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2(B)-0016-0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明确责任,切实落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职责。省级人民政府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制定推动全省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有科学的规划和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省上的安排部署和统一要求,根据本地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县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基本目标,认真负责组织实施。
强化措施,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着力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以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为重点,大力改造薄弱学校。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照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对低于基本标准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整改计划,集中力量加快改造,尽快使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将加快薄弱学校改造与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改造。适应各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调整乡村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新的形势,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适当调整和撤销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并解决好人口集中地区学校的大班额问题。二是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按照编制标准、学科和职称结构等要求,统筹均衡调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建立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校长的对口援助、定期交流和定期轮换制度,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全面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努力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三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予以保障。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四是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全面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继续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工作。
健全制度,不断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制度。研究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和标准,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地方政府职能落实考核范围,定期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评估,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和评价主要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次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对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等现象。第三是建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于行政不为或者工作不力的责任主体进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2(B)-0016-0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明确责任,切实落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职责。省级人民政府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制定推动全省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有科学的规划和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省上的安排部署和统一要求,根据本地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细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以县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基本目标,认真负责组织实施。
强化措施,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着力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以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为重点,大力改造薄弱学校。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照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对低于基本标准的薄弱学校,制定限期整改计划,集中力量加快改造,尽快使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将加快薄弱学校改造与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改造。适应各地推进城镇化建设、调整乡村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新的形势,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适当调整和撤销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薄弱学校,并解决好人口集中地区学校的大班额问题。二是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按照编制标准、学科和职称结构等要求,统筹均衡调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建立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校长的对口援助、定期交流和定期轮换制度,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全面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努力改善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待遇。三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予以保障。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组织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对一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四是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全面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继续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工作。
健全制度,不断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制度。研究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和标准,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地方政府职能落实考核范围,定期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评估,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和评价主要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次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对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等现象。第三是建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于行政不为或者工作不力的责任主体进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