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研讨课中的探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iem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适合物理化学研讨课教学的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一个学期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实践中,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辅导。实践结果表明,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体验下,绝大多数学生提高了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物理化学;互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9-0094-04
  物理化学研讨课涉及物理化学的课程知识体系、基本原理、主要公式及其相关原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其中物理化学的课程知识体系是该研讨课的基础。一般认为,物理化学课程是系统阐述化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专门课程,是物理学与化学相互渗透、交叉的一门学科,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形成过程中,物理化学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畏惧”“害怕”物理化学这门课程[1]。为从源头开始解决问题,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所讲授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与意见收集,详见表1。
  通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结果进行研究讨论,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反映物理化学研讨课程概念多而难懂,理论性较强,学习枯燥,学生兴趣不足,他们仅仅是在进行浅度学习,只学到了知识的皮毛就浅尝辄止,并不了解知识点的内在机理。因此,一种全新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能唤起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的教学方式的构建就显得尤其迫切。
  有鉴于此,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如何把课堂教学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2],有效提高学生的研讨参与度就成了研讨课能否上好的关键因素。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科技化的教学手段,开拓新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现代教学论中说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南开大学的朱志昂教授也强调:教师不仅是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更要教会学生学习……从“教”达到“不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个别能力突出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搭建平台,这样他们才能脱颖而出[4]。有鉴于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适合物理化学研讨课教学的新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立足于课程教材又跳出教材的束缚,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一、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流程
  本教学模式在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化学专业193171本科班展开实践,该研讨课程学时为48学时,学生人数为15~20人,属小规模的班级教学。充足的学时、小规模的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更多的课堂讨论、交流机会。
  (一)授课形式与讲授时间
  本次研讨课由教师主讲与学生讲解两个部分组成,教师要事先考察本专业新生的学习要求,依此确立研讨课的课程定位与课程计划,进而根据教学计划,从课本出发选定授课内容与授课专题。通过之前物理化学课堂上的教学经验,我们选取了8个“灵活有趣,寓教于乐”的课程专题[5],具体如表2所示。
  首先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8个主题准備讲解,每位学生预计讲解15~20分钟,然后预留出15分钟时间供其他学生提问和讨论。任课教师也参与到提问、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最后由任课教师对每个主题进行总结与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
  (二)学生的讲解主题与讲解形式
  任课教师将整理一些研讨主题供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主题。围绕物理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也可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原理的应用例子,还可结合自己的SRTP工作把里面涉及的物理化学知识,或者选择物理化学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例子等来进行讲解分析。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选择一些趣味性的话题。讲解形式上,学生可以单独或组队通过辩论、相声等形式进行专题内容演示,增强研讨课的课堂互动性与趣味性。
  (三)教师的全程辅导
  本课程突出师生互动教学,除了前8周的教师示范讲解,教师还要对学生制作的讲解课件进行全程把关,主要考察学生的主题选择、展示时长等是否合适,同时在学生展示环节也要随时观察所有学生的课堂反应。每个专题结束,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最后每位学生根据教师、同学的建议,完善讲解课件,并提交最终版本的课程小论文,由教师打分。
  二、互动教学活动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合理把握研讨课的课堂节奏与气氛。任课教师一方面需要精心准备若干学生感兴趣的物理化学知识专题,找准知识点,力求引起学生的共鸣。任课教师另一方面更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讲解情况,对某些有趣或值得讨论的地方,要随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对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要鼓励学生多提不一样的意见,增加讨论环节。由于互动式课堂的教学节奏的紧凑性与突发性,经常会出现各类有趣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解答,因此教师需要付出比平时的教学课堂更多的备课时间与精力,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示的准备需要占用学生很多自己的课余时间,除了对教材进行理解,学生还要大量地翻阅课外资料,上网搜集素材,然后组织材料,完成展示课件。因此,教师在研讨课上课之前,需要提前把本次课堂的研讨主题以及需要查阅和准备资料的大致方向提前告知学生,给学生预留出充分的课程准备时间[6]。在这样的准备过程中,新生不再觉得学术“高高在上”或“遥不可及”,从而具有相对放松和自信的学习状态。这将会成为新生未来大学学习之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7]。任课教师除引导、鼓励学生多花时间精心做好讲解的课件外,还要随时关心督促学生的课件制作。讲解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虽然辛苦,但也能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件的准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候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任课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多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讲解自己的科研探索过程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研讨课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调查统计
  为了及时掌握物理化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与效果,我们对此进行了问卷统计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现行的互动式教学现状,对任课教师选取的8个授课专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价,包含7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详见表3。
  教研组对18名参与物理化学研讨课教学的学生进行调研,统计结果见表4。
  结果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有14名学生对现行的物理化学研讨课互动式教学现状非常满意,4名学生基本满意,总满意度达到100%。客观题除第7题外,90%以上的学生选择A或B,表明学生们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很高,也进一步说明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同时也更有动力去學习原本他们眼中十分枯燥的物理化学知识。
  在主观题的回答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学生中也具有极高的满意度,学生普遍认为在大学之初就体验到了完全有别于高中时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提高了听课效果。大家纷纷表示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完美地将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生三者进行有机整合,有利于构建多向交流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第7题中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查显示,仍有少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足,不能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这表明现今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死板的解题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了应用与表达甚至实践的阶段。当然,能否使所有学生都对知识点融会贯通,与任课老师的努力程度、专业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强调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展示环节“不吝啬时间做点评”,指出学生讨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错误,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这极大地考验了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
