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被控還是失控?有賴你我他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ang052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月中下旬武漢爆發的新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各國陸續爆發,近來與澳門關係密切的鄰近香港地區,周邊國家日本、韓國出現疫情在社區嚴峻失控的局勢,澳門當如何自保?
   毫不夸張地講,自本澳春節期間首宗武漢旅客經檢測確診,半月內陸續九名病患被先後確診,有關本地肺炎確診個案的消息牽動著每一個澳門人的神經,政府推出的每一項和疫情有關措施無不成為全澳居民密切關注的動向。儘管令所有澳門人深感慶倖的是,在賀一誠特首帶領管治團隊領導之下,十個確診病例陸續治愈,且有驚無險在2月守住冇新增病例,然而,隨著每天一、二萬本澳居民往返珠海,以及源源不絶的內地各省市遊客入境澳門觀光,更何況持續有一些本澳居民從世界各地包括疫區返澳避疫,故本澳未來疫情去向變數仍在。眼下的成績來之不易,能否堅守住直至疫情結束?相信很多民眾都把這個重任寄望在特區政府以至賀一誠特首身上。
   值得肯定和讚許的是,自首宗病例出現,政府及時啟動一系列防控措施,取消大型慶祝活動、停工停學、關閉賭場及娛樂場所、呼籲私人診所停診等等,以及勸諭居民做足預防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不聚集,這些動員全體民眾從個人做起的防疫行動,切實地做到了減少民眾被病毒傳染的機會,為後期取得零感染的成績立下了功勞。然而,當中,也的確存在著很多對防疫不利,甚至破壞防疫工作人和事。在疫情殺到埋身,人人涉入當中的疫情爆發時期,講防疫抗疫、人人有責的大道理,很多人都知,且能明白,然而,不少市民鬆懈下來,於是出現多區人潮湧動、車水馬龍、食肆高朋滿座的奇景。對此,政府和坊間市民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為此,政府官員一再勸諭市民,然而,澳門人有幾多真正有聽政府話的?為什麼就有市民不怕死,偏要出門,偏要聚集?為什麼他們無視周邊地區正在爆發的社區個案十之八九都衰在聚集?更為的令人氣憤的是,政府為每位市民保障一日一口罩的福利之下,仍有人在大街上,在公共場所不帶口罩吞雲吐霧吸煙,在公園聚集高談闊論,完全不理會口水橫飛對他人造成病毒傳播的風險。這些人不是不知病毒不認人,而根本就是個人的自律缺失,看似個人的小習慣,一旦出事被傳染,就是整體社會要承擔風險的大事。
   南韓大邱市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就因一婦人不自律的行為,直接導致300教會友人確診,9000人被隔離,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毒王。由南韓的疫情傳染模式所帶來的教訓,可見瘟疫殺到來,單靠人的自律,对疫情防控工作有多危險。我們講自律的重要性,大家都有一個永遠熟悉的記億,在幼兒時期,有關自律的早教都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小朋友被教導要講衛生愛運動,飯前厠後要洗手,生病發燒要隔離留家中,避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所以,連小朋友都能明白講衛生病了就不要上學,不要去參加群體活動,以免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令他人生病,這種意識的培養就是自律的教育。自律這種教育,就是要人學會嚴格要求自己,有時甚至是為自己的時間,為自己的自由設定一個限制,當你做到了,就是一個自律的人。歸根究底,自律的人,不需要有人監督也可以守法,而一個不自律的人,即使有監督之下,也未必能守法。記得本澳第一宗本地肺炎確診者涉刻意隱瞒其近期在內地醫院住院的事實,令到鏡湖醫院多名醫護被迫隔離,所幸的是,他們都沒有被感染。而不幸運的結果,可能是造成疫情在醫院爆發,很難想像對本澳抗疫工作是多大的衝擊!針對該事件,賀一誠特首專門在記者會強調市民向醫護告知病情,不但不會拒絶醫治,反而會更加用心治療他。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提出的最新口號:必須堅持,避免聚集,記得洗手,帶好口罩,健康聲明,減少出行。筆者深信,絶大多數的市民都能自律做好一切個人防疫措施,但當中不排除因各種因素而不自律的人,危害到本澳防控疫工作,如:不少居民三五成群聚餐、聚會,甚至街邊公園捉棋等娛樂活動,除下口罩吹水、食煙,吐口水的人也大有人在,還有一些居民無視疫情已經在全球爆發,還照常赴外國旅行,近日2名居民遊韓疫區返澳途中已出現發燒,需送往山頂醫院檢測,引起坊間恐慌不已。對這些個人的不自律行為,當一而再的呼籲或教育已失效,政府應該如何處理?會否追究法律責任?會否傚仿新加坡對不聽話的國民實施嚴勵的懲罰,新加坡一名男子2月22日因違家居隔離令,遭當局永久開除國籍,加禁止入境,想必該男子悔之莫及,他因為不守隔離令而失去國民身份,可謂以小失大,損失慘痛!新加坡國家對於國民的做法,有人指大快人心,是否合情合理,有探討的空間?但至少當局從有利抗疫的角度出發,在疫情時期要有對應的相當政策,是值得借鑑和肯定的。
   抗疫尚未成功,大家尚需努力。防疫如同作戰,政府倘若左右搖擺,一聽到有民意吹風就投降妥協,最終即使推出了政策,但不能被堅定執行,而錯失了抗疫最好的時機。我認為,政府擔起保國安民的重任,政策再好,但若冇人執行,再好的政策又如何能成效,更何況個人防疫的細節靠個人去執行。歸根究底,抗疫之路能否守得住,還要每一個民眾(你我他),齊來配合政府的決策,否則,光有政策,沒有民眾將之付諸現實,政策只會流於紙上談兵,那何來成功地落實,守得住保國安民的這一片天空呢?
