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学生抄袭作文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changmao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我新接了初一年级的语文课,第一次改到海燕的作文《回忆暑假》时,我一眼就看出她的作文是“抄袭”的。在写这篇作文的评语时,我没有道破它,仍然很欣赏地评价了文章的优点,并且把它评为“优”。
  在讲评作文之前,我挑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篇,加上海燕的这篇,然后把几个作者叫到了办公室,我对他们说:“你们的作文写得很有特色,老师打算把它们推荐给大家,不过,不是老师来朗读,而是让你们自己来朗读。现在,你们就把作文拿回去读通读熟,明天朗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也点评点评。”
  几个作者高高兴兴地走了出去,唯有海燕心事重重地留了下来。我问她:“你有事吗?”她很简单地冒出了一句:“老师,我不想读自己的作文!”我作思索状问她:“为什么呢?别人不是都接受了吗?”
  她沉默着没说话。我又问:“是不是觉得自己朗读得不好呢?那没事,老师请班级里朗读出色的同学来读你的作文。好吗?”她听了有些急了,忙摇着头说:“不,不用了,我就是不想读这篇作文!”
  我想了想说:“那好,老师可以答应你的要求,只是老师有些不解,你要给老师一个理由,哪怕这个理由不充分,不怎么恰当……”
  她犹豫了片刻,终于小声地说:“老师,我的作文是模仿别人的,那是《新概念作文》里的一篇作文,有些同学也有,我只改了一点点……大家肯定没兴趣……”说着,她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低下了头。
  “哦,模仿的,那没什么啊!”我委婉地说:“我们农村学生作文起步晚,视野不宽,适当的模仿是应该的。当然,如果你只是改了一点点,那的确不好读给大家听,老师理解你,这次就不读你的作文了。下次你争取不模仿或少模仿,让大家也听听你的作文,行吗?”
  她见我心平气和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原先的紧张情绪消失殆尽,脸上不觉也有了笑意。她本能地舒了口气,显得有些开心,认真地点着头说:“谢谢老师!我一定努力!”……
  在接下来的几次作文中,海燕的确努力了,都是自己写的。虽然没有抄袭的精彩,有些还显得很简单幼稚,但我同样的欣赏她。我在她的作文评语中写道:“海燕,老师因为你的说到做到而开心,谢谢你!你的作文展示的都是你自己的东西,老师喜欢!”而在课堂上,每次看着她,从她的神情中我总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我的信任和感激,我们师生都是快乐的……
  我的思考:
  当学生的作文是抄袭时,一般情况下,教师有可能采取以下的三种做法:
  A、很生气地批评学生,甚至当众批评,然后处罚他让他重写等等,以求杀鸡儆猴。
  B、随意打个“不及格”,并写上一句措辞严厉的评语——“你的作文是抄袭,这就像盗窃别人的东西一样”,以示警戒。
  C、单独地对学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通过苦口婆心地讲解,让学生明辨是非,改过自新。
  A和B行为下的学生或许也能告别“抄袭”,但它是以强制和打击下的伤害为代价的,学生的心理是羞怯的、压抑的、焦虑的,即便学生有所改变,也容易是消极的,其结果,不但会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还会和教师形成对抗,有些甚至会产生“以暴制暴”与“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各个方面,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时候,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表面上是“压住”了学生,实际上往往是把“矛盾”给激化了。
  C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但又常常陷入说教的形式,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感觉教师是用心良苦、用情深入,可学生所谓的“受到教育”却是被动的、受灌输的,因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的那些“道理”是缺乏实际的体验的,是不深刻的。所以,学生的抄袭行为很容易又会出现反复。
  为此,我在上述事例中所采用的处理方式是有别于ABC的做法的。我是把教育融会甚至隐匿在学生自然的实际生活的体验之中,将计就计,不露声色地用“自己向大家朗读作文”的方式使学生本能地产生“思想的斗争”,真切地感受到“抄袭作文”这一不良行为给自身带来的难堪和自我价值的贬低,从而让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变成了自主自觉的自我教育。虽然从事情的表面上看不出我直接的正面的对学生的批评和教导,但是经我有意安排而形成的事情本身的自然发展状态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实地受到心灵的“震动”,而这种“震动”既是能顾及学生的自尊,又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由“内”而“外”,由“思”到“行”。从事情的结果可看出,学生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自始至终是融洽的,不存在冲突性的矛盾,因此更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
  回头想想,这就是“体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效,对易出“问题”的初中生来讲,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这是我在教学中偶然发现的,如果要善用这种教育方式,就需要教师的用心设置、用情引导,只要教师用心用情,那么师生都会是受益者。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万紫千红。作为缺乏现代教学工具的农村小学,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呢?窃以为用老办法也能教新语文。  一、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作为格言流传到今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就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作用。  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
期刊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中结合“游戏”教学,是低年级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它的教学目的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完成学习的过程,游戏玩完了,学习过程也相应完成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  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简单地谈一谈一些
期刊
清晨,随着体育教师“一、二、三,一、二、三……”的口令,参加初三体训的同学们正在校篮球场上使劲地跳着。  “多么好的场面啊!”我不禁这样想。  他们体力不一,跳的高度也不一,但他们似乎并没有注意这些,而是尽力地跳着,没有攀比,也没有懈怠。  “倘若我们其他科目的教学也能让学生这样,那该多好啊!”我不禁又这样想。  我们并不想让每个学生都当运动员,但我们必须让他们都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我们并不想让每
期刊
管理心理学表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他们的文化层次、审美倾向和个人需要的档次较高,他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渴望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肯定和赞誉,渴望独特自我的实现。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需要,给教师多点人文关怀,并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以人为本,树立教师主人翁的意识 
期刊
《新课标》指出要学生“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明确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呢?    一、转变教师的传统意识
期刊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英语,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英语,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给人家一条鱼,吃完便没有了。而你给人家以捕鱼的本领,人家便能得到更多的鱼。学习上也是这样,具有会学本领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英语只能是量的积累,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没教的,学生则不知道。而会学英语则是质的飞跃,学生不但学会了教师教的英语,而且会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引英语歌曲入课堂、创设兴趣情境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方法。    一、引入英语歌曲,以激发兴趣    如果学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便会很低。一节课下来,有些学生就会利用课间十分钟里尽情地玩。那么,学生如何在下一节课把精神集中起来呢?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往往会以唱英语歌曲作为热身活动。唱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英语歌曲,可以唤起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积存,一边听着熟悉的音乐,一边唱起熟悉的歌曲,并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后进生的成因    1、逆反心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化学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对化学教育的认识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下面,分三个方面探讨化学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    一、教材观的转变    我们现在的化学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由于教材的落后给教材造成的负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学生尽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毕业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
期刊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