  四、展望与结语
  在本次以互动模式进行研讨课的教学与探索中,教师研讨主题的选择既立足于教材又跳出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更加突出物理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著名物理化学家传记对学生的启示,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
  同时,在学生展示环节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作品,有些学生的物理化学知识讲述与影视作品《名侦探柯南》相结合,有趣地发现了影视作品中的一些现象也可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有些学生走进了漫威电影,揭示了大片中的一些不科学现象;甚至还有学生通过辩论、相声等形式进行专题内容演示。这使研讨课的课堂互动性与趣味性大大地提高了。
  互动式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课堂展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课堂答疑与讨论环节则是一个双向交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比平时更积极更活跃地提出各种问题,讨论的参与度很高。同时,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大幅提高。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学习中逐渐达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与表达能力、创新能力[8-9]。
  与此同时,在卓有成效的实践的基础上,笔者不满足于此,通过学生给予课堂的反馈,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展望:
  1.教学形式上可以进一步灵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例如开展圆桌形无领导讨论小组,对学生所展示的PPT进行讨论,由学生自主评分,将提出建议、分享经验的主动权交由学生掌握。
  2.学生讨论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定期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辩论,开展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竞答等,寓教于乐,双向互动。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总结,带领学生在经验共享、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0]。
  [ 参 考 文 献 ]
  [1] 董丽辉,李斌,范闽光,等.物理化学全程互动教学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169-170.
  [2] 高小焕.浅谈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J].现代信息科技,2019(14):195-196.
  [3] 姚蓉.谈如何搞好大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J].中国大学教学,2008(7):71-74.
  [4] 朱志昂.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大学化学,2012(5):9-13.
  [5] 侯影飞,刘会娥,李军,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生研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9(5):31-35+80.
  [6] 王冰,费德君,郎淑霞,等.高校新生研讨课开设现状分析及思考:基于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新生研讨课课程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29-32.
  [7] 蔡颖蔚,沈群,郑昱,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9):16-19.
  [8] 杨喜平,张玉军,阎向阳,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23-24.
  [9] 王宇.物理化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5):45-47.
  [10] 韩云.课堂学习共同体互动机制构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9):27-29.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项目组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立足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师生共同组建团队,开发机电专业的综合性实验,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以参加各类教师和大学生科技竞赛为依托,师生互动,在实践中学习,以师生参赛为目标,检验训练学习成果,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机
[摘 要]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当前环境工程生产实习面临着实习资源相对缺乏、实习效果难以保证、实践育人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采取“全员参与、化整为零、交流共享、凝练升华”的新型实习策略,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动员全体专业教师挖掘实习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总结与分享,有效化解了上述难题。经过两届学生的实践,证明其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环境
摘要: 区域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具有整体关联性、个体多样性、管理一体性的主要特征。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整体关联性较高,但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都还需进一步提升;在个体多样性上,集群架构已经基本成型并各有所长,但空间布局上以四大城市为中心的团块状发展与不均衡共存;在管理一体性上,集群具有共同目标愿景,但还需完善满足各方利益的合作共享机制,以有效发挥集群功能。着眼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在加
[摘 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在分析PBL基本内涵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考察奥尔堡大学的PBL模型,并聚焦PBL教育模式在基础学科物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得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启示。  [关键词]奥尔堡大学;PBL;教育变革;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主动发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优势,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立足区域、奉献区域的光荣使命。研究型大学应该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身办学理念,在服务区域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合作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文化建
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建立区域层面的质量保障机构,从制度层面提升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大湾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保证.大湾区高等教育
As Emeril Lagasse,the US celebrity chef,once noted,“To really get to know a place and its people,youve got to eat the food.”Food serves as a key to every culture and in China,glutinous rice paste,mooncake,spring roll,eight-treasured rice congee,Yangzhou
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需要理论扎实和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加强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地下水污染与修复课程教学中,在分析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生源特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常态发展条件下,人们对高等教育规模、质量与国际地位等方面持有诸多乐观预期。新冠疫情的全面爆发,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国际高等教育环境、信息技术、社会信任和大学存续前景等方面。不确定性叠加,使基于内外部确定性的常态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根本难题在于知识短缺、资源短缺和制度短缺。在未来普及化发展进程中,我们既要致力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与格局重构
为了评估三维CAD教学效果,课题组针对在校学生、校企合作公司和历届毕业生进行了有关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来看,三维CAD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题组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模式,首先以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课题组教师的组成情况,以两个经典工程案例展示工程案例的精选和实施过程,同时研究工程案例教学的考核与评价。实验班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活跃,对三维CAD学习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