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在设置全球议程和讲好中国故事两个方面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改善空间。比如,其一,目前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硬领域”(经济和地缘政治),在其他“软领域”(思想、文化、价值观等)的议程设置和故事讲述较少;其二,由于第一点,传播对象多为海外的商人、企业家和从业者,针对海外普通公众的项目较少;其三,周期性和项目性的成果较多,缺乏持续和稳定影响机制;其四,传播方式仍主要是“以我为主”,宣传意图明显,容易激发国外受众的戒备和逆反;其五,议程设置和讲述故事的主体主要以国家级媒体“旗舰”和“航母”为主,传播效果有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
我国的国际议程设置和讲好中国故事在新时期能找到何种新模式?我认为,在中国有条件的城市推出一些小而美的新型融合外宣媒体也许是路径之一。上海的“第六声”(Sixthtone.com)在运行一年来默默耕耘,静水深流,做出了值得关注的成绩。本文描述了“第六声”的产品特征、中外员工组成和文化建设、报道议题选择和中英文内容生产上的“融合”努力,最后指出它有可能成为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澎湃新闻”。
一、Sixth Tone的产品特征
“第六声”(后文称Sixth Tone)是目前中国首家全数字英文媒体,它在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的决策和支持下,于2016年4月6日上线试运行,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具体运作。所设栏目包括即时新闻、时政与法律、商业与环境、人物与社会等,另设视觉、技术、品牌与广告等部门。Sixth Tone的取名源于其办刊宗旨:“在中国普通话中有五声。Sixth Tone认为,在我们向外报道中国时,在各种热词和头条之外还存在表达其他声音的空间,能讲述普通人的不普通的故事。”可见,Sixth Tone有意要与中国现有外宣媒体形成差异,试图展现在这个正在快速现代化的庞大国家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与声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国。运行不到一年,Sixth Tone不断试错迭代,摸索磨合,已经形成日渐清晰的产品特征。
1.内容根植中国。关注“日常中国”,展现中国的“然”和“所以然”。网站分有三大板块,Deep Tone为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Rising Tone为即时新闻,Broad Tone为特邀评论。由于属地原因,其内容以上海为主,通过讲好“上海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
2. 传播社交驱动。Sixth Tone目前已经在Facebook上开通了栏目ChinaChat,邀请嘉宾剖析中国热点问题。Sixth Tone的报道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分享性(shareablility),充分利用国外主流社交媒体能极大地扩大内容的传播范围。
3. 目標受众年轻化。Sixth Tone的报道选题、新闻和评论的作者以及受众定位以“新千年一代”(Millennials)为主。
4. 新闻采编轻捷化。Sixth Tone在新闻编辑室人员配备、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播理念上都体现了移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观念——轻捷、扁平和强适应能力(agile, flat and adaptable)。它的记者编辑年轻、国际、精干、灵动,具有多种技能,对中国充满好奇心,采编系统易用而高效,采编流程简洁清晰。这都是科技型新媒体所具有的核心特征。
二、多面向、多层级的对外传播融合创新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相融”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体融合,垂直层面从上到下可以包括资本融合、文化融合、组织融合、人员配置融合、新闻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历时发展上,媒体融合从简单到深入可以包括四个阶段:相互推广、相互竞合、项目共享、完全融合。Sixth Tone的实践体现了以上不同层面和阶段,但结合我国外宣的特点,又逐渐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外宣媒体的融合之路。
(一)国际化采编队伍与中国式管理的融合
多年来,我国传统外宣媒体中的外籍员工对外被称为“专家”(experts),但实际上他们主要从事稿件润色工作,被称为“抛光师”(polishers)。这造成外籍员工年龄普遍偏大,专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工作满意度低,有些人在回国后还会以“亲历者”身份撰文批评我国的媒体管理制度,造成不利影響。
Sixth Tone目前有28名中国员工和11名外籍员工,它有意跳出上述困境,努力探索出一套国际化新闻采编团队管理的新经验。
首先,它让一部分外籍员工参与新闻内容的策划和制作,并从中遴选优秀者担任内容总监。Sixth Tone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国媒体人和新闻专业毕业生,他们普遍比较年轻,来自《华尔街日报》、美联社和《赫芬顿邮报》等媒体,以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他们擅长英语写作,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也对中国充满着浓厚兴趣。
