,以坚强的执行力,带动全院职工全程战斗在一线,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红色钢铁长城”。  抢抓战机,紧急改造三个院区  连日来,黄冈市黄州区白潭湖南岸,被称为
期刊
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  决战决胜,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  保卫武汉!保卫湖北!保卫全中国!  寸土不让,一步不退!这是荆楚英雄儿女的战“疫”宣言。  争分夺秒的生死竞速、艰苦卓绝的胶着对垒、关键时刻的全面总攻——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背水一战,“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  战役中,一个个英雄的模样,铭刻在人们脑海。  是他们,书写着这座城市成长史中荡气回肠的篇章! 
期刊
这里曾是汉口最繁华的老社区,1938年,中国第一张《新华日报》在此诞生。  这里有4800多位老街坊,很多人在这里一住就是一辈子。  疫情来袭,一夜间,黄色的围挡将老街一一封闭,街坊们每日只能呆在家里。  一个街坊邻居看着长大的男人,舍“小家”为“大家”,当好辖区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担起守护这近2000户居民健康的重任。  他就是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多闻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田霖。  街坊们看着
期刊
1月21日,奥美医疗口罩系列生产线全面消毒、复产;  2月5日,N95医用防护口罩每天生产6万只,2月12日达到20万只;  2月13日,50多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0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从奥美医疗枝江生产基地出发,运往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数字的背后,是疫情之下奥美医疗党委、党员职工和全体奥美人向省委、市委交出的“合格答卷”。面对医疗防护物资的紧张状况,奥美医疗党委立下“军令状”:七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