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矿产资源勘查一直都是我国一项极其重要的长期工程,地质找矿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勘查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找矿中化探技术的概况,探讨了该技术在实际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找矿 化探 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16.1[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175-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消耗猛增和不合理开采,我国一些矿区的储量严重不足,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事实证明,勘查技术水平和应用是影响勘查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何发展勘探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化探技术概况
化探技术全称地球化学找矿技术(geochemical exploration),是一种系统的测量和研究各种天然物质中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资源勘查或预测的方法。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优势突出,具有精度高、直观准确地特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化探技术形成初期,主要有半定量光谱和比色分析两种。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误差较大,且可分析的有用元素种类较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化探技术就不断引入新的精度更高的分析方法,并在分析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上得到了很大提升。
2化探技术的实际应用
化探技术也可根据具体的实施工艺分成很多方法。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就化探技术而言,单一的勘探方法难以满足多种条件下的勘探工作。针对不同条件,经过实践检验,化探技术又分支成一系列具体的勘探方法。概括来讲,化探技术可以根据采样的方法和媒介分为原生晕和次生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实际勘探中,可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下面笔者就着重介绍实际应用时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
2.1原生晕
2.1.1原生晕的适用条件
在勘测中,在矿石的出露点上采集不同网距各点上的矿石样品。然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地球化学异常图。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明确呈现各元素的含量和矿区的地质特点,但也有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易受地形条件的制约的缺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方法适于一些地势陡峭、植被覆盖面积小、岩石出露点多的地区。对于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则不适用。
2.1.2建立原生晕找矿模型
前文提到,实践中常常通过原生晕或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对目标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结果画出特征图。为了更好地获取勘探目标的特征和位置,我们常常会建立一种原生晕找矿模型。所谓原生晕找矿模型,就是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前提下,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一种最好的勘探方法。这种模式同时集成了异常模式、勘探方法和找矿标志,实现具体工程的最佳勘探模式。建立原生晕找矿模型,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在勘探工作中很有实际意义。下图为利用原生晕找矿模型绘制的西藏芒康縣盐井异常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准确直观地看出该地区的矿种及分布情况。
2.2次生晕
原生晕或矿体经过侵蚀等破坏因素而在土壤中造成的异常,称为次生晕。具体过程为:原生晕或矿体在雨水、地下水等介质及金属自身活性,通过PH值的改变、溶解、置换、迁移、分散、富集、沉积等过程,在矿体上方或下游土壤,水系中形成特定条件下有用元素富集区。根据上述过程,我们可以将采样分为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下面,笔者就重点介绍前者的具体应用。
2.2.1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的应用及条件
与原生晕相反,该方法适用于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而一些地势险要、岩石出露点多的山区,由于采样难度大等原因不适用这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应采集B、C两层土壤作为样品。在采样时,要确保采集位置及样品土壤所在层位无误。为了减小误差,样品应当由若干个采样坑采集而来。采样是第一步,只有保证样品质量,才能更准确地获取矿体特征。样品采集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工序。加工时,也要注意避免样品混杂、污染。最后要对加工好的样品进行化验分析,这是整个测量过程的最后一步。得出分析结果后,还要根据分析结果会出异常图,以便于人们直观准确地了解对象的特征。
2.2.2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工作难度较小,没有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一般只需按步骤耐心去做都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工作周期较短,只需几周就可得出最终测量结果,且成本较低。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如一些特殊的土壤条件使我们很难采集到所需要层位的土壤,受地下水流的影响,时常有异常移动情况发生。这些都给测量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最终结果的误差。
3总结
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占重要位置,以其精确直观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化探技术可分为原生晕和次生晕,这两种方法适用条件不同。在勘探工作中,要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还可建立原生晕模型,实现最佳的找矿模式。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解决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将化探技术的特殊优势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杨立德. 地质·物探·化探找矿模型[J]. 物探与化探. 2009(06).
[2]王敏,姚明和,刘畅. 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东北部太平沟地区(铜)钼矿找矿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 2008(S1).
[3]沈晓丽,张宝林,武炜,祁民,李志远,徐永生,苏捷.高山植被覆盖区大型铜矿快速勘查模式--以哀牢山南段云南金平金竹冲矿区为例[J]. 地质论评.2010(03).
