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课文语言,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现象:学生解读课文时学生往往缺乏品味语言的意识,难于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如何解读好文本呢?主要做到三个方面:品味“文眼”,体会语句的重要情感;品味行文的“关键句”,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篇末的点旨句”, 概括作品主题。反复品味课文的语言很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和体会文本的魅力,准确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
  [关键词] 品味语言;解读文本;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
  文中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爆发、心灵升华的产物,是作者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艺术的结晶。品味语言,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和体会文本的魅力,准确把握作者心灵的脉搏。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段话对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准确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很有启发。
  我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在课文教学中都会教会学生在诵读时边读边圈出文章的关键性句子,但是,关键性的句子圈出来了,学生依旧不明白主旨。因此,反复品味关键性句子很重要,通过品味语句的重要含义,理清句段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好文章的主旨。但学生往往缺乏品味文章关键性语言的意识,难于准确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那么如何去品味文本语言,才能准确把握作者心灵的脉搏呢?
  一、寻找“文眼”,反复品味,体会语句的重要情感。
  优秀的课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句子,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如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从表面上看,全文处处都是扣住一个“最美”两字,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后,要抓住关键词“最”反复品味。最后联系下文和时代背景,我们得知作者赞美的是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哪怕是冬天冷得不得了,在作者的眼中也是最美的。原来抓住关键词“最美”可以更快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抓住了“文眼”反复品味,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
  二、寻找“关键句”,反复品味,理清文章的思路。
  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聚”,就是挖出文章的关键句:抒情句或中心句,反复品味语句的重要含义。我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都会圈出文章关键性的句子。因为文章的主旨并不是在一处明确点出,而是把表达主旨的句子散布在文本的四处,需要我们去寻找。但是,关键性的句子圈出来了,学生依旧不明白主旨。试问文章都读不懂,又怎样去做好题呢?其实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同时,也就很好地把文章后面的问题解决了。但学生往往缺乏品味文章关键性语言的意识,难于准确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
  反复诵读“关鍵句”,一是品味语句的重要含义,二是理清文章句段的关系。一般而言,理解品味语句的重要含义,首先看它处在的位置,如总起句的含义就是在下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如总结句的含义就是在上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如承上启下句的的含义就是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理解好这些重要语句才能更好把握作者的思路。其次理清文章的句段关系:并列、递进、对比、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前呼后应、总起下文、总结上文。如《圆明园的毁灭》,开头就点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和世界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写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接着写道:漫步园内,犹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这中外风景名胜;再者指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最后写出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华为灰烬。
  所以我们阅读时,指导学生划出关键句后,就要反复品味语言的魅力,理解梳清文脉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一吃透“形”,才能更好的抓住文章的“神”。
  三、寻找“篇末的点旨句”,反复品味,概括作品主旨。
  点旨句一般是语言简练而蕴含的内容深刻丰富的句子。一篇文张,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品味语言时,结合文脉、文眼、篇末的点旨句,总会概括文章主题。因为文章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我们体会概括。找出点旨句,反复品味才能更好地感悟,再根据文中所写的事件、景物、人物等,联系“文眼”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用“心”去发现“课文的心”,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智慧去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
  如《翼中的地道战》一文中篇末中写道:“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不少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这样会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而这个“志”正是文章最有表现力的句子。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因此寻找“篇末的点旨句”,反复品味精彩的语言,才能概括作品的主题,更准确把握作者思想的搏动。
  在教学中,要把品味语言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必要的、常规的环节,使学生养成爱琢磨的读书习惯,做到有效阅读。通过语言品味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准确把握作者思想的脉搏。把难读的课文成为学生爱读、喜读的文章。真正走进文学的殿堂,进入审美的境界。畅游文学的艺术天地,领悟文章的博大精髓。
  [参考书目]:
  1、2017年《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其他文献
随着大学培养目标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向努力。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工程师素养的工科人才。如何把课程教学
为了分析不同载荷工况下门式起重机主梁的振动特性,采用Pro/E软件构建主梁的三维立体模型,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起重机门架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六阶的固有频
摘要: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利于人文素养的渗透,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比拟的教学价值。但实践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在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未完全实现,导致阅读的实际价值未充分发挥。因此,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基础上,探究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论文针对工业缝纫机数控行业的现状,参照机床数控数据格式的国家标准,结合缝纫加工的特殊需求,制定出一种缝纫机数控专用格式代码。
论文分析了安检设备带式输送机皮带出现跑偏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研究批量使用的同类型产品的寿命分布时,现场观测得到的往往是产品故障的时间区间,且一般都为截尾数据。在威布尔分布模型条件下,根据极大似然方法,推导出了该类型数据的极
国内PC市场,竞争激烈,扑朔迷离,厂商变数不断。尤其是商用机市场,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这给厂商带来了挑战,同质化现象的出现有客观环境的必然原因。首先是上游供应商的垄断,如:微软、
摘 要:成语教学的目的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的分不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理解成语含义、掌握成语用法并熟练运用,为日后尽快掌握阅读方法、提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成语积累;小学语文;运用   成语教学的目的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的分不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