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非本土宗教形式,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生活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美好的期望融入中国佛教雕塑之中,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艺术特征的佛教雕塑,进一步实现了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与发展,同时也代表了人们心中美好的象征。为了进一步研究了解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時期雕塑审美影响,本文展开了研究,以期更好地展现那个时代佛教雕塑文化发展与变迁。
关键词:佛教;魏晋南北朝;雕塑审美观
前言: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就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尊崇,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崇高的地位,对于雕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美学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佛教流入我国以后,逐渐生根发芽,其文化思想对中国雕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佛教实现了与中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推动中国雕塑发展有着关键的意义。
1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如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得到一尊金人,这座金人来自天竺国。放置与甘泉宫供奉,后经战乱金人丢失。 但是在一天皇帝梦到金人,认为是天竺过的佛祖。傅毅 被派遣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这样佛经流入中国,经过翻译之后,佛教流入中国。当然一个宗教想要在一个国家生根发芽,还必须要与本土文化相互结合,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的状态,佛教是统治者统治天下的工具,能够教化民心, 通过佛教思想, 巩固统治地位,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中所不具有的,所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普及[1]。
2早期佛教雕塑审美观
在中国早期,佛教人物受到人们的祭拜,佛教思想被人们推崇,在东汉早期的佛像雕凿技艺上与各种传说神话、道家等图案有着一定的关联并进行杂糅。至东汉末期,佛教塑的遗迹非常普遍,都突显出了中国都叫雕塑特征,在浮雕、壁画和器皿之上,都刻印与佛教有关的神话和道教联合雕凿审美。展示出佛像的雕艺术主要是依赖于本土道教文化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体现出宗教之余人们,有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雕塑兴起
3.1玄学与佛教的融合
玄学即道家学术思想,主要彰显了哲学的思辨形式,主要思想为“自然”和“无为而治”,展现了老庄思想中鲜明的的思辨模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附着于道家提倡的方术学说基础上,并以“自然之说”作为传到和发展的基础,这样一来,佛教与玄学之间就建立了联系,实现了融合,但需要指出的是玄学与并不是真正的与佛教直接的融合,而是与佛教中的般若学相互结合,主要的形式是通过翻译佛经以及僧人日常谈论中逐渐的将玄学思想融入其中。正是在思想汇聚融合过程中,逐渐将中国玄学任务的气质、风骨以及精神面貌等形象,灵活的应用在佛教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佛像雕塑一般都呈现出空灵飘逸之感,维摩诘像就很好的彰显出道家人物的清雅形象。在玄学影响之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一般都是融合了道家神韵以及佛家的气质,使佛像更具风采。
3.2统治阶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与统治阶层有着直接的关联,上到皇帝下至百官有很多都是佛教忠实的信徒,正因为统治阶级的支持,为佛教雕塑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地处江南,舒适优美的地理环境,人们也多附庸风雅。很多统治者非常支持佛经翻译,推动了佛教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佛教雕塑的兴盛与发展。同时统治阶级信仰佛教还有功利性的一面,在外表看开来,统治阶级非常推崇佛教,以虔诚的心态去礼佛诵经,对待高僧非常崇敬。但是还有另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如果佛教人物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要采取打击消灭的态度,所以统治阶级对于佛教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在封建制度之下,权利的至高无上对佛教的兴趣与衰亡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由于王权统治者的需要,才推动了佛教的兴盛与发展,对于佛教雕塑的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
3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
3.1早期具有明显的印度雕像艺术特征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思想以及精神领域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雕塑艺术发展,推动了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的进步。在魏晋南北朝早期,中国佛教雕塑主要是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莫高窟等雕像有着明显的犍陀罗艺术影响,印度风格明显。犍陀罗艺术主要发轫于印度贵霜时代,倡导兼容并包的文化方针,鼓励宗教信仰发展,因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希腊人特点,因此称之为犍陀罗艺术。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也受到印度笈多佛教艺术风格影响,在服饰上以薄质服饰为主,更加柔和、流畅且肢体整体圆长纤细,雕有莲花等图案、莲花座。 整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雕塑艺术具备显著的印度犍陀罗艺术以及笈多佛像艺术,并融合了以西北地区的文化特征,例如在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中人物形象多以深眼圆、小鼻翼且高挺,而服饰上主要是以通肩式以及右坦式袈裟为主,都呈现出明显的印度艺术风格[2]。
