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与规划实施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住行,做好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进而应用湖南某道路工程案例探究了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与规划实施,最后还建立了相应的工程评价体系。
  关键字:城市道路;设计方案;规划实施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概念与特征研究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区域内依据不同道路与设施的功能特征,以交叉与连接的网络结构分布于不同道路区域的地面交通设施。而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有利于加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修建城市主、支干路,提高路网密度,有利于改善城市道路网络。关于城市道路,我们应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去展开研究。
  “点”即是城市道路节点,重点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或节点;尤其是交通要塞应优先设计。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可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时差信号灯,或改造车道的功能,拓宽交叉口宽度,实现路口的畅通无阻。
  “线”即为城市道路各分路段,主要依据各分路段交通运行特征及道路宽度要求,研究各路段的道路设施与交通组织设计。同时结合各路段不同时期的道路特征,合理设置交通组织方案与各通行干道道路宽度,为不同区域道路改造与建设提供参考。
  “面”即指城市道路网,即由不同的“节点”与路段交叉和连接而成。城市道路网主要是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特征,和交通运行需求与特征,再依据交通路网评价指标以及路网密度指标,来研究不同区域用地情况和交通布线,以及人流出行效率与交通运行效率。
  以这三项指标研究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有利于我们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探索与规划城市道路。而进一步了解城市道路的交通特点是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与规划的重要依据。首先要把握其交通特点,即生活出行与交通便捷度,一般以有目的、有关联的出入交通为主体,上下班为交通高峰期。考虑到城市居民出行需要,道路规划应优先考虑公交专用道。而生活性道路则以人行道为主,考虑到行人的安全有必要实行人、车行道分离,对于支路可视交通情况而定,适当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形式布置人行横道,有利于居民平面过街。
  二、实例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与规划实施
  2.1 工程概况
  拟建道路工程位于中部平原地区,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综合发展城市经济为基础目标,采取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综合发展为基本原则,建立城市“民-工-商”共同发展基地。所选用场地为湖南某城市边郊城区某待建道路场地。沿线筑路材料丰富,运输方便,有利于外购与内采,通过材料调查与外出勘察、试验得到基本数据。路段所经处为湘江等水质纯净的天然河流,供应充足可作工程用水所需,沿线电力供应充足,输电线路布设良好,还可自备发电,以备急需。
  2.2 道路设计依据与指标
  该道路工程根据我国公路设计与施工《规范》与《标准》,以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与地质勘测报告来设计道路网。该道路设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道路荷载、抗震等级(分别为城市次干路Ⅰ级,BZZ-100,裂度Ⅴ度),限速(40Km/h),路面结构临界年限(30年),交通饱和年限(15年),停车与会车视距(分别为40m和80m),尤其要注意其路面防滑指标,在竣工验收阶段与设计年限内的摆式仪测定值分别为F0不小于45,和F不小于35,且构造深度TD=0.2-0.4mm,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35.
  2.3设计方案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首要任务是对城市道路作基本规划,主要可分为:平面规划、纵向规划、横断面规划与交通工程规划。而规划的重点则要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去分析,充分考虑道路的长度与宽度,起点与止点,节点与交叉口,坡度与高程,车道划分(人行道3*2m,非机动车道3*2m,机动车道18m)。而进行交通工程规划时,则要充分考虑车道宽度与路口交通控制。因此其设计方案也应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与路基结构,及材料与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
  2.3.1 平面设计方案
  道路平面设计可依据其基本规划的坐标体系,设置起点与止点桩号,再根据城市用地实况与交通需要在不同交叉口设置平曲线R=500,对于非机动车道结构要设置挡土墙,在人行道过街位置要设置相应的信号控制灯。
  2.3.2 纵断面设计方案
  根据基本规划,将纵断面高程定为21.8-22.8米之间,纵坡坡度为0.3258%。
  2.3.3 横断面设计方案
  横断面道路标准路段为30米,包括机动车道18米,非机动车道2*3米和人行道2*3米,其中机动车道坡度为1.5%,指向两侧,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则为2.0%,指向道路中线。
  2.3.4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對于路基与路面结构设置可根据表1.1与表1.2的基本参数来设计,具体情况如以下两表所示。
  表1.1 路基结构设计参数表
  道路/结构 填方 挖方
  车行道 0-80cm,93%;80-150cm,90%;>150cm,90% 0-30cm,93%
  人行道 0-80cm,90%;80cm以下,87% 0-30cm,90%
  备注:以上皆为管道沟槽回填土要求,上基回弹模量>20MPa,弯沉<300(单位:1/100mm)
  根据以上参数分布来处理全线地基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工程路段的地质条件及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土层分布状况。
  表1.2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表
  路面 水泥砼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 路面弯沉值
  机动车道 22cm厚,f r=5.0 M Pa 30 cm厚,5:95 L g<100
  非机动车道 18cm厚,f r=4.5 M Pa 20 cm厚,5:95 L g<120   人行道 6cm厚彩色步砖+2cm
  M10水泥砂浆座浆 15 cm厚,5:95 /
  备注:砼用42.5硅酸盐水泥,水泥稳定饱和压强度>3.0 M Pa
  根据以上参数,配置相应材料时,还要进行相应的物理化学指标合格检验,对应的水泥、集料、砂料进行配比试验要符合合成级配要求。
  2.4规划实施
  2.4.1 公交站点与交通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公交车站点多设在离路口较远的地方不方便乘换,直流通行的道路设计 , 可使 十字路口的公交车站点可以其正中间的路边上 在垂直交叉处用阶梯式人行道上下南北连接;同时也可通过转盘式人行道连接任意一个生活区 。
  2.4.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应采取“ 交通分离,交通流控制与调节 、 均衡布局 , 按交通流性质进行疏导”的原则,一方面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合理组织城区与单向道路交通,禁止停车路段,设置限速路段;另一方面借助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设置过街信号灯、无障碍通道、中心安全岛,以及错位过街横道线 ,使道路交通设计更为人性化。
  2.4.3交通组织设计与实施
  交通组织设计第一步是对拟建场地进行交通分析,包括人行过街、调头、公交车站、道路开口等的间距,且依据相关设计规范,人行横道间距可为 250-300m,主干路上开口间距应不小于 300m。
  2.4.4实施道路与休闲广场一体化
  在城市用地高度紧张的今天 , 市民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 城市的绿地 、景观太少 , 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压抑感。可在一些非人群聚散地区或靠近市民生活区的人行道上,在满足宽度的条件下,设置小型甚至是微型的休闲广场。
  2.4.5无障碍设计与实施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碍设计规范》规定在城市道路设施中应设计缘石坡道,和提示盲道等人性化道路设施。在城市绿化带设置宽度为0.5m的盲道,转折点处设计相应的提示标示,圈围危险物和障碍物,便利残障人士通行;同时对于人行道缘石坡道部位应根据其不同类别分设坡度为1:12或1:20的缘石坡道,保持人行道平坦畅通。
  2.4.6道路环境设计与实施
