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保护你的口腔粘膜

来源 :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倘若有人说:“我不知道什么叫牙齿。”你一定会怀疑他是否弱智;要是说“不知口腔粘膜为何物”,也许你会不以为然。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口腔粘膜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有不断增高趋势的原因之一——很多人缺乏保护口腔粘膜的知识。
  何谓口腔粘膜?如我们把人体比作一件“棉袄”的话,皮肤就是“面子”,粘膜就是“衬里”。大家知道,整个身体是被“表面组织”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否则,血液、体液就会流失殆尽。这种组织包括皮肤与粘膜,前者覆于体表,后者盖于体腔。口腔是人的中最大的“外露”体腔,表面覆盖组织就叫“口腔粘膜”。
  口腔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讲话、吃饭、呼吸、消化乃至性生活都与之有关。健康的口腔粘膜,按其部位和分工,大致可分为3种:一是咀嚼粘膜,分布于硬腭和牙龈,因为口腔的这些区域,特别易受到咀嚼食物的“冲击”,因而长得特别厚实,新陈代谢特别快。二是特殊粘膜,仅仅分布在舌头的背部,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那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味蕾”,是人体中唯一能够接受食物味道的部位,有此方知甜酸苦辣,才有进食之欢。三是被覆粘膜,广泛分布于前二者未及之处。主要作用是覆盖和保护其下的其他组织,有较强的弹性和延伸能力。此外,口腔粘膜还有分泌、免疫、润滑等等功能。由此可见,粘膜虽薄,功能可观,拥有“正常口腔粘膜”的重要性,一点儿不比健康的牙齿差。
  那么,薄如蝉翼的粘膜组织会发生什么疾病呢?①可出现溃烂、充血、化脓等一系列病症,患者会疼痛难熬,饮食难咽。②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一旦吃了海鲜、羊肉或某些药物,除了全身皮肤会发疹子或风团块之外,口腔往往成为“重灾区”,全口粘膜广泛性红肿,甚至“褪皮”,露出鲜红的创面,不要说吃饭,连喝水都痛如刀割。③口疮。是几乎人人都可能患的病,虽说不会癌变,但反复不断地发作,粘膜上东一处、西一块,日子难过。还有一些免疫性疾病,如天疱疮、盘状红斑狼疮、白塞氏综合征等,也常常侵袭口腔粘膜,出现水疱、溃疡、血疱、结痂等变化。更要提醒的是,口腔粘膜还是肿瘤的发病“起源地”之一。如口腔中出现黑、白、红色以及斑块和条纹的话,往往是口腔白斑、赤斑、黑斑或扁平苔藓等“癌前状态”。当然,“癌前病变”并不是癌症,也不是每个病人都会发生,只不过可能性较其他人大一些,但毕竟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所以,更应引起重视。同时,不少全身性的疾病,也会在口腔粘膜上反映出一些征兆。临床上,经常可看到胃病者出现“舌苔厚腻”,血液病病人“舌腹出血点”,慢性结肠炎者出现“口舌干燥”,贫血或糖尿病者有“萎缩性舌炎”,肠息肉出现口腔“黑色素沉着”,等等,都可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特殊的变化。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了解了口腔粘膜这些知识后,如何保护就有了行动的方向。
  首先要定期检查,不要等到出现了疼痛、牵拉、紧绷甚至出血、糜烂、溃破、斑纹、色素等异常情况时,才去医院。一般说,正常的口腔粘膜,应是光滑的、连续的、湿润的、柔软的、粉红的、有弹性的。如果通过检查,发现使用任何形容词都不能用来描述这粘膜,那就有可能已经出了毛病。
  二要避免不良刺激。食用烧酒、辣椒、烫食等,都应适可而止,更不用说吃易刺钩破粘膜的食物,或其他物品放入口腔咀嚼或玩弄了。无牙者要注意自己的假牙是否合适,通常一副全口假牙使用了5年~6年之后,须更新重装,因为不合适的假牙很易磨损口腔粘膜,临床上由此而来的口腔肿瘤不在少数。
  


  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些人喜爱咬舌、唇、颊,这类慢性刺激,最初会引起粘膜上皮增生,易引发肿瘤。还有些人,生活不够检点,有不洁性行为,以致患上了梅毒、尖锐湿疣等病,出现了口腔溃疡、梅毒斑等症状。这些都应加以避免。
  四是注意全身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减少全身疾病的发生,也能有效地防止口腔粘膜病。值得推荐的饮食有新鲜瓜果、蔬菜和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食谱。一旦发现有全身性疾病,则应在治疗口腔粘膜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双管齐下可增强疗效。
  最后,对那些已发生口腔粘膜的病人提些建议:一、不要“怕”,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二、不要“懒”,有病不能不当回事;三、不要“断”,不少粘膜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也有不少“癌前病变”需要长期随访,患者要对治疗过程有信心,有耐心,配合医生攻克顽疾。
其他文献
小林夫妻俩是我以前的邻居,去年国庆期间结婚。最近,小林显得十分高兴,还悄悄地打电话告诉我,说她已有3个多月身孕了,并问了些日常间应注意的事项。  可是,没过多久,小林到医院找我,脸上却是带着愁容。原来,她发现阴道有少量淡咖啡样流血,虽无特别不适,但就怕肚子里的宝宝出了麻烦,故而十分担心。于是,我开了B超处方,让她先去做了一个有关妇科方面的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孕囊明显小于正常的范围,且已经变形,呈不
期刊
许先生从事野外工作,忙时饮食常常没有规律,如今落下肠胃病,请中西医看了好几回,吃了许多药,但效果不显著。对口医院的主治医生建议进行一次彻底检查。许先生以为胃镜是从口腔伸入食道和胃,而肠镜是从肛门进入到肠道的,做这样的检查可能会染上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因此有些担心,一时拿捏不定。时下,持许先生想法的人为数不少,常有病人产生这种忧虑。  事实上,胃镜检查不仅能直接窥视病变的部位、形态,而且可取活组织送病