3.2中期呈现中国本土化特征
在社会不断发展推动之下,佛教雕像与中国本土化相互结合,表现出以下的特征,首先是汉族文化更加突出,中原的大乘佛教内容融入其中,如三生佛、无量寿佛,汉族中常见的饰物融入了雕像雕凿中,中国建筑风格也出现在佛教建筑之中,单棋建筑风格以及龛顶都有明显汉朝时期特点,石窟形制一改以往低矮形态,变得更加高敞,使用的乐器也是源自于中国。其次,龙和铺首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之上,在敦煌莫高窟第就有明显龙首图像,且就群体机构雕凿特征,有原有印度多以“独思”为主,转变成具有中国封建礼教中“等级秩序型”,呈现出民族化以及世俗化特征。最后在服饰以及技法上, 在印度犍陀罗艺术服饰造型基础之上,融入了中国服饰独有的样式。在技艺方面,采用印度犍陀罗以及笈多佛教艺术雕塑手段,窟的第259窟中的佛像,在雕刻通肩外衣的服饰纹理时也是采用这种阴线的方式,但也结合了汉朝的表现手法,如利用阴线条展现细节特征,这就说明此时的使用的技术手段既包含了印度技艺,也涵盖了我国传统独特的雕像阴刻手法以及线条艺术,从而塑造了中国恢弘大气的佛教文化。
3.3后期发展呈现秀骨清像发展趋势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转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像在服饰、造型、内容以及表现技法方面都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北魏后期,雕凿技术、内容上是以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要变现手法,并在洛阳迁都后,本土化石窟造像越来越占据主要为,佛教雕像“秀骨清像”化发展明显。 这种风格源于南朝时期宫廷绘画,由于风格秀逸,成为佛教雕像的造型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佛像造像题材越来越丰富,人物种类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以及胁侍菩萨等形象。面貌体态秀美清癯,脖颈细长、两肩削窄,整体清淡俊朗。在服饰雕刻上,新装居多,袈裟出现了褒衣薄带式样,衣褶纹理以直平阶梯式为主。在技法方面,修饰衣服纹理多以直平刀法为主,更能体现出佛像整体前倾姿态,本土化创造意味越来越浓,让观者不禁感到舒适亲切[3]。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对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佛教雕塑审美观以及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佛教对雕塑审美产生的影响做出了重点论述,可以看出,佛教文化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魏晋南北朝实际雕塑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能够与中国文化相互结合,最终使中国的雕塑发展趋于成熟,发展至今,中国的雕塑文化意境成为佛教领域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瑰宝,这对于促进中国佛教文化以及雕塑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艳.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艺术的交互影响[J]. 民族艺林, 2020(1).
[2] 郑桢. 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7(12).
[3] 闫艳. 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J]. 北方论丛, 2019, 000(004):37-45.
关键词:佛教;魏晋南北朝;雕塑审美观
前言: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就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尊崇,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崇高的地位,对于雕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美学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佛教流入我国以后,逐渐生根发芽,其文化思想对中国雕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佛教实现了与中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推动中国雕塑发展有着关键的意义。
1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如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得到一尊金人,这座金人来自天竺国。放置与甘泉宫供奉,后经战乱金人丢失。 但是在一天皇帝梦到金人,认为是天竺过的佛祖。傅毅 被派遣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这样佛经流入中国,经过翻译之后,佛教流入中国。当然一个宗教想要在一个国家生根发芽,还必须要与本土文化相互结合,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动荡的状态,佛教是统治者统治天下的工具,能够教化民心, 通过佛教思想, 巩固统治地位,尤其是轮回转世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中所不具有的,所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普及[1]。
2早期佛教雕塑审美观
在中国早期,佛教人物受到人们的祭拜,佛教思想被人们推崇,在东汉早期的佛像雕凿技艺上与各种传说神话、道家等图案有着一定的关联并进行杂糅。至东汉末期,佛教塑的遗迹非常普遍,都突显出了中国都叫雕塑特征,在浮雕、壁画和器皿之上,都刻印与佛教有关的神话和道教联合雕凿审美。展示出佛像的雕艺术主要是依赖于本土道教文化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体现出宗教之余人们,有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雕塑兴起
3.1玄学与佛教的融合
玄学即道家学术思想,主要彰显了哲学的思辨形式,主要思想为“自然”和“无为而治”,展现了老庄思想中鲜明的的思辨模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附着于道家提倡的方术学说基础上,并以“自然之说”作为传到和发展的基础,这样一来,佛教与玄学之间就建立了联系,实现了融合,但需要指出的是玄学与并不是真正的与佛教直接的融合,而是与佛教中的般若学相互结合,主要的形式是通过翻译佛经以及僧人日常谈论中逐渐的将玄学思想融入其中。正是在思想汇聚融合过程中,逐渐将中国玄学任务的气质、风骨以及精神面貌等形象,灵活的应用在佛教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多佛像雕塑一般都呈现出空灵飘逸之感,维摩诘像就很好的彰显出道家人物的清雅形象。在玄学影响之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一般都是融合了道家神韵以及佛家的气质,使佛像更具风采。
