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筛选适合威海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威海市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威选68、花育655、日花高油2号,宇花31、宇花91等表现优良,可在威海市作为高油酸花生推广利用;花育910、花育957、花育52、花育51等油酸含量不达标,其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花育656、花育958、花育951产量较低,不宜在威海市推广。高油酸花生推广,要确保种源质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相对大果品种,中小果型高油酸花生有产量和质量优势。
【机 构】
:
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文登市佳禾种业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中日韩精致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适合威海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威海市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威选68、花育655、日花高油2号,宇花31、宇花91等表现优良,可在威海市作为高油酸花生推广利用;花育910、花育957、花育52、花育51等油酸含量不达标,其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花育656、花育958、花育951产量较低,不宜在威海市推广。高油酸花生推广,要确保种源质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相对大果品种,中小果型高油酸花生有产量和质量优势。
其他文献
由酒酒球菌(O.oeni)引发的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在降低葡萄酒酸度的同时,还伴随着多种糖苷酶的合成释放,该过程对源自葡萄中的键合态香气前体物质转化产生积极影响。以分离、鉴定的2株本土O.oeni菌株ZX-1、GF2为研究对象,以商业菌株VP41为对照,分析探讨单一发酵条件(初始pH值、乙醇体积分数、SO2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及复合酿酒条件对供试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及双糖苷酶活力累积量的影响,通过微酿试验分析供试菌株接种发酵后的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萜烯类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乙醇体积分数及SO
为了验证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产量K2>K1>CK,经济效益K2>CK>K1。从产量、效益、培肥地力三者综合考虑,宜在施用商品有机肥500 kg/亩的基础上,减少农户常规施肥的50%化肥用量,才能达到化肥减量增效和培肥地力的效果。
阐述了桓台县特色优势蔬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特色优势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鲁中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借鉴。
为指导水稻田科学施肥,对12个定位水稻田连续4年进行土壤采样检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昌县水稻田土壤酸性强度大,全氮、有机质比较丰富,有效磷时空差异较大,而土壤速效钾普遍缺乏,这就要求水稻种植户进一步改进水稻施肥结构,根据测土结果确定磷肥施用量;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或者增施钾肥,种植绿肥和采取酸化改良措施,全面提升水稻田肥力。
为了筛选出适合玉溪市红塔区开展防控的推荐药剂,从而科学指导大田作物生产用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为害,在红塔区玉米生产上开展了8种药剂的药效试验,其中包括4种化学农药、4种生物农药。结果表明,4种化学农药在药后8 d时各处理的平均防效达到最高,45%甲维·虱螨脲、30%氟铃·茚虫威、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个处理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及持效性较好;4种生物农药在药后15 d时各处理的平均防效达到最高,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考虑与化学农药搭配使用,提高速效性、延长
本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机收型夏玉米品种豫单9953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设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秃尖长逐渐增长,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呈先平稳增加,再迅速上升,后平缓减少的趋势,呈现近抛物线状。机收型玉米品种豫单9953在较高密度下通过肥水调控来提高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从而发挥该品种的耐密性,要想挖掘其高群体效应潜力而实现稳产高产,处理A5(9.75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
通过试验,采用草膜双覆盖垄作滴灌处理,前期增温效果明显,后期遮阳降温、蓄水保墒,单株薯块重、大中薯率也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最高,为53665 kg/hm2,较对照垄作滴灌处理增产125
花生双粒或多粒等传统种植模式不仅造成同穴植株生长发育竞争排斥,降低产量,而且消耗种子量过大,严重影响种植效益。为此笔者选用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安花10号,开展单粒精播与双粒穴播传统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安花10号采用单粒精播种植模式具有群体结构合理、节种节耗等显著优势。发展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释放植株个体增产潜能,缓解高产栽培中的主要障碍。
为了有效降低田间肥料施用量,改善土壤环境,承德北巡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于2018-2019年对自行研制的上客上福牌生物有机肥的最佳施用量,以及其对水稻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该肥以施用量为750 kg/亩为宜,水稻有效分蘖数增加了12~14穗/穴,较传统有机肥亩增产133.60 kg,增产幅度为33.79%,减少有机肥用量约250 kg,有效地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增强了土壤肥力。
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生产中灌溉水次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石家庄市是资源型缺水的典型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小麦产量,设计并进行小麦灌水次数试验研究。试验采取了2个限水模式设计,明确不同限水条件下小麦品种的节水抗旱性、丰产性、稳产性、综合抗逆性和适应性等主要性状,为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9-2020年度冬小麦平均分蘖和次生根较上一年度偏多,群体发育明显多于常年,同时由于4月22~23日出现倒春寒天气,此时正值试验区小麦孕穗和抽穗的关键时期,造成试验区小麦品种出现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