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分之一的幸运”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卫星发射前夕,叶培建的内心常常满溢一股自豪之情。“等卫星上天,全国人民就都知道了,这是我们干的!”
  探月这份事业,叶培建一干就是20年。2001年,他开始担任嫦娥一号技术负责人,率领团队开辟中国的探月道路。从论证探月方案,到组织团队设计研究,再到执行任务,他见证了“嫦娥”每一个振奋人心的瞬间,也深知这些瞬间背后所凝聚的艰辛。如今,年逾七旬的叶培建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专家,他仍肩负着嫦娥系列各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的重任,掌舵中国探月之旅。
  就在嫦娥四号发射的两天前,叶培建在动员会上说:“我已年过七十,经历诸多,此时心情仍旧激动。为什么?首先是自豪。嫦娥四号落到月球背面,这是全人类的第一次。我们现在能去,真是太幸运了。全世界75亿人,我们骨干队伍就几百人,只占千万分之一。这千万分之一的幸運就落在我们头上。”
  人民画报:2001年至2004年,探月工程经过了三年论证,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波折?当时的讨论为探月工程的实施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叶培建:当时的论证比较复杂。因为资金有限,我们要通过较少的次数实现科学目标,还要实现航天技术的进步,所以设计了“绕、落、回”三步走,三次走完无人探月人类走过的全部路程。关于“绕、落、回”,我们没有分歧,但第一步怎么绕,内部有不同意见,各个方案“PK”,最后采纳了五院的方案。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技术不能太新,都用新技术,风险很大,所以主要继承了东方红三号和中国资源二号这两个卫星平台的技术;第二,我们起步晚,于是提出一些创新的办法,既能比较快实现绕月,一旦实现后,又不至于落后。总的来说,“继承+创新”做得比较好。
  载人航天和探月这两个大工程都告诉了我们一条重要经验,那就是做好“顶层规划”。探月就按“绕、落、回”的路线走,不折腾,这样队伍就很稳定。而且,做第二步就想到要为第三步服务,做第二步就想到利用好第一步积累的技术,依此类推,无论多困难,坚持往前走。
  人民画报: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您带领年轻的团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嫦娥一号研制任务。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叶培建:2001年我开始担任嫦娥一号的技术负责人,肩上担子尤其重。那时,我还是中国资源二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它是中国第一个传输型的对地观测卫星。
  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很多技术挑战从未遇到,困难和压力主要在于此。比如,卫星怎么飞到月亮?还要正好被月球捕获?地面上是无法做实验来验证的。又比如,月球离地球40万公里,怎么解决通信问题?对月球定位需要紫外敏感器,那时中国还没有,得从头研制。地球卫星是两体定向,而月球卫星要三体定向,既面对太阳,又面对地球,还要面对月亮,卫星天线得转起来,怎么实现?月球轨道上冷热差超过300度,怎么保证卫星的长寿命?等等。当时总结的七个关键技术问题,都一一解决了。
  人民画报:自探月工程启动以来,您遭遇过“捏一把汗”的时刻吗?
  叶培建:我有一种心理,就是做了那么多工作,我们应该成功,如果还不成功,那确实是有些问题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工作做得很细,嫦娥四号光故障预案就做了几百个,能考虑到的所有问题我们都演练过,包括出现问题谁来决策、怎么上报。但是做科学实验,没有绝对万无一失的时候。
  嫦娥每一个型号的发射,我都在现场,作为核心人物,我都表现得很平静,这样大家心里才有底。如果连我都忙起来,那肯定是出大问题了。飞控专家组的最高境界就是喝咖啡、聊天、无事可做。
  人民画报:您如何把握探月工程的进展,既控制风险也大步向前?
  叶培建:嫦娥一号成功后,不主张发射嫦娥二号的声音很强烈。我说,中国探月只有这一次吗?备份卫星已经做好,发射了可以为今后多积累点成果。我们看到嫦娥二号很成功,到达了距离地球150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L2点,还会见了图塔蒂斯小行星。这次,有人不同意嫦娥四号落在月亮背面,但我认为,只要中国继续探月,早晚都要去月球背面,要去月球两极,才会有创新,既然现在可以去,为什么要等回过头再花钱呢?嫦娥四号去月球背面难题的确很多,是要担风险的,主要得解决通讯问题,于是我们发射了中继星。另外,月背着陆的环境还很复杂,需要很多敏感器判断地形地貌,我们也做出来了。
  人民画报:嫦娥四号任务开展了科学载荷的国际合作,搭载了4台国际科学探测设备,您如何看待这一进展?
  叶培建:全世界能去月球的机会很少,各国科学家都希望把握。对全人类来讲,国际合作是个贡献,表明我们的大度,也表明我们中国人是坦荡的。国际上有的月球探测项目排斥中国,但我们不排斥其他国家,我们的空间站和月球探测都欢迎他们来。这次美国科学家也提出,希望我们把“鹊桥”中继卫星的工作时间延长到5年,他们也想利用,都没有问题的。
  人民画报:您认为对月球的探索有何重要价值和意义?