   (澳門/ 聞方)
其他文献
疫情期間,除了武漢,最熱鬧的就是微信群和朋友圈,尤其是左右互撕好不熱鬧,彼此誰都想說服對方,誰又都說服不了誰,最後是爭論不休,不歡而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甚至是相互對罵,“腦殘”“美狗”隨口就來。   我有些偏右,總是理解不了那些極左的怎麼那麼幼稚?“陰謀論”“美軍帶毒”……各種觀點匪夷所思,“無腦、弱智……”總是在腦海閃現;其實還是憂心忡忡,這個撕裂的社會,就是中國的現實,不得不面對,而又如何
期刊
永利愛心餐贈鏡湖醫護   4月20日,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向鏡湖醫院致送愛心餐致贈儀式在鏡湖醫院舉行,計劃連續六十天,每天向前線醫務人員致送愛心快餐,首周試行每天一百五十個快餐餐盒,分為午餐與晚餐,預期正式運作後,會逐步增加送餐的數量。   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志玲,研究及策略規劃行政總監倪孟正,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常務副理事長黃國勝,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醫院行政院長吳培娟等出席儀式。
期刊
▲4月3日,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一家餐廳內,兩位食客等待上餐,其身旁的櫥窗上貼有“公筷分餐”的宣傳海報。近日,新疆文明辦發佈《關於開展宣導使用公筷公益廣告宣傳的通知》,發起公筷餐飲文明倡議,烏魯木齊市各大餐飲企業迅速回應,積極推廣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  長沙一中學體育館改食堂 就餐間隔1.8米  ▲4月21日,位於湖南長沙的長郡湘府中學的400余位學生來到校內的體育館就餐。該校將體育館改造成食
期刊
1、政府於橫琴新區關發集居住、教育、養老、醫療於一體的澳門新街坊綜合項目,是否視作未來解決一部分澳人置業難題的新趨勢?   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能否解決一部分澳門人置業難的矛盾,需要檢視該項目的整體佈局是否合理、生活設施是否配套、出售樓價是否合理、未來轉售是否公平等。不然的話,就缺乏吸引的誘因,難以形成一種社會發展新趨勢,也難以再在其他地方移植和複製。   公共
期刊
在病疫陰霾的緊張氣氛之中,連公交優先政策也需要被暫緩的環境下,恐怕市民快要忘記“嘟”澳門通或碰卡上車的習慣了。近月,有關新型肺炎疫症的事件眾說紛紜,無日無之。如何緩解疫情當然依靠醫藥,但心理上的湯水,還不如舞文弄墨,搏取大眾百忙中之微笑,是為了給收正能量的做法。  點到即止的藝術   除了廚藝比試或武術運動上,有所謂“點到即止”之外,連社論文章也同樣受到觀點與角度的斟酌,以及敏感話題的觸碰深淺程度
期刊
新冠肺炎持續在全球範圍肆虐,歐美等國疫情令人擔憂,在全球化時代,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現今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270萬例,累計死亡超過19萬例,已有209個國家和地區確診。為遏制新冠疫情擴散,全世界超過9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強制措施,超34億人在家自我隔離,商店和工廠關閉,貿易、投資、生產、消費等幾乎停滯,金融市場巨幅震盪和斷鏈風險,世界經濟面臨著“嚴重衰退”風險。在全世界抗擊新冠肺
期刊
“今年只剩下八個月的時間,期望我們的公務員團隊腳踏實地,坐言起行,務實進取,把各項施政工作一件一件地做好,努力交出一份讓廣大居民滿意的答卷。同時,政府將加強與立法會、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互動交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把特區建設得更好。”   4月20日,行政長官賀一誠於在立法會發表題為《砥礪奮進 共創新猷》的2020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這是他任內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全篇長達1.8萬字,報告提出“抗疫情
期刊
年初,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因此,行政長官先後發出批示,豁免公務員1月30日至31日、2月3日至7日、2月8日至16日上班,而公共部門自2 月5日起,僅提供公共秩序、安全、衛生及社會基本運作屬必不可少的緊急服務。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亦發出居家防疫措施,呼籲全澳市民避免外出,希望市民與政府齊心抗疫。政府同時呼籲私人機構具備條件下參照相關措施,一時之間,部份機構、企業,紛紛實施在家上班的彈性制度。
期刊
連日來,從武漢開始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在這場上下齊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沒有人是局外人。疫情能否在最短時間得到最有效的控制,在於各級政府的善作有為;在於廣大醫護工作者的無私奉獻;更在於每一位市民個體或企業單位、團體的責任意識。唯有萬眾一心,保持信心定力,堅信困難一定會過,當困難過後,必能迎接下一波發展。  疫情籠罩之下,本刊焦點直擊以“抗疫情 穩經濟 保就業”
期刊
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被很多人稱為一場戰鬥。戰“疫”背後,資金的調配和使用,是支撐這場戰鬥必勝的另一個戰場。應對如此慘烈影響的公共衛生事件,政府的財力當然是衝在最前面的。醫療救治、防護設備和物資採購、醫護人員補助、隔離病房改造、公共區域消殺,以及消弭疫情給經濟民生造成的破壞……為了抗擊疫情,政府需要通過公共財政源源不斷地給各個陣營戰線送去“炮彈”。   得益於數年來經濟持續向好,特區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