其次,Sixth Tone 并不企图消灭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将其变成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而是尊重差异,使其呈一个多彩的“色拉盘”(salad plate)。为此,Sixth Tone在行政、财务、休假、办公室布置等方面尊重外籍员工的合理需求,形成了“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新媒体组织文化。
但与此同时,Sixth Tone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在内容上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中外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当下的新闻管理制度,而且Sixth Tone在其网站上明确告知读者:我们是国家出资(state-funded )建立的媒体。
当然,作为仍在探索的模式,Sixth Tone的中外员工沟通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比如,在保证Sixth Tone中方团队在内容上的绝对控制权的前提下,也要尊重外籍记者编辑对外国读者接受习惯的判断和建议。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需要双方在前述共识基础上进行更多的磨合。
我认为,Sixth Tone的中外员工之所以能够合作愉快,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以下共识。1.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新闻来源国,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西方新闻人都不能完全忽视中国;2. 因各种原因,不少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不全面、不深入,有的还存在偏见,扭曲了西方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中西方有共识的媒体人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此局面;3. 互联网导致了新闻的生产和消费的碎片化、快餐化和庸俗化,海外受众渴望源自中国的有质量的英文报道;4. 加入到中国的Sixth Tone这一创新项目中,这些外国新闻人有望实现以上愿望;5. 中国幅员辽阔,古老年轻,高速发展,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新闻管理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6.在Sixth Tone选定的中国报道题材上,中方和外方从业者都坚守新闻专业伦理,保证报道内容严肃、客观、真实、公正、平衡、深入和具有人文关怀。 正是基于以上共识,这些外籍员工在遵守中国法律和新闻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才能以官方身份深入上海,进入内地,在充满新闻富矿的中国寻找和报道有价值的题材,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和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故事呈现上的多媒体融合
(移动)互聯网的特征是海量、及时、移时、多媒体和互动。Sixth Tone作为原生于新媒体平台的外宣媒体,其对各种媒介表达形式从一开始就驾轻就熟。到目前为止,Sixth Tone运用了文字、音频、视频、互动图表和360度全景等多种方式报道新闻,均获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传播效果。例如:展现中国新一代的生活与梦想的“90后”系列短视频、跟着人大代表亲历人民大会堂的360度全景互动视频和《上海的声音》(The Soundscape of Shanghai)等都是很不错的实践。其中《上海的声音》还获得了美国新闻设计协会(SND)2016年优秀奖。这个作品颇有创意地记录了上海不同地点的声音,包括地铁到站提示声、汽车在道路上驰骋声、弄堂里的生活琐碎声、外滩游客的惊叹声、老上海歌谣《苏州河边》、年轻人钟爱的《光辉岁月》,还有法国歌曲Je M’appelle Hélène的中文演绎。这是媒介融合的代表性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展现出Sixth Tone融通中外、增进互动和理解的发行宗旨。
