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问”而精彩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启动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发展智能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着实下一番工夫。
  下面结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看法。
  
  一、 提问内容,要目的明确
  
  设计提问必须要目的明确。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有检查性提问、巩固性提问、总结性提问、提示性提问和暗示性提问等几个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目标设计相应问题,安排好提问顺序。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 ”后提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二、 提问时机要恰当,不宜繁而多
  
  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
  
  1. 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2. 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3. 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节课中,不可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热烈,一味地问个不停,使课堂教学变成提问式教学,其效果必将适得其反。
  
  三、多角度提问,拓展思维
  
  1. 注意提问的灵活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生做5-(2 1/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 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3 3/4。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 1/4或3 3/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意提问的多向性。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3. 注意提问的逻辑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巧妙提问,激发情趣
  
  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邱学华老师上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时间过半时,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面积。正当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时,邱老师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图中三角形的面积。
  并有意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4×6÷2=12(平方米)。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邱老师诙谐地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犹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情绪为之亢奋。这时,邱老师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提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快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不仅能给教师带来无穷的教学兴味,也会给学生带来思考的欢乐。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古有:“引而不发,跃如也”,今天,我们更要追求“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
  (溧阳市昆仑小学)
其他文献
动结式是一种句法语义错配现象。本文基于Parsons(1990)和Rothstein(2001,2004)的事件语义学理论,分析英汉语言中存在的动结式现象,主要对其论元关系和语义推衍过程进行了探讨,为
历经一百年,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的浦口火车站,还在。这里曾是津浦铁路的终起点,连接冀、鲁、皖、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1912年通车。历经一个世纪,在灯火辉煌的繁忙中,这座小站日夜不.息
万福闸管理所设计、研制的自浮式气压沉柜,适用于水深为2.8~7.5m的水下工程检修。它较其它常规水下检修方法具有投资少、移动灵活、排水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并已在葛洲坝、万
摘要:本文主要就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看法,以期探讨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21世纪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加之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英语素质在人才的素质中显得更为重要,教育部也强调把英语、电脑、应用写作这三门课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课。所
2016年6月29日,由河北省档案局(馆)与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辉煌燕赵党旗飘扬——河北党史图片档案文献展览”在河北博物院隆重开幕。这是继河北省档案局(馆)与河北省广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显示迭代方法,以适合求解共轭转置矩阵方程,这是一种交错使用的迭代方法。
美国黑人档案馆近日举力、展览,内容是展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堪萨斯州莱文沃斯地区非裔美国人生活的15张玻璃底戌莎拉·埃尔德是黑人档案馆的管理者。她说:“底片都是来自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让水稻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是粮食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本文结合泸西实际,认真总结出优质稻丰产栽培新技术,对农业
水稻是于洪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机械化技术是提高于洪区水稻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改变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自主探究”品质表现为:(1)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喜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2)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逐步具有自主设计活动内容、方法和步骤的意识;(3)经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