3.2统治阶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起与统治阶层有着直接的关联,上到皇帝下至百官有很多都是佛教忠实的信徒,正因为统治阶级的支持,为佛教雕塑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地处江南,舒适优美的地理环境,人们也多附庸风雅。很多统治者非常支持佛经翻译,推动了佛教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佛教雕塑的兴盛与发展。同时统治阶级信仰佛教还有功利性的一面,在外表看开来,统治阶级非常推崇佛教,以虔诚的心态去礼佛诵经,对待高僧非常崇敬。但是还有另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如果佛教人物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要采取打击消灭的态度,所以统治阶级对于佛教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在封建制度之下,权利的至高无上对佛教的兴趣与衰亡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由于王权统治者的需要,才推动了佛教的兴盛与发展,对于佛教雕塑的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
3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
3.1早期具有明显的印度雕像艺术特征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思想以及精神领域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雕塑艺术发展,推动了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的进步。在魏晋南北朝早期,中国佛教雕塑主要是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莫高窟等雕像有着明显的犍陀罗艺术影响,印度风格明显。犍陀罗艺术主要发轫于印度贵霜时代,倡导兼容并包的文化方针,鼓励宗教信仰发展,因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希腊人特点,因此称之为犍陀罗艺术。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也受到印度笈多佛教艺术风格影响,在服饰上以薄质服饰为主,更加柔和、流畅且肢体整体圆长纤细,雕有莲花等图案、莲花座。 整体来看这一时期,中国雕塑艺术具备显著的印度犍陀罗艺术以及笈多佛像艺术,并融合了以西北地区的文化特征,例如在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中人物形象多以深眼圆、小鼻翼且高挺,而服饰上主要是以通肩式以及右坦式袈裟为主,都呈现出明显的印度艺术风格[2]。
3.2中期呈现中国本土化特征
在社会不断发展推动之下,佛教雕像与中国本土化相互结合,表现出以下的特征,首先是汉族文化更加突出,中原的大乘佛教内容融入其中,如三生佛、无量寿佛,汉族中常见的饰物融入了雕像雕凿中,中国建筑风格也出现在佛教建筑之中,单棋建筑风格以及龛顶都有明显汉朝时期特点,石窟形制一改以往低矮形态,变得更加高敞,使用的乐器也是源自于中国。其次,龙和铺首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之上,在敦煌莫高窟第就有明显龙首图像,且就群体机构雕凿特征,有原有印度多以“独思”为主,转变成具有中国封建礼教中“等级秩序型”,呈现出民族化以及世俗化特征。最后在服饰以及技法上, 在印度犍陀罗艺术服饰造型基础之上,融入了中国服饰独有的样式。在技艺方面,采用印度犍陀罗以及笈多佛教艺术雕塑手段,窟的第259窟中的佛像,在雕刻通肩外衣的服饰纹理时也是采用这种阴线的方式,但也结合了汉朝的表现手法,如利用阴线条展现细节特征,这就说明此时的使用的技术手段既包含了印度技艺,也涵盖了我国传统独特的雕像阴刻手法以及线条艺术,从而塑造了中国恢弘大气的佛教文化。
3.3后期发展呈现秀骨清像发展趋势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转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像在服饰、造型、内容以及表现技法方面都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北魏后期,雕凿技术、内容上是以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要变现手法,并在洛阳迁都后,本土化石窟造像越来越占据主要为,佛教雕像“秀骨清像”化发展明显。 这种风格源于南朝时期宫廷绘画,由于风格秀逸,成为佛教雕像的造型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佛像造像题材越来越丰富,人物种类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以及胁侍菩萨等形象。面貌体态秀美清癯,脖颈细长、两肩削窄,整体清淡俊朗。在服饰雕刻上,新装居多,袈裟出现了褒衣薄带式样,衣褶纹理以直平阶梯式为主。在技法方面,修饰衣服纹理多以直平刀法为主,更能体现出佛像整体前倾姿态,本土化创造意味越来越浓,让观者不禁感到舒适亲切[3]。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对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佛教雕塑审美观以及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佛教对雕塑审美产生的影响做出了重点论述,可以看出,佛教文化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魏晋南北朝实际雕塑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能够与中国文化相互结合,最终使中国的雕塑发展趋于成熟,发展至今,中国的雕塑文化意境成为佛教领域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瑰宝,这对于促进中国佛教文化以及雕塑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艳.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艺术的交互影响[J]. 民族艺林, 2020(1).
[2] 郑桢. 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7(12).
[3] 闫艳. 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J]. 北方论丛, 2019, 000(00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