(三)中英文新闻生产的“中央厨房”模式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媒体融合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和阶段。但是在一个媒体集团内部内宣和外宣媒体之间体制性、长效性和规模化的融合,尚仅见于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和Sixth Tone之间的合作。如前所述,Sixth Tone为上海报业集团主办,由其旗下“澎湃新闻”具体运作,两个媒体之间在人事管理、编辑决策和内容共享等方面已经实现融合(事实上Sixth Tone就是澎湃新闻推出的一个项目)。如据笔者检索,截至2017年2月24日,Sixth Tone对“澎湃新闻”的引用和中文稿件的全部翻译报道共达到1,040多次。其中有的多媒体内容完全由澎湃新闻团队制作,如前述《上海的声音》;Sixth Tone对国内兄弟媒体,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中国日报》等的新闻也做了数百次的引用报道。媒体融合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通过“一次生产,多平台发表”来节省内容采集的成本。Sixth Tone的实践为我国对外传播探索出了外宣领域的媒体融合模式,即将从前分散的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整合成一个“中央厨房”,中文报道经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记者编辑的编译,或改写或补充采访增加内容而成为可读的英文报道,通过Sixth Tone这样的新媒体平台分发出去。内容生产的“原创+整合”,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澎湃模式在Sixth Tone上的影响乃至复制(这也是国外众多网络原生媒体的模式)。
(四)人情味:新闻选题上的中外融合
对外传播具有跨国家、跨文化和跨语言等特征,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传者和受众之间形成共情(empathy)。这可以有两条思路,一是让讯息尽量往上宏观、抽象,这样受众可以各取所需地理解讯息,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是“激发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另一种思路就是往下尽量贴近共通的人性。这在新闻业中表现为“人情味新闻”(human-interest journalism),它一般是通过特稿展现出人类个体或群体在挑战、困境和迷惑面前如何挣扎、搏斗、妥协、胜利的故事,往往能激发受众的关注、同情和行动。Sixth Tone的众多选题皆有此特点。如,其深度报道栏目Deep Tone就报道过陕西西安道士的环保活动、广西长寿村的长寿旅游业、在深山里自己掘隧道联通外部世界的贵州村民、宁波沿海孤独的海上灯塔守护者、回故乡重建土楼的福建小伙、中国军嫂的生活、黑龙江的湿地护鸟人、西藏的拍鸟和尚等。这些报道多采用非虚构叙事(non-fictional narratives)技巧,以细腻、生动和感人的英语将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展现在世界面前,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中国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用地道的英语和可读的讲述方法传播好故事。
三、形成服务上海和全国的“平台型”外宣媒体
在其创办不到一年中,Sixth Tone就引起了国际新闻机构与新闻同行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深度剖析了Sixth Tone测试版的上线一事并报道说,“澎湃新闻”在成功后,其“领导层已將目光投向别处……期望能在海外市场获得中国国内同样的成功”;2016年6月3日,美国《外交政策》发表了长篇报道《解读中国:一个新的中国媒体创立希望吸引美国读者》,其作者Bethany AllenEbrahimian认为,如果说VOX的解释性新闻模式逐渐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青睐,那么在上海新创建的英文网站Sixth Tone正试图抓住西方读者群。文章评价说,长期以来,中国媒体的报道千篇一律,给全球读者留下了负面的形象,“Sixth Tone看起来是给出了一个答案”。《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记者James Fallows在社交媒体转发文章时称第六声为“一个看上去有希望的新中国网站(a promising-looking new china site)”。
这些夸赞显然有些溢美,但Sixth Tone也确实在影响外媒的行动,很多外媒已开始引用Sixth Tone的报道,包括美国的彭博社、《赫芬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英国的《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法国的《解放报》等。据笔者对这些引用的分析发现,这些外媒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有着浓厚兴趣,它们对Sixth Tone内容的引用保持了平衡,并没有特别偏向。这说明,Sixth Tone对海外受众和海外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形成并增强。
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相对立体和全面的对外传播媒体矩阵,其中包括《上海日报》和上海外语频道(ICS)。《上海日报》也由上海报业集团主办,创办于1999年,是全国唯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性英文日报,其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八万(2015年),其中60%以上来自海外移动客户端和社交媒体,覆盖人群超过百万。上海外语频道(International Channel of Shanghai)则是用英、日、法、韩等多语种播出的综合性电视资讯平台,每天24小时播出,共有十多个自制栏目,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等实现全球传播。进入“十三五”,上海市的外宣重点是,在我国国际传播整体战略布局下转移到建设和升级互联网外宣媒体、提高海外影响力上。Sixth Tone应该就是这一重点转移的具体体现之一。
