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蒲公英行动”课题组在湘西凤凰和古丈举办了两个留守儿童的美术夏令营,采用多方平等参与、教学互动的方式,促进当地美术教育发展。两个夏令营共有二十余名志愿者参与,吸引儿童一百四十多人。2017年的“蒲公英行动”夏令营在湘西龙山惹巴拉村举行,23名志愿者和72名儿童参与了这次活动。本文以2017年湘西当地参与“蒲公英行动”美育夏令营的儿童对活动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为基础,结合两年活动的反馈意见,对夏令营活动进行分析。
我们从参与活动的72名儿童中随机抽取4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男女比例为1:1,除了不能确定民族的4名儿童,有土家族儿童43人,苗族1人,年龄集中在4-13岁之间,其中6-11岁的儿童多达40人。
調查显示,有26名儿童现在与奶奶一起生活,有13名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有9名与外婆一起生活。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湘西龙山地区的儿童有不少是留在村里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不过,也有部分在县城做生意或打工的父母会将孩子带到县城学习和生活。到了暑期,这些孩子就会回到村里过暑假。
当我们问及学校老师是否每周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时,有7个孩子表示没有上过美术课,12个孩子表示很少上美术课,12个孩子表示有时会上美术课,只有14个孩子表示大部分时间,甚至每周都能上美术课,占总人数的29%。(表1)
对于夏令营活动中哪个主题活动更吸引孩子,调查显示最多人喜欢的内容是“西兰卡普”的主题学习活动,一共有30个孩子(男生12人,女生18人)表示喜欢,占调查总数的62.5%;选择“古村落墙绘”的有8人(男女各占一半);选择“八部大王”主题活动的有25人(男生16人,女生9人);喜欢“茅古斯”主题活动的有7人(男生6人,女生1人);喜欢“摆手舞”和“转角楼”的分别有4人和2人,均为男生。(表2)
综观这次夏令营活动,“茅古斯”“转角楼”“八部大王”和“西兰卡普”主题活动,及“石绘西兰卡普”(即“古村落墙绘”)是活动重点。“摆手舞”主题活动因时间关系仅作为闭营活动的表演,没有作为主题美术教学活动来设置,因此喜欢的儿童不多。而仅有2名儿童喜欢转角楼写生,可能与他们对写生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有关。在村寨写生活动开始时,许多孩子是不敢下笔画的,经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后,孩子才慢慢大胆起来。虽然后来孩子们还是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写生作业,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并不十分满意。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这只是第一次写生,因技巧不熟练而产生不自信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通过孩子们茶余饭后主动抱着速写本出来写生的细节,我们又能感受到,尽管孩子们并不十分“喜欢”写生,但是他们却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写生的向往。而且我们还能看出,写生活动之后,孩子们更愿意用“艺术”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村寨,进而渐渐喜欢上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图1)
至于“西兰卡普”主题活动能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这点确实有些超出研究者和老师们的预期。那次主题活动是夏令营举办以来第一次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土家织锦传承人刘代英奶奶给孩子们介绍西兰卡普的图案和文化后,孩子们根据年龄分成三个组进行完全不同的艺术学习活动。正如陈卫和教授所言:“织锦图案需要运用数理思维才能够完成绘制,而小学生年龄阶段恰好是形象思维向数理思维转型时期,要让小学生,尤其是低龄孩子完成西兰卡普的学习,需要克服儿童发展规律上的客观困难。”其中,中班组老师从“万”字纹出发,学习从网格纸上寻找规律。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由易到难,由临摹到创作,引导孩子们观察、尝试、试错、总结、再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发现”的机会,不断试错、完善,越画越有耐心,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最后,经过老师们的二次创作,孩子们的作品组合成一张更完整的大作品,孩子们体会到个人努力和集体努力的成就感,被深深震撼了。(图2、图3)
大班组的老师则直接引导孩子学习临摹土家族织锦中的经典图案阳雀花和马蹄花。孩子们在提前准备好的A4尺寸的坐标纸上,利用数格子的方式填出这些图案。事实上,这个活动即便是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仍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孩子们不仅需要根据图案精确地数出格子,还要细致耐心地填色,不能弄破纸张。老师们在制作教具和示范作品的时候,都需要花一些功夫才能完成,何况是这些小学生。大班组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凉亭桥上进行教学,四位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小队,每个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绘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们需要集中注意力,还要有持久的耐力。活动进行到将近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才慢慢找到规律,可此时他们已经坚持了大半个小时了。不过,找到规律之后,孩子们的速度就慢慢提高起来。有的孩子在完成了一大半以后,突然出现错误,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所幸老师及时发现并教导孩子“将错就错”地继续创作。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精加工、细致做”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孩子们第二天反馈的课后练习中,很多孩子从家里找到更丰富的图案进行描绘。另外,在问卷调查中,9、10、11、13岁的共13名儿童表示喜欢“西兰卡普”主题学习活动,而这些孩子中绝大多数是大班级的孩子。(图4、图5)
