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脏外科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连续收治的78例CRL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56.8±9.9)岁。依据肝切除手术方式分成腹腔镜组(n=26)和开腹组(n=5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范围大小、术后肝功能和并发症等,随访并比较预后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范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腹组术前辅助化疗比例高于腹腔镜组,肝转移病灶直径大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502.2±115.3)U/L、(570.4±132.4)U/L,优于开腹组(683.9±150.1)U/L、(739.5±230.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天ALT、AST分别为(263.3±83.3)U/L、(271.4±87.3)U/L,优于开腹组(410.8±128.4)U/L、(489.1±125.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15.4%),开腹组发生并发症19例(36.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和肝外转移率优于开腹组,生存时间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CRLM肝功能、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CRLM具有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定性及定位诊断方法包括CT增强扫描、磁共振影像、PET-CT以及术中超声造影。随着高级别研究证据的不断增加,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钆塞酸二钠等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影像检查逐渐成为CRLM最准确的诊断方法。除CT、MRI以及超声提供的CRLM形态学信息以外,PET-CT补充了肿瘤代谢信息,提高了诊断特异性。此外,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于CRLM的手术策略选择不容小觑。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骨髓中造血前体细胞减少或缺如为特征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药物。肝细胞腺瘤是少见的肝脏良性上皮性肿瘤,与应用雄激素有关。本文报告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肝细胞腺瘤,探讨与肝内髓外造血的关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雄激素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及肝功能。
期刊
目的比较单发与多发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行肝切除术的490例CRLM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14例,女性176例,年龄范围21~83岁,中位年龄58岁。根据肝转移病灶数分为单发组(n=200)和多发组(n=290)。随访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肝脏良性结节与肝细胞癌病灶的MRI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130例BCS患者资料,男性67例,女性63例,年龄范围18~7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肝细胞癌45例,良性结节85例。比较肝细胞癌与良性结节BCS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肝细胞癌病灶与良性结节的MRI特征(大小、包膜、平扫信号、强化方式等)。受
患者男性,46岁,因"发现壶腹部占位21 d"入院。腹部增强MRI提示壶腹癌可能性大。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为"胰腺低分化腺癌侵犯十二指肠壁全层伴广泛性脉管内癌栓"。患者术后2周起行替吉奥治疗,术后7个月发现肿瘤复发,改为仑伐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抗治疗3个月,复发肿瘤完全缓解。本例患者应用的免疫联合靶向药物这一精准医疗方案,为胰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及临床指导。
期刊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对于可切除肝转移病灶,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降低术后复发;但是也可能会引起肝损伤,延误手术。目前对于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否应该行新辅助化疗,以及如何筛选新辅助化疗的获益患者,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及笔者所在中心的临床实践,从结直肠癌肝转移新辅助化疗的发展、新辅助化疗适应证的指南
肝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微血管侵犯(MVI)被认为是肝癌早期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肝移植受者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术前预测MV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预测MVI主要通过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如脱-γ-羧基凝血酶原以及术前影像学特征。本文就MVI的诊断、发生、术前预测、对预后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与未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巴塞罗那C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连续收治的92例巴塞罗那C期肝细胞癌患者资料,男性8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3岁。所有患者依据血管侵犯和其他器官转移分为血管侵犯组(n=24)、转移组(n=48)和血管侵犯合并转移组(n=20)。所有患者均服用索拉非尼,部分患者联合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可切除性的判断对于手术安全、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受制于肝胆外科医生的水平、医院仪器设备以及其他辅助科室的水平,标准也不统一。近30年来,随着外科学、肿瘤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切除的标准也从简单的考虑肿瘤大小、数目多少、切缘是否超过1 cm、肿瘤标志物的高低发展到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综合考虑肿瘤学因素的更为全面的标准。可切除的标准仍在
目的分析他克莫司预处理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4只,8~10周龄,220~250 g,采用随机区组法将大鼠分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开腹关腹,他克莫司组术前经静脉注射他克莫司,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他克莫司组和模型组制备自体原位肝移植冷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