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教师对课前歌曲的引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歌是校园文化的缩影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積极健康的课前歌不仅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还能在无形中促使学生,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优美动听的课前歌还能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品格教育的作用。但现实中不重视课前歌,任由其恣意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格调低俗的课前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积极地行动起来并能予以正确引导,使课前歌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和作用,确保学生能在积极健康的课前歌声中茁壮成长。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点个人浅见;
  演唱节奏明快的歌曲;会令人精神振奋、并产生愉快感。还能促进人体气血循环、使胸腹运动加强、激发人体各项功能、増进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快速达到课前的积极状态。
  演唱旋律悠扬的歌曲;能令人内心平静、心绪平和、改善器官紊乱状态、消除压力、使人注意力集中、并能扩大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呼吸功能。如《天堂》《牧歌》等。
  演唱优美柔和的歌曲;能使人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驱除疲劳、忘却烦恼忧郁、改善人的心情、增强记忆力、使人体能释放出有助静心的荷尔蒙。如《卓玛》《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演唱雄壮有力的歌曲;能让人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增强大脑的工作能力、可以刺激因压力而变得混乱的自律神经、舒解身心、在充分活动面部肌肉组织的同时,能使人保持旺盛的活力。
  唱良好请绪的课前歌,不仅能使学生达到课前状态的良好统一、还能激发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精神、调节思维节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正确引导课前歌中的流行歌曲
  1.充分利用音乐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流行歌曲中的低俗歌曲,我们不能一昧强行禁止,这样反而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好奇心与叛逆心,我们应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和辨析,提高审美层次和品味。如在课堂上播放优秀的流行歌,通过聆听与学生共同分析、共同探讨,发现蕴含于歌曲中的美。一首真正的好歌应具备“真”即真情实感,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不虚伪、更不矫柔造作;“善”指歌曲的思想高尚、内容纯净、弘扬善良;“美”歌曲内涵丰富、经过艺术处理后,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长久的指导意义。我们还应共同找寻流行歌曲中的“不美”的踪迹。如歇斯底里不美、矫柔造作不美、露骨肉麻不美。我们还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将不同的歌曲予以相互比较,分析他们在题材风格上的不同;积极与消极、文野之分、粗细的不同、粗制滥造与清新雅致、平庸无奇与引人入胜、低级趣味与优美自然,美与丑的鲜明对比,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比的手法能使学生提高鉴赏的基本能力,学生识别美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会理性的取舍,就不会被那些庸俗低级的歌曲所迷惑。
  2.流行歌曲中的爱情歌曲我们应慎重对待。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自我意识和第二性突变使学生的性意识快速觉醒。对爱情充满好奇与向往,流行歌曲中的爱情歌曲符合了学生肤浅的爱情观,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但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思想和心理还不成熟,流行歌曲中部分充满色情暴力倾向的歌曲,很容易使其受到不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一些低俗露骨的歌词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而严重影响学生的行为能力。心理学家表示:“经常唱情歌容易导致心理早熟,同时还很容易把情感当儿戏,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即使予以疏导,让学生避免演唱这些不良歌曲。但要解决根本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应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懂得如何区分优劣,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优秀的歌曲中汲取养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二、多举并施保障课前歌持续健康发展
  要保证课前歌的良性发展,仅靠学生的自觉和音乐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应靠其它各科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管理、不断创新才能提升课前歌的水平和质量。积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是课前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不断学习,定期培训。在课前歌的指导过程中,歌曲发展更新速度太快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音乐艺术视野、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适应发展的不断需求。此外定期对学生和文娱委员进行培训,也是促进课前歌良性发展的又一有效方法。这样能达到取优去劣、去伪存真的效果,充分保证了课前歌的健康和“新鲜”。
  2.开展多样的活动比赛。在学生中开展多样的活动如;歌唱会、让学生演唱自己喜爱的课前歌,能达到相互交流、激发兴趣的作用;如推荐会、为师生喜爱的好歌,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共同探讨、共同分享美妙的歌曲;评论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我们对课前歌曲的意见、建议,及不同见解,通过理性的论证得出最佳的选择。上述活动的开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民主意识。此外,开展全校性的课前歌曲歌唱比赛,在相互的对比展示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竞争机制的形成。
