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是人们在生活中极其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本文对国外的悲伤教育进行了简介,并提出了对我国的悲伤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悲伤教育;启示
一、悲伤的概念
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和孤立等情绪体验。悲伤是人们的生活中极其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在现实情境中,亲子分离、亲人亡故、学业失败、失业和离婚等因素都可引发悲伤。德国悲伤教育专家阿鲁丰斯·德肯指出:任何人,谁都无法逃避那种丧失某种重大事物的经验所伴随而来的悲伤,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悲伤教育”。
二、各国悲伤教育的简介
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积极认真思考如何帮助他们从亲人丧失的悲伤中重新站立起来。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探索以悲伤为主题的教育问题,开始加强对悲伤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探索,在中小学开始设置有关悲伤教育课程,设立志愿性的非营利性机构,成立专业协会,出版专业及普及性的书籍和杂志,提供悲伤咨询教育服务。美国还建立与死亡相关的教育、辅导、照护、丧葬服务等专业学会,建立证照制度,且日趋专业化。如“死亡教育与咨询学会”。在英国,悲伤教育一方面通过课程和教材的形式进行,1984年英国出版了由著名的悲伤教育专家芭芭拉?瓦特女士撰写并不断修订的教材《好的悲伤》,这是英国中学、高中悲伤教育的入门书,包含了死亡的历史、家人的死、自杀、离婚、葬礼的意义、对死后生命的考察、悲伤过程的处理等章节。另一方面通过其它课程以不同的角度方式进行悲伤教育,如将悲伤教育渗透到文学、历史、宗教教育、生物、艺术音乐等当中。澳大利亚成立了“全国失落与悲伤协会”。从1994年起,该组织将每年十月的第三周的星期日到下一个星期日,一共8天的时间定为“全国失落与悲伤觉醒周”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在各州的城市举办各种活动。有的初高中则进行一年一次的“悲伤教育日”,学生和家长共同以“丧失与悲伤”为主题思考诸如如何处理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丧失,不断积累经验以期能够更有智慧地处理更大丧失时悲伤的过程。瑞典在政府的推动下,学校举办相应的训练课程,持续地对学生实施“为死所做的准备教育”和悲伤教育,以提高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遭遇亲人失去后的各种心理体验。在我国,悲伤教育仍是一个空白,目前只有辽宁省、上海市等地区和学校进行了与悲伤教育有关的生命教育的初步尝试, 这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
三、国外悲伤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青少年的悲伤教育
借鉴国外悲伤教育的经验,我国应重视悲伤教育,推动悲伤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加强课程设置、内容规划、师资培育和资源建设,加强对悲伤教育的政策干预,利用法律、行政手段等推动悲伤教育的发展。
2.科学规划并完善生命教育课程
从其它国家悲伤教育取得相应成就的经验来看,我国在课程设计上要把正式课程和融入式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式课程具有连贯性,能将悲伤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呈现出来。融入式课程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领会悲伤教育的精髓,将其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悲伤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因此,从提高悲伤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计,在课程规划上我国应该建立正式课程与融入式课程相结合的悲伤教育课程体系。
3.加强悲伤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
综观国外悲伤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是与它们积极开展悲伤教育研究、重视理论指导分不开的。如阿鲁丰斯·德肯著有《生与死的教育》,系统地研究了悲伤教育,提出了关于悲伤教育的必要性、悲伤的发展阶段、悲伤教育辅导的原则方法等。这对于我们在灾后如何针对青少年的悲伤情绪选择适当的时机、正确的方法进行悲伤教育是很有价值的。
目前,我国虽然与悲伤教育有关的生命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研究起步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学派还没有形成,认识和实践领域里的空白点还很多,对于悲伤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
参考文献:
[1]阿鲁丰斯·德肯.王珍妮译.生与死的教育[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2]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 2006.
[3]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
[4]杨月.我国生命教育面面观[J].中国教师,2005.
关键词:悲伤教育;启示
一、悲伤的概念
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和孤立等情绪体验。悲伤是人们的生活中极其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在现实情境中,亲子分离、亲人亡故、学业失败、失业和离婚等因素都可引发悲伤。德国悲伤教育专家阿鲁丰斯·德肯指出:任何人,谁都无法逃避那种丧失某种重大事物的经验所伴随而来的悲伤,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悲伤教育”。
二、各国悲伤教育的简介
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积极认真思考如何帮助他们从亲人丧失的悲伤中重新站立起来。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探索以悲伤为主题的教育问题,开始加强对悲伤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探索,在中小学开始设置有关悲伤教育课程,设立志愿性的非营利性机构,成立专业协会,出版专业及普及性的书籍和杂志,提供悲伤咨询教育服务。美国还建立与死亡相关的教育、辅导、照护、丧葬服务等专业学会,建立证照制度,且日趋专业化。如“死亡教育与咨询学会”。在英国,悲伤教育一方面通过课程和教材的形式进行,1984年英国出版了由著名的悲伤教育专家芭芭拉?瓦特女士撰写并不断修订的教材《好的悲伤》,这是英国中学、高中悲伤教育的入门书,包含了死亡的历史、家人的死、自杀、离婚、葬礼的意义、对死后生命的考察、悲伤过程的处理等章节。另一方面通过其它课程以不同的角度方式进行悲伤教育,如将悲伤教育渗透到文学、历史、宗教教育、生物、艺术音乐等当中。澳大利亚成立了“全国失落与悲伤协会”。从1994年起,该组织将每年十月的第三周的星期日到下一个星期日,一共8天的时间定为“全国失落与悲伤觉醒周”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在各州的城市举办各种活动。有的初高中则进行一年一次的“悲伤教育日”,学生和家长共同以“丧失与悲伤”为主题思考诸如如何处理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丧失,不断积累经验以期能够更有智慧地处理更大丧失时悲伤的过程。瑞典在政府的推动下,学校举办相应的训练课程,持续地对学生实施“为死所做的准备教育”和悲伤教育,以提高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遭遇亲人失去后的各种心理体验。在我国,悲伤教育仍是一个空白,目前只有辽宁省、上海市等地区和学校进行了与悲伤教育有关的生命教育的初步尝试, 这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
三、国外悲伤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青少年的悲伤教育
借鉴国外悲伤教育的经验,我国应重视悲伤教育,推动悲伤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加强课程设置、内容规划、师资培育和资源建设,加强对悲伤教育的政策干预,利用法律、行政手段等推动悲伤教育的发展。
2.科学规划并完善生命教育课程
从其它国家悲伤教育取得相应成就的经验来看,我国在课程设计上要把正式课程和融入式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式课程具有连贯性,能将悲伤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地呈现出来。融入式课程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领会悲伤教育的精髓,将其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悲伤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因此,从提高悲伤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计,在课程规划上我国应该建立正式课程与融入式课程相结合的悲伤教育课程体系。
3.加强悲伤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
综观国外悲伤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是与它们积极开展悲伤教育研究、重视理论指导分不开的。如阿鲁丰斯·德肯著有《生与死的教育》,系统地研究了悲伤教育,提出了关于悲伤教育的必要性、悲伤的发展阶段、悲伤教育辅导的原则方法等。这对于我们在灾后如何针对青少年的悲伤情绪选择适当的时机、正确的方法进行悲伤教育是很有价值的。
目前,我国虽然与悲伤教育有关的生命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研究起步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学派还没有形成,认识和实践领域里的空白点还很多,对于悲伤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
参考文献:
[1]阿鲁丰斯·德肯.王珍妮译.生与死的教育[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2]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 2006.
[3]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
[4]杨月.我国生命教育面面观[J].中国教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