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讲好中国脱贫故事的有益尝试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作为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秦巴山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的有效实现路径,为稳定脱贫和质量脱贫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关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何得桂团队的著作《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秦巴山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5月中英文同时出版)生动展现秦巴山区精准脱贫实践、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该书首次对秦巴山区的脱贫实践和成效展开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基于详实的数据资料,认真总结秦巴山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做法、实践创造和基本经验,为讲好中国脱贫故事作出重要贡献;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和伟大精神,致力探寻精准脱贫的有效实现方式,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也丰富了脱贫攻坚模式研究;三是严谨而科学地对后脱贫攻坚时期的工作进行预测,探索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秦巴山区减贫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历来重视开展反贫困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贫困治理有着独特的历史情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实践蕴含着治理贫困的科学路径与有效经验,[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演绎了一个发展中大国治理贫困的经典模本。在“精准脱贫”阶段,中国政府创造了一种新的贫困治理模式——发展式扶贫。[3]《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秦巴山区篇》一书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治理贫困的经典模本,是面向全球讲好中国脱贫故事的有益尝试。
  该书注重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中国贫困治理的总体历程进行历史考察,以国家设计、区域战略及主体落实三个方面为依据,将我国历史贫困治理的历程分为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期(1949-1977年)、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大规模缓解贫困期、制度化、区域性开发式扶贫时期(1986-2000年)、整村推进与“双轮驱动”时期(2001-2012)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2013年至今)五个阶段。充分展现党和国家对贫困治理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体现出贫困治理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与举措,为读者了解中国贫困治理的背景及反贫困成就提供背景性知识。
  在此基础上,该书将秦巴山区摆脱绝对贫困的路径和内涵归结为注重脱贫的顶层设计;以精准原则为纲要;坚持党的领导及多元化組织实施方式;以产业为根本,以区域资源为支撑,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基础,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稳定脱贫为保障。总结出秦巴山区取得脱贫成效的具体实践,体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充分彰显出秦巴山区脱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当地环境的契合性。同时,该书指出秦巴山区在实践中,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基层治理和健康治理,将贫困治理嵌入贫困区域的整体治理,打造了多层次、多途径、多主体的大扶贫格局,以脱贫攻坚统揽深度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刻描绘出一幅秦巴山区的脱贫巨作,为其他对秦巴山区脱贫实践有兴趣的学者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及实践案例,为精准脱贫、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探索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的实践路径
  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该书从秦巴山区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志智双扶、生态建设及定点扶贫五个方面入手,深刻描述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实践与取得成效,积极探索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实现方式,对于传播我国脱贫攻坚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第二章以探索商洛、柞水、山阳、城固、汉阴这五个地区的产业脱贫模式入手,分析五个地区产业脱贫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体现了产业主导与市场资源相配合的脱贫模式。产业脱贫的经验启示为产业扶贫案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经验。第三章对商洛移民搬迁“三精管理”模式、镇安县“双示范”社区建设、安康“社区工厂”、南郑振兴传统产业与贫困户居家灵活就业模式归纳总结。探索出为摆脱自然条件限制,以实现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地制宜的易地搬迁模式,体现出易地搬迁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第四章调查分析了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让脱贫具有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志智双扶的措施,如丹凤县的“爱心超市”、镇安县的“户分三类”、[5]留坝县的扶贫互助合作。说明实施志智双扶措施对于切实阻断贫困代际、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质量的重要作用。充分证明以人民为主体、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的志智双扶模式是政府创新治理模式的体现。第五章分析秦巴山区因地制宜以生态保护和治理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各具特色的“生态脱贫路”。第六章阐述了脱贫攻坚定点扶贫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有效实现路径,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丹凤力量”。该书对秦巴山区的实践经验总结为读者对于脱贫攻坚模式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实证经验,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社会调查与梳理能力,也体现出了作者对秦巴山区调查及研究的全面性与代表性。
  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路径
  梳理和总结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的治理经验、发展路径,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该书在总结秦巴山区精准脱贫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预测,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   该书总结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功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关键;三是坚持精准方略和扶贫扶志相结合,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四是坚持改革、发展与减贫相结合,是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基礎。这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作者指出未来由解决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跳跃,要由三个转变入手,即中国将推动脱贫扶贫工作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统筹解决支出型贫困、能力贫困转变,从单独依靠“三农”资源向统筹城乡资源共同推进扶贫开发转变,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构建政府、社会、自身相结合的新型减贫治理格局转变。
  该书从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模式入手,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进行了深入思考。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该书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对脱贫攻坚结束后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预测,即中国将继续深化扶贫改革探索,立足乡村治理新要求,创新减贫治理模式;通过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等措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大跳跃,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现实意义及推动作用。
  结 语
  秦巴山区新时代脱贫攻坚实践是中国摆脱绝对贫困的一个缩影。阅读该书,读者可以看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和事实案例,体现出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求实的学术态度,朴实无华的文风体现出作者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事业的真知灼见,有力拓展了减贫与发展研究领域,特别是对反贫困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该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不仅在于作者将具体脱贫攻坚实践向读者展现出来,而是根据脱贫攻坚实践探索出一套可推广的脱贫模式,为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作出积极贡献,为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扶贫领域的交流合作作出贡献。该书有利于读者了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创新性以及脱贫经验的可行性、可推广性。它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地方政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注释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1.
  [2]何得桂等.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秦巴山区篇[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
  [3]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理论的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20(10):4-25+204.
  [4]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7:14-15.
  [5]户分三类即将未脱贫户分为有能户、弱能户和失能户.
  作者简介
  韩 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新疆高校在培养新时代爱国爱党爱疆爱校的大学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疆高校为新疆地区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新疆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新疆高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文化强国,需要红色文化教育支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推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蕴含着党史、国史
期刊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校大学生就业、再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必备的能力。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职业技能、职业岗位等结合起来,尤其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在办学理念上把教育与就业相结合,注重“三全育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的综合能力,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體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
期刊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近日发布,明确指出到2025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35年,革命老區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基本
期刊
东西部扶贫协作形成“贵州经验”  来自粤黔东西部协作对接工作座谈会的消息,过去五年,东西部扶贫协作为贵州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能,7个东部帮扶城市从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扶,探索创新出一系列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贵州经验”。其中,广东省广州市帮扶毕节、黔南两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2.16亿元、占东部帮扶省市投入资金的28.21%,实施帮扶项目1452个,带动脱贫人口77.75万
期刊
2021年2月3日19时30分至2月4日23点15分,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主办的“2021丝路嘉年华·丝路云春晚”大型跨国融媒体直播活动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引起业内巨大反响。节目打破地方春晚的多项播出纪录:连续播出时间超过27小时,联动全球千家媒体,涉及世界五大洲36个国家,全国16家省会广播电视台、直辖市广播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共同参与、共同主持等等,意味着陕西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的强
期刊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基于水环境效益、生态可持续能力、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生态治理评价指数,对2010-2018年中国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进行评价。  报告指出: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主动性和发挥的作用逐渐提升;我国生态治理监督问责机制基本形成;东部地区生态治理
期刊
近年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主动适应办学任务、办学形式、管理模式的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提升基层组织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中央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党的力量来自
期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它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特别是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简称秦巴山区)的脱贫攻坚实践是中国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在中国非洲研究院、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扶贫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