  道路环境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道路布局、建筑特色与景观风貌形成美观的空间组合,以及对道路路面结构、绿化、主体色彩等设计,使其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提升整体环境水平。
  三.城市道路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
  城市道路网的设计规划涉及到路网密度、交通运行效率、非直线系数与道路使用率等等指标;而路网密度反映了城市道路覆盖面积,反映不同等级城市道路的平衡程度,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本工程属于支路网建设还要以所在区域公共交通覆盖程度以及居民出行效率作为参考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根据所设计的道路特征对路网的使用值进行汇总如下表1.3所示:
  表1.3 城市道路网络密度指标使用值表
  城市用地类型 研究对象 公交运行密度 道路网密度 备注
  居住用地 公交停靠站覆盖范围、居民出行可容忍时耗及其在该区域内出行特征 4.5 13-14 一类住宅
  用地
  工业用地 公交线路服务范围、平均站距、工业占地面积 4.5 16-17 二、三类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 商业建筑基本尺寸、公交线路平均站距、居民出行特征 6.67 14 大型商场、写字楼,建筑密度高,占地面积大
  6.67 19 中小型商场、写字楼,建筑密度低,占地面积小
  根据上表使用值对比国家规范标准判断达到了各道路模块用地标准,,也较适合拟建范围内居民生活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居民出行容忍时间,说明该设计方案是可行且具备一定优越性的。
  参考文献:
  [1]刘滨敏.城市道路设计和景观系统的整合[J].新建筑,2010(2).
  [2]袁立顺,申素艳. 实现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 .装备制造,2009(8) .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学发展,现代居住建筑开始强调生态设计。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出发点,对徽州民居传统村落的总体规划布局、建筑空间设计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徽州传统民居规划设计的生态性特征。  关键词:徽州民居; 生态学;生态设计  2l世纪,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对工业化大生产、及由其产生的社会模式和社会文化进行反思,生态、可持续发展开始受到人们重视。目前,生态化设计已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快速城镇化的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历史街区更新和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环境与城镇发展水平,立足于城镇化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创造社会、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和谐历史街区,以提供可行的城镇化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促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历史街区;保护  随着近些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城市的迅速发展。历史街区作为城
期刊
摘 要:根据钻孔注水试验原理,通过对抽水试验和室内渗透试验数据分析,在地质勘察现场水文试验来说,只要井管结构合理、洗孔彻底,其真实性、准确性均应该比室内试验要高,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钻孔注水试验;实验分析;渗透系数;  1.钻孔注水试验技术  1.1 试验原理  弱透水岩土层一般透水比较缓慢,历时比较长,垂向上多呈层状沉积,而水平向上均匀性则较好。潜水含水层中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通过向钻孔内注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自身居住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居住區环境艺术设计的优劣时刻影响着人们。人们对居住区的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居住区内的环境、附属设施、水景的要求相应提高,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美观、人文合一、舒适的园林化新型居住区成为了设计师们的终极目标。本文将针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 环境艺术设计 绿化
期刊
摘 要:现代景观已经不单单只是传统意义上仅仅具有观赏功能的景观了,经过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進步,景观承载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功能,并且,景观的意义也在进一步的丰富之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就恰好将景观的这个意义体现了出来。本文主要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了如何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加大众化和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公共开发空间;景观设计;
期刊
摘要: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带动了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如何对城市规划进行创新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创新,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创新;实践  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对城市规划进行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较墨守成规而言,创新不仅可以避免城市规划思想的僵化,还能够激发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传统村镇的空间特点,结合广东顺德马岗特色公共空间的特色,对传统村镇公共空间与界面的更新方式与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村镇空间;类型;更新;空间提升  1. 传统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的探讨  城市更新,是目前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之一。它在不同的层面,影响着城市建设,日渐成为城市政策的制订、城市理论的发展、建设实践的执行中重要的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
期刊
【摘要】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只有建筑监理体系对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从建筑材料进场前、进场时、进场后的控制,阐述了监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监控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理控制  引言  建筑材料,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功能材料、建筑器材等。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类目繁多,质量各异。用于建筑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高速发展与环保、城市规划、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城市建筑色彩,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城市在建筑上色彩泛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如何规划城市建筑的色彩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问题,规划  正文: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建设也在逐年加快。城市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住片区公共空间建设也需要跟上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步伐,做好对城市居住片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居住片区空间的相关介绍,并结合杭州市城西片区居民居住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实际,探讨了城市居住公共空间以及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  关键字:居住环境;公共空间;城市设计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