孩子们喜欢“西兰卡普”主题的学习,也要归功于传承人刘代英老师。刘奶奶用当地方言和孩子们亲切交流,将西兰姑娘的凄美故事娓娓道来,并把自己的作品带来给孩子们欣赏,甚至把祖传百余年的花铺盖拿出来,拉近了孩子们与传统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八部大王”主题教学活动是这次夏令营活动中效果最理想的,在问卷调查中有一半以上(25名)孩子表示喜欢。该主题学习活动同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李静老师设计和主持的“八部大王”传说的学习;第二部分是由各个班级组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分别进行的教学活动。小班组的孩子利用树叶、石头和丙烯颜料拓印“八部大王”的形象;中班组的孩子利用收集到的各种天然材料,在卡纸上拼贴“八部大王”的形象;大班组的孩子在老师们提前收集好的树皮上绘制“八部大王”面具,并用稻草、树叶等材料装饰衣物,用竹子制作的弓、剑、大树等作为道具,把自己装扮成“八部大王”的样子。(图6)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李静老师将“八部大王”的八种神力分解为八个典型姿势,引导孩子们模仿姿势,从而迅速抓住人物的动态特征。之后,李老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讨论自己心目中的“大王”,引发孩子们对土家族英雄的崇拜之情。接下来,李老师邀请八位孩子站在八部庙投下的影子边缘,摆出八部大王的姿势。另外,又请出八位孩子,在志愿者的协助之下,用提前收集的废旧饮料罐做成的水笔,沿着影子描出水迹。图案现形时,李老师让孩子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八部大王”竟然现身八部神庙顶,连连发出惊叹和欢呼。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孩子们对这次活动的喜爱程度略低于“西兰卡普”主题学习,但他们在活动中表现的状态使我们相信他们是由衷喜爱这一主题活动的。
在问卷调查中,当我们问及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时,有23名孩子表示非常满意,有13名孩子表示比较满意,比例近85%。在8名对自己作品满意度表示“一般”的孩子中,男生有6人,女生有2人,年龄集中在9—11岁。有儿童绘画心理研究指出,8岁上下的儿童会陆续进入“写实期”,而且不少研究者把这个阶段称为绘画发展的“危险期”,因为孩子会对“画得像”有更高要求,这有可能影响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在今后的学校美术课上继续学习夏令营活动的内容时,有38名孩子表示“非常愿意”,2名孩子表示“比较愿意”,两项加起来人数占受访者的83%以上。仅有3名孩子表示“不太愿意”,1名孩子表示“非常不愿意”继续学习这些内容。其中表示“不太愿意”继续学习的孩子中有两名是12岁以上的孩子,表示“非常不愿意”的是一名7岁的女生。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无法对这个情况作深入的了解。
本次“蒲公英行动”美育夏令营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过艺术接触、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激发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美术学习的兴趣。虽然夏令营活动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却给当地的孩子、家长、老师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积极的成效和反馈让我们相信,“蒲公英行动”最初的愿景——增进民族地区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们从参与活动的72名儿童中随机抽取4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男女比例为1:1,除了不能确定民族的4名儿童,有土家族儿童43人,苗族1人,年龄集中在4-13岁之间,其中6-11岁的儿童多达40人。
調查显示,有26名儿童现在与奶奶一起生活,有13名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有9名与外婆一起生活。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湘西龙山地区的儿童有不少是留在村里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不过,也有部分在县城做生意或打工的父母会将孩子带到县城学习和生活。到了暑期,这些孩子就会回到村里过暑假。
当我们问及学校老师是否每周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时,有7个孩子表示没有上过美术课,12个孩子表示很少上美术课,12个孩子表示有时会上美术课,只有14个孩子表示大部分时间,甚至每周都能上美术课,占总人数的29%。(表1)
对于夏令营活动中哪个主题活动更吸引孩子,调查显示最多人喜欢的内容是“西兰卡普”的主题学习活动,一共有30个孩子(男生12人,女生18人)表示喜欢,占调查总数的62.5%;选择“古村落墙绘”的有8人(男女各占一半);选择“八部大王”主题活动的有25人(男生16人,女生9人);喜欢“茅古斯”主题活动的有7人(男生6人,女生1人);喜欢“摆手舞”和“转角楼”的分别有4人和2人,均为男生。(表2)
综观这次夏令营活动,“茅古斯”“转角楼”“八部大王”和“西兰卡普”主题活动,及“石绘西兰卡普”(即“古村落墙绘”)是活动重点。“摆手舞”主题活动因时间关系仅作为闭营活动的表演,没有作为主题美术教学活动来设置,因此喜欢的儿童不多。而仅有2名儿童喜欢转角楼写生,可能与他们对写生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有关。在村寨写生活动开始时,许多孩子是不敢下笔画的,经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后,孩子才慢慢大胆起来。虽然后来孩子们还是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写生作业,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并不十分满意。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这只是第一次写生,因技巧不熟练而产生不自信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通过孩子们茶余饭后主动抱着速写本出来写生的细节,我们又能感受到,尽管孩子们并不十分“喜欢”写生,但是他们却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写生的向往。而且我们还能看出,写生活动之后,孩子们更愿意用“艺术”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村寨,进而渐渐喜欢上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图1)