[4]徐占海. 综合运用物探化探技术促进宁夏地质找矿大突破[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11).
[关键词]找矿 化探 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16.1[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7-175-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消耗猛增和不合理开采,我国一些矿区的储量严重不足,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事实证明,勘查技术水平和应用是影响勘查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何发展勘探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化探技术概况
化探技术全称地球化学找矿技术(geochemical exploration),是一种系统的测量和研究各种天然物质中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资源勘查或预测的方法。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优势突出,具有精度高、直观准确地特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化探技术形成初期,主要有半定量光谱和比色分析两种。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误差较大,且可分析的有用元素种类较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化探技术就不断引入新的精度更高的分析方法,并在分析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上得到了很大提升。
2化探技术的实际应用
化探技术也可根据具体的实施工艺分成很多方法。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就化探技术而言,单一的勘探方法难以满足多种条件下的勘探工作。针对不同条件,经过实践检验,化探技术又分支成一系列具体的勘探方法。概括来讲,化探技术可以根据采样的方法和媒介分为原生晕和次生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实际勘探中,可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下面笔者就着重介绍实际应用时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优缺点。
2.1原生晕
2.1.1原生晕的适用条件
在勘测中,在矿石的出露点上采集不同网距各点上的矿石样品。然后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地球化学异常图。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明确呈现各元素的含量和矿区的地质特点,但也有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易受地形条件的制约的缺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此方法适于一些地势陡峭、植被覆盖面积小、岩石出露点多的地区。对于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则不适用。
2.1.2建立原生晕找矿模型
前文提到,实践中常常通过原生晕或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对目标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结果画出特征图。为了更好地获取勘探目标的特征和位置,我们常常会建立一种原生晕找矿模型。所谓原生晕找矿模型,就是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前提下,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一种最好的勘探方法。这种模式同时集成了异常模式、勘探方法和找矿标志,实现具体工程的最佳勘探模式。建立原生晕找矿模型,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在勘探工作中很有实际意义。下图为利用原生晕找矿模型绘制的西藏芒康縣盐井异常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准确直观地看出该地区的矿种及分布情况。
2.2次生晕
原生晕或矿体经过侵蚀等破坏因素而在土壤中造成的异常,称为次生晕。具体过程为:原生晕或矿体在雨水、地下水等介质及金属自身活性,通过PH值的改变、溶解、置换、迁移、分散、富集、沉积等过程,在矿体上方或下游土壤,水系中形成特定条件下有用元素富集区。根据上述过程,我们可以将采样分为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下面,笔者就重点介绍前者的具体应用。
2.2.1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的应用及条件
与原生晕相反,该方法适用于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而一些地势险要、岩石出露点多的山区,由于采样难度大等原因不适用这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应采集B、C两层土壤作为样品。在采样时,要确保采集位置及样品土壤所在层位无误。为了减小误差,样品应当由若干个采样坑采集而来。采样是第一步,只有保证样品质量,才能更准确地获取矿体特征。样品采集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工序。加工时,也要注意避免样品混杂、污染。最后要对加工好的样品进行化验分析,这是整个测量过程的最后一步。得出分析结果后,还要根据分析结果会出异常图,以便于人们直观准确地了解对象的特征。
2.2.2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工作难度较小,没有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一般只需按步骤耐心去做都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工作周期较短,只需几周就可得出最终测量结果,且成本较低。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如一些特殊的土壤条件使我们很难采集到所需要层位的土壤,受地下水流的影响,时常有异常移动情况发生。这些都给测量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最终结果的误差。
3总结
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占重要位置,以其精确直观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化探技术可分为原生晕和次生晕,这两种方法适用条件不同。在勘探工作中,要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还可建立原生晕模型,实现最佳的找矿模式。总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解决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将化探技术的特殊优势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杨立德. 地质·物探·化探找矿模型[J]. 物探与化探. 2009(06).
[2]王敏,姚明和,刘畅. 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东北部太平沟地区(铜)钼矿找矿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 2008(S1).
[3]沈晓丽,张宝林,武炜,祁民,李志远,徐永生,苏捷.高山植被覆盖区大型铜矿快速勘查模式--以哀牢山南段云南金平金竹冲矿区为例[J]. 地质论评.2010(03).
[4]徐占海. 综合运用物探化探技术促进宁夏地质找矿大突破[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