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水回用清洁工艺的中试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为核心的、集新型生物介质与钾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中水回用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在气水体积比为5:1,其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6h,该工艺对生活污水COD(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达到90%,水的透光度由65%~75%提高到98.0%~99.5%.出水采用钾羟基自由基活性氧消毒剂消毒,在每立方米中水中加入60~100g消毒剂时,杀菌效果均可达到98%~99%,粪肠杆菌未检出.出水钾盐质量浓度7.7~12.9g/m3.水质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其他文献
实验将含有Brazzein基因的pPIC9K穿梭质粒通过电导入巴斯德比赤酵母(Pichia pastori)GS115中,并从22个阳性克隆中筛选出His+Muts高拷贝转化子2个,经诱导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
以ZSM-5、SiO2-Al2O3和Al2O3为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氨与呋喃为原料催化合成吡咯。用程序升温氨脱附法(NH3-TPD)测定了催化剂表面相对酸强度及酸草分布,筛选出了催
采用PM5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29个新型1,5-二芳基咪唑类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的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将这些优化结构与COX-2的活性位点进行了分子对接.对接研究表明:活性1,5
研究了亚胺基二乙酸树脂(D401)对Ag(Ⅰ)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介质pH、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Ac—NaAc体系中,pH为5.6是最佳的吸附条件之一;在温度为298K时,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T对纳米Al(OH)3的干法改性工艺,确定了偶联剂最佳质量分数0.5%、改性时间25 min、改性温度100 110℃.采用红外光谱、TEM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改
以三乙醇胺和对甲苯磺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叠氮化的系列反应合成了N-对甲苯磺酰基-双(2-叠氮乙基)胺,并以此为中间体与富勒烯C60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合成了N-对甲苯
采用电絮凝和O3氧化两步法处理石化工业污水,分别对电絮凝和O3氧化的实验条件(包括电极材料、pH值、电解质的加入量、电解电压、电解时间、通气时间和气体流速等)进行了优化.于
研制了一种耐高温的防腐蚀涂料。涂层主要包括环氧改性有机硅、钛白粉、三聚磷酸铝、滑石粉、氧化铁和硫酸钡。性能测试表明,该涂层具有能耐300℃的高温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
北京化工大学期刊中心成立于2006年1月,目前设有两个学报编辑部,出版的刊物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年创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创刊)。期刊中
采用SAXS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茂金属催化聚乙烯(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界面层厚度σb、Porod指数α、分散相尺寸ac值、积分不变量Q值等相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