澎湃总编辑刘永刚先生指出,澎湃正在由时政新闻和思想领域的“现象级”媒体转变为全国性“平台型”媒体。笔者认为,从长远看,Sixth Tone也有望发展成外宣领域“展现普通中国人的不普通的故事”的现象级和平台型媒体。它很可能成长为中国对外传播领域中的“澎湃”——一个原生于网络的,多频道、多栏目、多语种、多媒体、内容原创、技术领先,立足全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平台型对外传播媒体。
(本文选自:对外传播 2017年05期)
我国的国际议程设置和讲好中国故事在新时期能找到何种新模式?我认为,在中国有条件的城市推出一些小而美的新型融合外宣媒体也许是路径之一。上海的“第六声”(Sixthtone.com)在运行一年来默默耕耘,静水深流,做出了值得关注的成绩。本文描述了“第六声”的产品特征、中外员工组成和文化建设、报道议题选择和中英文内容生产上的“融合”努力,最后指出它有可能成为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澎湃新闻”。
一、Sixth Tone的产品特征
“第六声”(后文称Sixth Tone)是目前中国首家全数字英文媒体,它在上海市委、市委宣传部的决策和支持下,于2016年4月6日上线试运行,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具体运作。所设栏目包括即时新闻、时政与法律、商业与环境、人物与社会等,另设视觉、技术、品牌与广告等部门。Sixth Tone的取名源于其办刊宗旨:“在中国普通话中有五声。Sixth Tone认为,在我们向外报道中国时,在各种热词和头条之外还存在表达其他声音的空间,能讲述普通人的不普通的故事。”可见,Sixth Tone有意要与中国现有外宣媒体形成差异,试图展现在这个正在快速现代化的庞大国家中的普通人的生活与声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国。运行不到一年,Sixth Tone不断试错迭代,摸索磨合,已经形成日渐清晰的产品特征。
1.内容根植中国。关注“日常中国”,展现中国的“然”和“所以然”。网站分有三大板块,Deep Tone为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Rising Tone为即时新闻,Broad Tone为特邀评论。由于属地原因,其内容以上海为主,通过讲好“上海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
2. 传播社交驱动。Sixth Tone目前已经在Facebook上开通了栏目ChinaChat,邀请嘉宾剖析中国热点问题。Sixth Tone的报道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分享性(shareablility),充分利用国外主流社交媒体能极大地扩大内容的传播范围。
3. 目標受众年轻化。Sixth Tone的报道选题、新闻和评论的作者以及受众定位以“新千年一代”(Millennials)为主。
4. 新闻采编轻捷化。Sixth Tone在新闻编辑室人员配备、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播理念上都体现了移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观念——轻捷、扁平和强适应能力(agile, flat and adaptable)。它的记者编辑年轻、国际、精干、灵动,具有多种技能,对中国充满好奇心,采编系统易用而高效,采编流程简洁清晰。这都是科技型新媒体所具有的核心特征。
二、多面向、多层级的对外传播融合创新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关键在于“相融”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体融合,垂直层面从上到下可以包括资本融合、文化融合、组织融合、人员配置融合、新闻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历时发展上,媒体融合从简单到深入可以包括四个阶段:相互推广、相互竞合、项目共享、完全融合。Sixth Tone的实践体现了以上不同层面和阶段,但结合我国外宣的特点,又逐渐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外宣媒体的融合之路。
(一)国际化采编队伍与中国式管理的融合
多年来,我国传统外宣媒体中的外籍员工对外被称为“专家”(experts),但实际上他们主要从事稿件润色工作,被称为“抛光师”(polishers)。这造成外籍员工年龄普遍偏大,专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工作满意度低,有些人在回国后还会以“亲历者”身份撰文批评我国的媒体管理制度,造成不利影響。
Sixth Tone目前有28名中国员工和11名外籍员工,它有意跳出上述困境,努力探索出一套国际化新闻采编团队管理的新经验。
首先,它让一部分外籍员工参与新闻内容的策划和制作,并从中遴选优秀者担任内容总监。Sixth Tone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国媒体人和新闻专业毕业生,他们普遍比较年轻,来自《华尔街日报》、美联社和《赫芬顿邮报》等媒体,以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他们擅长英语写作,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也对中国充满着浓厚兴趣。
