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最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更是“三高”之首。2018年《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它的患病率已高达23.2%。同时,它又是各种健康栏目和媒体经常提起的疾病。它就是高血压,一种大家看似很熟悉、但却一知半解的疾病。
  常见、遗传、与盐有关、会有头痛的症状、会发生脑出血、药不能停……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在患了高血压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坚持吃药,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要吃药,如何正确吃药。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高血压让人陌生的一面。

高血压分两种


  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血压专业术语叫“高血压病”,又叫原发性高血压,而所谓“原发”是指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病因,这种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神经、精神、饮食等诸多因素均有关联,即是一种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对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而在临床上有确切病因可循的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甲亢等,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

本身不可怕


  两种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有治愈的可能(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消除之后,高血压自然就会消失),而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靠长期服药来控制。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必须长期服药来控制呢?
  如前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是没有确切病因的一种高血压病,病因不明,无法消除产生高血压的土壤,自然不能解决高血压的问题。而长期高血压会对动脉血管和靶器官造成损伤。对动脉血管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动脉硬化,其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动脉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对脑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出血性和缺血性),另外还有高血压脑病等;对心脏主要是导致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对肾的损害最为隐匿,主要是肾功能持续恶化和肾衰竭。另外,高血压还可以导致眼底病变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直接影响到视力。
  也就是说,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尤其在高血压合并一些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时候,它造成并发症的机会和危害就会出现1 1>2的后果。而血压控制良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所以说,高血压必须要长期有效控制,而控制高血压的主要办法就是口服降压药。

用药谨遵医嘱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基本都是长效制剂,这主要与已经证实平稳的、持续的降压能够减少减轻并发症有关。高血压患者服药,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遵医嘱用药,这一点非常重要,每一位医生在为你开出降压处方时都是经过反复思考的。二是不要随便更改服药时间。比如国产缓释的硝苯地平,一般要求是每12小时口服1片,那就尽量按时服用。三是不要随便掰开服用。有些患者习惯每日测量血压,有时候一天测量好几遍,当发现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时候,自以为再服用相同剂量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这时候就会自作主张地掰开服用。其实,不是所有的药片都能掰开服,一般长效的缓释片和分散片都是不能掰的(中间没有压痕的药片通常是不能掰开服用的)。四是不要随便停药,以免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甚至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五是不要过多地测量血压,每天测1~2次就行,测的次数越多越容易造成心理紧张。

控制标准因人而异


  说了这么多,到底高血压控制在什么程度合适呢?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所患的疾病是不一样的。大致来说,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和肾病的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应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果可以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会随着其升高而导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10/75mmHg比较,血压120~129/80~84mmHg时,心血管发病风险增加1倍;血压140~149/90~94mmHg时,心血管发病风险增加2倍。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如果仅仅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譬如139/89mmHg水平,只是一个勉强及格水平的上限目标值,是不合适的。但需要将血压降至多少,不是患者自己能够决定的,应该由主治医生结合您的实际情況来决定。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特别是细胞中的酶类,都是由蛋白质构成,所以蛋白质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那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如何搭配,才能既满足人体需求,又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呢?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推荐,人体热量的10%~15%来自蛋白质,而且优质蛋白要超过50%。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而言,每公斤体重需要1~1.2克蛋白质;對于肾功能异常或有
父爱如静默的山,父恩如深邃的海……作为子女,我们总是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谙熟女性更年期的种种烦恼,却遗忘了一向壮硕强健的爸爸也会变老,年龄到了也可能深陷更年期的
近日,一篇关于日本攻克白血病的文章被广泛传播,文章称日本东京诺华制药研发成功了一种特效药,能够治疗白血病。文章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教授接受采访称,
肺结核病曾经被视为一种不治之症,尽管现在临床用药可以有效治疗,但有数据统计,目前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2017年,全球范围内估算有100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且90%为成年患者。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资料表明,我国患者数量和耐多药患者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二位。这说明,人们对肺结核这种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重视程度也不够。那么,防治结核,我们应该了解些什么呢?“感冒”久治不
紫雪,又名紫雪散、紫雪丹,为中医临床常用中成药。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等配制而成,其色呈紫,状似霜雪;又因其性大寒,犹如霜雪之性,从而称之为“紫雪丹”。紫雪丹有清热解毒、止痉开窍之功,适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等。临床观察发现,其还有下列新用途——  1.小儿发热:紫雪散1支,加清水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中医讲阴阳,论五行,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倡遵照四季五补的理论,来指导人们饮食用膳,就会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我们
很多人常常感觉胸口有烧灼感,尤其是在吃饱饭以后,感觉反酸水到了口腔里,有时甚至伴随着食物——别不把这当回事儿,它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可引起癌变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烧心是指胸骨后烧灼感,反流则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但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并无烧心及反流的症状,可表现为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及嗳气等不典型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随年
肌少症(又名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与人的年龄密切相关,老年人一旦患上肌少症,就容易跌倒。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增肌?了解下面这些知识,会让你事半功倍!增肌不是增肌细胞数量  人体共有3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骨骼肌。  骨骼肌是由数以千计具有收缩能力的肌纤维所组成。每一条肌纤维均由一层称为肌内膜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多条肌纤维组合一起便构成了一个肌束。而每条肌纤维又由沿肌纤维长轴
一位老年患者来到我的门诊,述其一年前患脑梗塞,该用的药一直都用着,可最近查血脂——总胆固醇8.6mmol/L,甘油三酯7.8mmol/L,今天又出现胸痛。老人不解,自己一直吃着他汀,为什么血脂居高不下?  我翻看了老人以前的化验单,才发现她的促甲状腺激素明显增高,而T3、T4正常。我连忙追问她是否还有用其他药,她否认了。于是我判断,老人的血脂异常应该是由一种特殊的疾病造成,这种病叫亚临床甲状腺机能
鲜土牛膝,水煎服或代茶饮服,3~4岁患儿每天20克,5~6岁每天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