  叶培建:月球到底是地球分出去的一块,还是当初形成地球时同时形成的,到现在仍无定论。通过对月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的形成,对宇宙越了解,就更有利于改造、利用地球。月球也有很多资源。比如,月球上的氦-3可以做核发电,而且氦-3储存量可供人类使用一万年,又干净又好。困难在于怎么开采、带回地球利用。现在看是困难的,那么一百年、二百年以后呢?今天没有利用,不代表将来不用。
  人民画报:您如何评价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在国际上的水平和目前的发展势头?
  叶培建:进入21世纪,人类探月再次进入高潮,但我们不能一口吃成胖子。现在我们有了部分成果,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后进的,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今年我们就要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同时也在开展载人探月论证,未来我们还要去月球两极。不久,我们在探月上就会达到领先地位。按计划,2020年会发射火星一号,既要绕,又要落,还要走起来。如果成功,那在火星探测上,我们就一步走到了前面。此外,我们还策划了小行星探测,还想在建国100周年达到木星。等走完这几步,才可以说中国深空探测走到了世界前列。
其他文献
当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时,他站在中国版图前审视这片广袤大地,谋划了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新天地。  5年过去了。隆冬时节的华北大地,寒气袭人,滴水成冰。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北京,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  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  “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新区
期刊
上海是沿江、沿海发展起来的。19世纪、20世纪前半段,上海沿苏州河两岸起步、发展。黄浦江的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被称为“远东巴黎”。但黄浦江东岸由于历史、政策、地域等原因,发展始终受到制约。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同时,新科技革命带来经济全球化,也为中国战略性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从容与世界经济对话提供了机遇。  1990年4月18日
期刊
2018年3月,《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为中国航空学会牵头主办的党建强会国防科普行活动准备了一份长达238页的演示文档(PPT)。这份PPT的主题为《航空的另一副面孔》。名牌手袋、配饰等一些生活用品图片嵌于文档之中。“专家们都力图用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与航空相关的知识。”中国航空学会组织工作部部长周竞赛说。  中国航空学会党建强会科普行活动起始于2011年。当年,中国航空學会响应中国科学技术
期刊
“地面风现在多少?”  “现在30度5米。”  “能见度多少?”  “能见度5公里。”  ……  如果没有身临现场,只听到这一段快速而有序的对话,你可能会以为这是在一个普通的机场塔台。其实,这里是还没有投入使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临时搭建的移动塔台管制室中,现场的专职管制员正在执行当天的飞行校验任务。  航班的飞行不是随意的,天上也有“路”,而一条条天路就是通过地面导航设备发出的信号串联成的。飞
期刊
2011年9月,作为江苏省南北合作推动沿海开发的创新之举,苏州、盐城两地开展合作,在一片盐碱地上,建立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下称“苏盐园区”)。苏盐园区,属于“飞地经济”模式,即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苏州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全国排名第8位。盐城是江苏
期刊
从四川省成都市出发,途经雅安、甘孜,到达西藏昌都、拉萨,这是延续了65年的川藏邮路。其中,康定—德格段邮路被称为雪线邮路,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雪线以上,且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其美多吉带领一群康巴汉子,常年往返在这条邮路上,源源不断地为藏区百姓运送信件、包裹。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其美多吉“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寒冬中的川西高原群山白雪皑皑,除了风声,几
期刊
初见陈康,他顶着一头白发、穿着工作服从法衣村村委会走出来,3年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让不到40岁的他眼角平添了不少皱纹。“我这头发是少年白,之前在县城工作还染一下,现在根本没时间去打理了。”自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法衣村所在的永宁乡已经是陈康工作过的第三个基层乡镇。2016年3月,来自云南省泸西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的陈康,来到法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在法衣村的7个自然村中,有6个是
期刊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是如今中华书局总部的地址。门面不大,没有想象中的恢弘,但古朴、呈书籍翻开状的建筑物外形,又似乎是人们心中中华书局该有的模样。  这家出版机构深刻地影响了中华大地。梁启超、于右任、范源濂、马君武、田汉、张闻天、潘汉年、徐志摩、钱歌川、陈伯吹、舒新城等中国学界名人,都曾在此云集。  “行业不大,但对于社会影响很大。这就是文化的作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说。  乘新风立业 
期刊
在距今2500年前的中国,有一本书叫《考工记》,书中有云:“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陶瓷、打磨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详细内容,而且给“工匠”下了一个定义——他们是“圣人所创造之物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邀请了15位法国顶级手工艺大师与11位中国国家
期刊
一次乘坐飛机的旅行,是杨晓光航拍的缘起。  当飞机从万米高空掠过秦岭后,舷窗下逐渐展现一幅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画面——九曲黄河、祁连雪峰、茫茫戈壁、巍巍昆仑,尽收眼底。杨晓光被震撼了。  航拍摄影,是俯视大地,即求真又充满自由的浪漫。在极尽简化中,寻求博大与包容。  带着对这样的视觉感受的迷恋,让他一次次拿起相机,对准云层下、气流中那些山脊线蜿蜓绵连的终端,河床与山脉扭结的节点,草原上的光影闪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