其次,Sixth Tone 并不企图消灭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将其变成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而是尊重差异,使其呈一个多彩的“色拉盘”(salad plate)。为此,Sixth Tone在行政、财务、休假、办公室布置等方面尊重外籍员工的合理需求,形成了“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新媒体组织文化。
但与此同时,Sixth Tone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在内容上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中外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当下的新闻管理制度,而且Sixth Tone在其网站上明确告知读者:我们是国家出资(state-funded )建立的媒体。
当然,作为仍在探索的模式,Sixth Tone的中外员工沟通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比如,在保证Sixth Tone中方团队在内容上的绝对控制权的前提下,也要尊重外籍记者编辑对外国读者接受习惯的判断和建议。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需要双方在前述共识基础上进行更多的磨合。
我认为,Sixth Tone的中外员工之所以能够合作愉快,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以下共识。1.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新闻来源国,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西方新闻人都不能完全忽视中国;2. 因各种原因,不少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不全面、不深入,有的还存在偏见,扭曲了西方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中西方有共识的媒体人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此局面;3. 互联网导致了新闻的生产和消费的碎片化、快餐化和庸俗化,海外受众渴望源自中国的有质量的英文报道;4. 加入到中国的Sixth Tone这一创新项目中,这些外国新闻人有望实现以上愿望;5. 中国幅员辽阔,古老年轻,高速发展,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新闻管理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6.在Sixth Tone选定的中国报道题材上,中方和外方从业者都坚守新闻专业伦理,保证报道内容严肃、客观、真实、公正、平衡、深入和具有人文关怀。 正是基于以上共识,这些外籍员工在遵守中国法律和新闻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才能以官方身份深入上海,进入内地,在充满新闻富矿的中国寻找和报道有价值的题材,并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和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故事呈现上的多媒体融合
(移动)互聯网的特征是海量、及时、移时、多媒体和互动。Sixth Tone作为原生于新媒体平台的外宣媒体,其对各种媒介表达形式从一开始就驾轻就熟。到目前为止,Sixth Tone运用了文字、音频、视频、互动图表和360度全景等多种方式报道新闻,均获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传播效果。例如:展现中国新一代的生活与梦想的“90后”系列短视频、跟着人大代表亲历人民大会堂的360度全景互动视频和《上海的声音》(The Soundscape of Shanghai)等都是很不错的实践。其中《上海的声音》还获得了美国新闻设计协会(SND)2016年优秀奖。这个作品颇有创意地记录了上海不同地点的声音,包括地铁到站提示声、汽车在道路上驰骋声、弄堂里的生活琐碎声、外滩游客的惊叹声、老上海歌谣《苏州河边》、年轻人钟爱的《光辉岁月》,还有法国歌曲Je M’appelle Hélène的中文演绎。这是媒介融合的代表性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展现出Sixth Tone融通中外、增进互动和理解的发行宗旨。
(三)中英文新闻生产的“中央厨房”模式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媒体融合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和阶段。但是在一个媒体集团内部内宣和外宣媒体之间体制性、长效性和规模化的融合,尚仅见于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和Sixth Tone之间的合作。如前所述,Sixth Tone为上海报业集团主办,由其旗下“澎湃新闻”具体运作,两个媒体之间在人事管理、编辑决策和内容共享等方面已经实现融合(事实上Sixth Tone就是澎湃新闻推出的一个项目)。如据笔者检索,截至2017年2月24日,Sixth Tone对“澎湃新闻”的引用和中文稿件的全部翻译报道共达到1,040多次。其中有的多媒体内容完全由澎湃新闻团队制作,如前述《上海的声音》;Sixth Tone对国内兄弟媒体,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中国日报》等的新闻也做了数百次的引用报道。媒体融合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通过“一次生产,多平台发表”来节省内容采集的成本。Sixth Tone的实践为我国对外传播探索出了外宣领域的媒体融合模式,即将从前分散的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整合成一个“中央厨房”,中文报道经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记者编辑的编译,或改写或补充采访增加内容而成为可读的英文报道,通过Sixth Tone这样的新媒体平台分发出去。内容生产的“原创+整合”,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澎湃模式在Sixth Tone上的影响乃至复制(这也是国外众多网络原生媒体的模式)。