期刊
提起性传播疾病,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淋病、梅毒以及生殖器疱疹等。但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谱有了很大的改变,一种新型的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登上了“排行榜”的首位。上海虹桥医院妇科诊疗中心的陆健主任和泌尿科的郭建强主任告诉笔者,非淋菌性尿道炎已是该院临床中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就诊患者中有近1/3患有该症,发病情况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来势汹汹的“非淋”,究竟该怎样治疗呢?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注意点呢?
期刊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尤大,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昏迷超过6小时,就会造成不可能恢复的脑组织损坏,甚至死亡。糖尿病昏迷可分为四种类型: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者会发生昏迷。常见的原因有:  A.胰岛素使用量过大,而进食又少。B.锻炼时增加了运动量,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C.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过大。这类昏迷发生前,病人常常感到心慌、头昏
期刊
案例一    48岁的陈女士最近非常苦恼,因为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每次小便后不到10分钟又有尿意,到了厕所却又解不出多少,而且下体灼痛异常。地段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只是开了一些诺氟沙星。陈女士按照药品说明书用了几天药,病情略微缓解了些。她以为这下病快好了,可一天早晨的一次血尿让她大惊失色:抽水马桶里呈现的是鲜红的尿液!她心里乱极了,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恶性肿瘤!这次她不敢再大意了,马
期刊
生活医学    父母应给孩子作出“健康榜样”    好些孩子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肯吃蔬菜,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整天看电视等。家长们总是以为,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太任性引起的。其实,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强的孩子来说,很多坏习惯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要改变这种情况,《新闻晨报》建议家长首先应检点自己的生活方式,要给孩子作出健康的榜样。  《康复》提示:  1. 以偏食为例。如果孩子不爱吃蔬菜
期刊
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有时即便是感官尚没有变化,而实际已遭细菌的污染。因此,“闹肚子”就是常有的事了。这时该吃什么药呢?黄连素?易蒙停?面对各种各样的止泻非处方药,是不是挑得眼都花了?莫道均有止泻之效,用起来可大有讲究呢。    止泻药的“鼻祖”——黄连素    提起黄连素,大凡地球人想必都知道。该药最早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对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所以,用来治疗一般性的腹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罹患“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糖尿病就是最常见的疾患之一。  糖尿病多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其症状大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或无症状,或仅出现一项症状。糖尿病之所以成为一大杀手,主要是因为它有许多致命的并发症,其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期刊
夏天是腹泻的多发季节,不同的“拉肚子”,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认清各自特征,利于及时治疗和早日康复。  三种类型 脓血相兼的腹泻主要见于痢疾杆菌侵入结肠所引起的肠黏膜严重病变,发生溃疡、脱落、出血。这些脱落的脓血与肠内的物质一起排出,形成黏液脓血相兼的大便。由于此菌主要侵犯结肠,且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一般病变的总长度不过50厘米~70厘米。病变可对人的肠壁感受器产生刺激,让腹中便意不断。有人形容
期刊
你是否经常在午餐后昏昏欲睡,老是提不起精神,或是工作时常犯错?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或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使然?说到身体反应和多年习惯,这还不是答案的全部,也许你的工作午餐正是导致嗜睡的原因之一。  英国一项针对上班族的大型调查显示,上班族的工作效率在中午12点达到高峰,接着便开始走下坡路。有3/4的受访者在午膳时间过后出现嗜睡现象,下午2点~4点之间更是容易困倦,感到极度疲乏、沉闷,工作效率变低,或者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