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尝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时事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巧设矛盾情境抓住内容本质,巧用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巧设虚拟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9001
  如何让枯燥的地理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是每一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一些尝试。
  一、利用时事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上课铃声响起时,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中,此时,利用新近发生并广为热议的时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尽快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例如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用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事导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可以使学生迅速地从课间状态迅速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准备状态。时事情境的设置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能反映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巧设矛盾情境抓住内容本质
  所谓矛盾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学生现在遇到的问题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去理解和认识新知识和内容,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创设情境的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例如,在学过“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后,学生发现了太阳辐射和气温在地表都有随纬度变大而减小的规律,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太阳辐射强的地区气温也一定会高。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时候,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太阳像一个大火炉,源源不断地为地球输送热量,海拔越高的地方离“火炉”越近,得到的能量越多,温度应该越高。而现实中的雪山冰川却出现在离“火炉”较近的高海拔地区,这是为什么?在这样的矛盾情境中,让学生对自己对于大气热量来源的错误认识进行再认识,增强了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内容的期待,加深了对“地面是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理解。
  三、巧用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理解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際,并最终用于实际的生活。在生活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时,笔者组织了一次对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让大家谈一谈自己在饮食方面的爱好。在主食方面,有的学生是以米饭为主,有的学生是以面食为主,这时候再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我县会形成米面兼有的饮食结构。学生熟识的情境使学生对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通过对我县农业生产的条件进行整理分析,联系全国的情况,得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既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也包括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的区位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时也可以根据对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对我县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大胆的建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地理知识的能力,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四、巧设虚拟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而复杂,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难,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虚拟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后,让学生思考假设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的存在,哪些地理现象将会消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一些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大气层的存在具有相关性。这时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若大气层不存在,风雨雷电、蓝天白云、眨眼的星星等还会存在吗?如果地球不再自转,环境又会怎样?这些虚拟情境的设置看似漫无边际,其实是从另外的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如果能够深入探究,必然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既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又不能限制学生只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维,不能将学生限制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不同的答案,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邑家,它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开发和建设乌拉尔区和西西伯利亚区的历史经验.可供我国开发西部时借鉴.
文章从单个指标和综合指数两个层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近30年来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高,历史上也并不存在高度风险的粮
文章通过在浙西南S村的实证调查发现:在政府主导运行的模式下,自上而下的项目实施,市场嵌入的优势很难得到发挥,从而出现资源利用、制度制定的不合理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而从S村的案
农村相对于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生物优势,农村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拓展和开发生物学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程。基于这样的背景,以教材中的实
[摘要]初中历史教师应秉承“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布置多样化作业,作业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方式转变,引导历史学习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学习方法由记忆向体验与思考转变,学习资源由教科书向多种资源拓展。  [关键词]历史作业;多样化设计;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6802  历史作业不应是
以促进高中生健康教育为目的,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高中生电子健康素养及互动性健康素养的情况进行调查。方差分析和Pe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中生具备一定水平的电子健康素养及互动
研究了块状金属玻璃(Fe1-x,Cox)76Mo4(P0.45C0.2B0.2S i0.15)20(76x=0、10和20)的化学腐蚀行为.利用电化学腐蚀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该Fe基块状金属玻璃在不同浓度的HC l溶液中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年,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关键一年,如何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发展”等重点战略机遇
[摘要]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墙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师为主导,疑为主轴”,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培养 发散性思维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2-0044  发散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
文章基于对新疆兵团大学生连官、连队干部和职工的问卷调查,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审视和评价了兵团大学生连官计划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连官整体工作满意度一般,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