(四)人情味:新闻选题上的中外融合
对外传播具有跨国家、跨文化和跨语言等特征,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传者和受众之间形成共情(empathy)。这可以有两条思路,一是让讯息尽量往上宏观、抽象,这样受众可以各取所需地理解讯息,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是“激发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另一种思路就是往下尽量贴近共通的人性。这在新闻业中表现为“人情味新闻”(human-interest journalism),它一般是通过特稿展现出人类个体或群体在挑战、困境和迷惑面前如何挣扎、搏斗、妥协、胜利的故事,往往能激发受众的关注、同情和行动。Sixth Tone的众多选题皆有此特点。如,其深度报道栏目Deep Tone就报道过陕西西安道士的环保活动、广西长寿村的长寿旅游业、在深山里自己掘隧道联通外部世界的贵州村民、宁波沿海孤独的海上灯塔守护者、回故乡重建土楼的福建小伙、中国军嫂的生活、黑龙江的湿地护鸟人、西藏的拍鸟和尚等。这些报道多采用非虚构叙事(non-fictional narratives)技巧,以细腻、生动和感人的英语将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展现在世界面前,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中国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用地道的英语和可读的讲述方法传播好故事。
三、形成服务上海和全国的“平台型”外宣媒体
在其创办不到一年中,Sixth Tone就引起了国际新闻机构与新闻同行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深度剖析了Sixth Tone测试版的上线一事并报道说,“澎湃新闻”在成功后,其“领导层已將目光投向别处……期望能在海外市场获得中国国内同样的成功”;2016年6月3日,美国《外交政策》发表了长篇报道《解读中国:一个新的中国媒体创立希望吸引美国读者》,其作者Bethany AllenEbrahimian认为,如果说VOX的解释性新闻模式逐渐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青睐,那么在上海新创建的英文网站Sixth Tone正试图抓住西方读者群。文章评价说,长期以来,中国媒体的报道千篇一律,给全球读者留下了负面的形象,“Sixth Tone看起来是给出了一个答案”。《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记者James Fallows在社交媒体转发文章时称第六声为“一个看上去有希望的新中国网站(a promising-looking new china site)”。
这些夸赞显然有些溢美,但Sixth Tone也确实在影响外媒的行动,很多外媒已开始引用Sixth Tone的报道,包括美国的彭博社、《赫芬顿邮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英国的《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法国的《解放报》等。据笔者对这些引用的分析发现,这些外媒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有着浓厚兴趣,它们对Sixth Tone内容的引用保持了平衡,并没有特别偏向。这说明,Sixth Tone对海外受众和海外媒体的影响力正在形成并增强。
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相对立体和全面的对外传播媒体矩阵,其中包括《上海日报》和上海外语频道(ICS)。《上海日报》也由上海报业集团主办,创办于1999年,是全国唯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性英文日报,其网站日均访问量超过八万(2015年),其中60%以上来自海外移动客户端和社交媒体,覆盖人群超过百万。上海外语频道(International Channel of Shanghai)则是用英、日、法、韩等多语种播出的综合性电视资讯平台,每天24小时播出,共有十多个自制栏目,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等实现全球传播。进入“十三五”,上海市的外宣重点是,在我国国际传播整体战略布局下转移到建设和升级互联网外宣媒体、提高海外影响力上。Sixth Tone应该就是这一重点转移的具体体现之一。
澎湃总编辑刘永刚先生指出,澎湃正在由时政新闻和思想领域的“现象级”媒体转变为全国性“平台型”媒体。笔者认为,从长远看,Sixth Tone也有望发展成外宣领域“展现普通中国人的不普通的故事”的现象级和平台型媒体。它很可能成长为中国对外传播领域中的“澎湃”——一个原生于网络的,多频道、多栏目、多语种、多媒体、内容原创、技术领先,立足全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平台型对外传播媒体。
(本文选自:对外传播 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