  3.展开多样演唱形式,营造浓厚校园氛围。许多学生都存在课前歌演唱热情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前歌演唱形式过于单一 ,造成了学生感官上的重复和疲劳感,容易形成倦怠心理。因此,一些简单演唱形式如;女声齐唱、男声齐唱、领唱、对唱、轮唱等生动形式的加入,会带给学生新鲜多样的感觉,相同的歌曲,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演唱的积极与热情;另外营造校园浓厚的音乐氛围、可以让学生与优秀的歌曲近距离接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首好的歌曲,往往会激起人们内心无限的激情与共鸣。越是公众场合越容易引发,人们对旋律的演唱欲望。并且这首歌给人的印响最深刻,还会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因此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尤为重要。因此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级小喇叭营造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让学生沐浴其中、接受优秀歌曲的渲染和熏陶,让那些美的歌曲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中学生不喜欢或讨厌体育课的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许多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也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除了心理及生理原因之外,高中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学的科目较多,同时也面临着高考的冲刺,无暇顾及体育活动;运动环境或条件太差(场地器材太差、卫生和安全条件差、等等);学生对体育教学现状不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不感兴趣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对考试项目的测试,而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音乐载体的更替,音乐形式由最初的唱片、收音机到电视机、电影摄像直至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随时随地的音乐天地的转变,音乐网络传播为人们创造了个人化、零距离的音乐世界。而当文化传播媒介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发展催化、塑造成人音乐世界的同时,对尚无辨识能力的幼儿的音乐审美奠基和欣赏趣味也起到了导向性的影响作用。而这种这种情况显然与音乐教育家以童谣、儿歌、古典音乐及民族音乐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
期刊
目的:利用Pfu高保真DNA聚合酶结合双硫代磷酸化修饰引物,建立能准确和敏感识别高度近视患者ZNF644基因I587V、3’UTR+592G>A2个突变位点的方法,为我们检测和筛查高度近视患者ZNF
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在中高年级绘画教学中,特别是在创作画的教学中,通过绘画新材料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一、中高年级学生创作画中选用新材料的积极意义  (一)新材料的选用应切合中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此处所指的中高年级学生主要是指年龄段在九至十二岁之间的学生。就学习绘画来说,该时期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期刊
通过有关国内外少年儿童篮球训练的资料及从事训练工作的体会,现就少年儿童篮球训练的几个问题提出我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启蒙训练的意义   启蒙训练的年龄已日益逼近人类心理极限,运动成绩的每一次提高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只要在身体发育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失时机地发展相应的能力,才有可能充分挖掘身体潜力,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所以“从娃娃抓起”的策略是正确的。篮球启蒙训练的年龄在什么时候适
安格尔说:“绘画是思想的安乐椅”。在一切造型艺术中,素描是基础中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学习艺术的学子,还是已经成功的艺术家,素描就是绘画体系中的骨架。现代艺术流派虽然增加了许多非架上绘画的内容,如行动派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等。但素描训练作为一项艺术入门的基本途径仍广泛存在于我国和俄罗斯及欧洲等国家。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本身独立的审美价值是有目共睹的。  每个人都有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视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美术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往往不会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其根本原因是不注意观察,没有去有意识形象特征。所以要解决造型难点,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影视资料
目的 通过比较经细胞因子诱导的外周血来源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树突状细胞(DC)和正常人DC在免疫分子表达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差别,探讨ITP患者外周血中DC所处的
汉字的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历史前进的步伐一路走到了今天。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反映了广大华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文化积淀。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再到金文、汉隶、秦代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等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产生出新的字体,中国书法本生就具备这样条件。文字本身作为语言、符号甚至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