至于“西兰卡普”主题活动能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这点确实有些超出研究者和老师们的预期。那次主题活动是夏令营举办以来第一次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土家织锦传承人刘代英奶奶给孩子们介绍西兰卡普的图案和文化后,孩子们根据年龄分成三个组进行完全不同的艺术学习活动。正如陈卫和教授所言:“织锦图案需要运用数理思维才能够完成绘制,而小学生年龄阶段恰好是形象思维向数理思维转型时期,要让小学生,尤其是低龄孩子完成西兰卡普的学习,需要克服儿童发展规律上的客观困难。”其中,中班组老师从“万”字纹出发,学习从网格纸上寻找规律。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由易到难,由临摹到创作,引导孩子们观察、尝试、试错、总结、再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发现”的机会,不断试错、完善,越画越有耐心,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最后,经过老师们的二次创作,孩子们的作品组合成一张更完整的大作品,孩子们体会到个人努力和集体努力的成就感,被深深震撼了。(图2、图3)
大班组的老师则直接引导孩子学习临摹土家族织锦中的经典图案阳雀花和马蹄花。孩子们在提前准备好的A4尺寸的坐标纸上,利用数格子的方式填出这些图案。事实上,这个活动即便是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仍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孩子们不仅需要根据图案精确地数出格子,还要细致耐心地填色,不能弄破纸张。老师们在制作教具和示范作品的时候,都需要花一些功夫才能完成,何况是这些小学生。大班组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凉亭桥上进行教学,四位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小队,每个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绘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们需要集中注意力,还要有持久的耐力。活动进行到将近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才慢慢找到规律,可此时他们已经坚持了大半个小时了。不过,找到规律之后,孩子们的速度就慢慢提高起来。有的孩子在完成了一大半以后,突然出现错误,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所幸老师及时发现并教导孩子“将错就错”地继续创作。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精加工、细致做”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孩子们第二天反馈的课后练习中,很多孩子从家里找到更丰富的图案进行描绘。另外,在问卷调查中,9、10、11、13岁的共13名儿童表示喜欢“西兰卡普”主题学习活动,而这些孩子中绝大多数是大班级的孩子。(图4、图5)
孩子们喜欢“西兰卡普”主题的学习,也要归功于传承人刘代英老师。刘奶奶用当地方言和孩子们亲切交流,将西兰姑娘的凄美故事娓娓道来,并把自己的作品带来给孩子们欣赏,甚至把祖传百余年的花铺盖拿出来,拉近了孩子们与传统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八部大王”主题教学活动是这次夏令营活动中效果最理想的,在问卷调查中有一半以上(25名)孩子表示喜欢。该主题学习活动同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李静老师设计和主持的“八部大王”传说的学习;第二部分是由各个班级组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分别进行的教学活动。小班组的孩子利用树叶、石头和丙烯颜料拓印“八部大王”的形象;中班组的孩子利用收集到的各种天然材料,在卡纸上拼贴“八部大王”的形象;大班组的孩子在老师们提前收集好的树皮上绘制“八部大王”面具,并用稻草、树叶等材料装饰衣物,用竹子制作的弓、剑、大树等作为道具,把自己装扮成“八部大王”的样子。(图6)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李静老师将“八部大王”的八种神力分解为八个典型姿势,引导孩子们模仿姿势,从而迅速抓住人物的动态特征。之后,李老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讨论自己心目中的“大王”,引发孩子们对土家族英雄的崇拜之情。接下来,李老师邀请八位孩子站在八部庙投下的影子边缘,摆出八部大王的姿势。另外,又请出八位孩子,在志愿者的协助之下,用提前收集的废旧饮料罐做成的水笔,沿着影子描出水迹。图案现形时,李老师让孩子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八部大王”竟然现身八部神庙顶,连连发出惊叹和欢呼。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孩子们对这次活动的喜爱程度略低于“西兰卡普”主题学习,但他们在活动中表现的状态使我们相信他们是由衷喜爱这一主题活动的。
在问卷调查中,当我们问及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满意程度时,有23名孩子表示非常满意,有13名孩子表示比较满意,比例近85%。在8名对自己作品满意度表示“一般”的孩子中,男生有6人,女生有2人,年龄集中在9—11岁。有儿童绘画心理研究指出,8岁上下的儿童会陆续进入“写实期”,而且不少研究者把这个阶段称为绘画发展的“危险期”,因为孩子会对“画得像”有更高要求,这有可能影响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在今后的学校美术课上继续学习夏令营活动的内容时,有38名孩子表示“非常愿意”,2名孩子表示“比较愿意”,两项加起来人数占受访者的83%以上。仅有3名孩子表示“不太愿意”,1名孩子表示“非常不愿意”继续学习这些内容。其中表示“不太愿意”继续学习的孩子中有两名是12岁以上的孩子,表示“非常不愿意”的是一名7岁的女生。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无法对这个情况作深入的了解。
本次“蒲公英行动”美育夏令营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过艺术接触、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激发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美术学习的兴趣。虽然夏令营活动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却给当地的孩子、家长、老师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积极的成效和反馈让我们相信,“蒲公英行动”最初的愿景——增进民族地区儿童的文化认同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