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己见 毅然选择建筑系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父亲贝祖诒是银行业巨子,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从小,父亲就希望他子继父业。然而,1933年破土兴建的上海国际饭店改变了一切。这幢当时上海最高的大楼引起了贝聿铭极大的兴趣,每天,他都会呆坐在上海外滩粗壮的梧桐树下,看“二十四层”楼是怎么造起来的。他投身建筑的理想也从那时开始生根发芽。1935年,不满18岁的贝聿铭背井离乡,远渡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没有潸然泪下的惜别场面,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被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情绪所掩盖,那是他对未来的冒险,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好奇。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让贝聿铭大失所望,还没有正式开学他就离开了那里。后来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1948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从此,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开始崭露头角。
  质疑声中征服西方世界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为中国创造新的建筑语言
  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1982年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表现了建筑在文化上如何延续——撷其精华,成就自我。香山饭店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的建筑,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 的目的,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假山和青竹,使前庭后院具有连续性。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看似普通,但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的重要意义。2006年10月建成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在建筑的中庭,阳光让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中庭的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肆无忌惮地透过玻璃倾泻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时刻,参差错落的墙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趣且丰富。为了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木质的贴面材料所包裹,阳光透过这些条状结构在墙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让原本单调的走廊顿时生机勃勃,饶有趣味。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贝聿铭现已年逾90,而他活泼、冒险犯难的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从不循规蹈矩,总是试图在标新立异中做到精益求精,而他的建筑也因其出色的现代感独具光彩。他只做他认为美丽的事,那就是创造出令人震惊的美感。了解他的人会说,他和他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其他文献
从不关注选秀类节目,所以听说《我是歌手》时,也只把它当成类似的东西,没怎么放在心上。最终叫我忍不住去翻看相关的资料的,是林志炫的那首《烟花易冷》。  我不是林志炫的歌迷粉丝,只是看到微博上朋友转发的视频,就顺手点了进去。  视频里说到,这首歌的原唱是周董——其实没听过,所以也不知道原唱如何。但在林志炫开口的那一瞬间,就觉得脑子里猛地一清,整个心神都亮堂了起来。几乎下意识地开始调整音量,一点一点,直
期刊
我弟弟叫本尼,他有些奇怪。本尼的样子不奇怪,只是有时候他的举止像个外星人。他认为自己是一只恐龙,而且在餐馆怒吼、在杂货店咆哮。妈妈告诉他不要那么大声喊叫,但他总是不听。  本尼与其他的小男孩不同。大多数男孩长大后想成为消防员或宇航员,但本尼不,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幢大厦。在学校,他喜欢双手撑着墙壁,密切地注视墙砖。我认为,他能看穿它们,但他从没说过他看到了什么。  本尼拥有魔力。他可以让一屋子的人瞬间
期刊
二十世纪早期的重要画家诺曼·洛克威尔,其画作俏皮、灵动、极富感染力,畫面主题所凸显的童话意味,一不小心就会在心空划过一道光亮,从外在到内在,教人流连,无法忘怀。  洛克威尔的画笔是温馨的,也是幽默的,赋予生命独特的见解与蕴涵。他曾说:“对我而言,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都是艺术性丰富的题材。男孩子在空地上扑打苍蝇,女孩在房前台阶上玩牌,老人在黄昏里漫步回家,这些景像都能撩起我的情感。”  洛克威尔的封面
期刊
元旦前夕,94岁的外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外公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那年出生的”,是他挺引以为豪的一件事。小时候念过8年私塾的外公,熟读唐诗宋词、经史子集,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字,我们都打趣地称他为“家族里的国学大师”。与外公同岁的外婆很早就因病去世了,那之后的近40年,外公一直是以书为友,与书相伴。从国税局退休后,竟用工工整整的小楷抄写了《古文观止》、《唐诗全本》、《红楼梦》、《毛泽东诗词》等
期刊
有段时间我曾极度痛苦,几乎不能自拔。  一天,我路过一家半地下室式的菜店,见一美丽无比的妇人正踏着台阶上来——太美了,简直是拉斐尔《圣母像》的再版!我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凝视着她的脸。因为起初我只能看到她的脸。但当她走出来时,我才发现她矮得像个侏儒,而且还驼背。我耷拉下眼皮,快步走开了。我羞愧万分……瓦柳卡,我对自己说,你四肢发育正常,身体健康,长相也不错,怎么能整天这样垂头丧气呢?打起精神来!像
期刊
那是2007年,伊拉克和叙利亚边界的荒漠上白雪皑皑,美军陆战队少校布莱恩·丹尼斯和他的部队正在一座泥土碉堡中休息用餐,一群等候吃残羹剩菜的野狗在他们四周打转着。每次丹尼斯的部队经过这个地区,这15只狗就会乖乖地守在这里。这群狗的首领士兵们都叫它“小耳朵”,它的耳朵不知何时被人剪断了,也是一名战争的受害者。  小耳朵和它的伙伴每星期都会出现,这只狗很奇特,虽然为了巩固领导权而经常和其他的狗打架,却也
期刊
历史课本上写着最早的中国人在山西运城附近的丁村,早到10万年前。  偶尔翻杂志,说据考证丁村人其实还要早,在25万年以前。考古学家是极了不起的人群,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分秒,常用单位量词是万年,动辄10万、20万年的。不是一般人的格局和眼光。放下杂志,心里十分纳闷,考古学家到底找到什么了,抬手一指就把丁村人又支到了二十几万年前?  决定去丁村看看。  去丁村的路不难走。在丁村人出现后25万年的今天,从
期刊
有一次,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床上坐着一个男人,这男人破衣烂衫,留着个爆炸头,跟电影《西游·降魔篇》中陈玄奘的发型差不多。这个人吓了一跳,我靠,这不是大白天撞见鬼了吗,这个人骂骂咧咧,扬长而去。  这是《庄子》中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可知,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名人意识,不尊重老子,时代不同了,现代人已经不再把名人的邋遢当过错了,比如牛顿,我们就喜欢把他的邋遢理解为献身科学事
期刊
只要爸爸在,就没什么可怕的……  十六岁那年,我报考了一所远在省城的学校。我开学前,父亲几近愁眉不展,喃喃自语地说,在县城读多好,天气冷了,我可以给你送衣服,我可以定期来看看你,可是你到了省城,我怕是路也找不到。  他或许不知道,我就是为了避开他,才选择千里之外的省城。在我读小学、初中的九年时间里,他没少来看我,带着菜,或衣服。他的出现总能在我的同学里引起不少的哄动。他头戴草帽,永远穿一双解放鞋,
期刊
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你的形象迅速持久地进入到13亿人每天的生活中,它不是上《新闻联播》,也不是雇“水军”在网络上疯狂地搏出位,而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想象力的话——登上钞票的正面,背面也行。反过来,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要宣扬什么价值观,“润物无声”的最好办法,大概也莫过于此。  不知道是否因为悟到了这一点,英国人纸币背面的人物头像不是固定的,每10年到20年就要更換一次,每次更换还伴随着不大不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