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风险,先上物理课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让我们打开《倚天屠龙记》,阅读如下段落:
   塔上诸人听了都是一怔,心想此处高达十余丈,跳下去力道何等巨大,你便有千斤之力也无法接住。崆峒、昆仑各派中便有人嚷道:“千万跳不得,莫上这小子的当!他要骗咱们摔得粉身碎骨。”张无忌见烟火弥漫,已烧近众高手身边,众人若再不跳,势必尽数葬身火窟,提声叫道:“俞二伯,你待我恩重如山,难道小侄会存心相害吗?你先跳罢!”
   请同学们留意,这段话里提到了万安寺塔的高度:十余丈。“十余丈”是个约数,我们假定是10丈。一丈是10尺,10丈就是100尺。元朝营造尺比我们现在的市尺要短,那时候一尺是0.32米,所以10丈就是32米。
   塔高32米,困在塔顶的那些侠客如果真往下跳,在不使用轻功的前提下(事实上他们的内力尚未恢复,根本没办法使用轻功),做的都将是位移为32米的自由落体运动。
   我们学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运动位移等于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再除以2,由此可以推导出,自由落体的时间等于位移乘2除以重力加速度然后再开平方。
   现在位移已知,是32米。万安寺位于北京,北京的重力加速度也已知,是9.8。所以自由落体的时间等于32乘2再除以9.8的商的平方根,得数是2.55秒。考虑到跳塔时会遇到空气阻力,实际跳塔的时间要比自由落体的时间略长,所以众侠客从跳塔到落地的时间大约是2.6秒。
   假定跳塔时初速度为零,现在有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9.8),有运动时间(2.6秒),可以求出侠客们落地时的瞬间速度:拿9.8乘以2.6,约等于25米/秒。每秒25米,换成时速是90码,相当于一辆汽车挂五档并踩下油门的行进速度。换句话说,众位侠客如果从塔顶往下跳,落地时所受的冲力相当于被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不踩刹车直接撞到身上,结果之惨烈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接着读《倚天屠龙记》:
   俞莲舟对张无忌素来信得过,虽想他武功再强,也决计接不住自己,但想与其活活烧死,还不如活活摔死,叫道:“好!我跳下来啦!”纵身一跃,从高塔上跳将下来。张无忌看得分明,待他身子离地约有五尺之时,一掌轻轻拍出,击在他的腰里。这一掌中所运,正是“乾坤大挪移”的绝顶武功,吞吐控纵之间,已将他自上向下的一股巨力拨为自左至右。俞莲舟的身子向横里直飞出去,一摔数丈,此时他功力已恢复了七八成,一个回旋,已稳稳站在地下,顺手一掌,将一名蒙古武士打得口喷鲜血。他大声叫道:“大师哥、四师弟!你们都跳下来罢!”塔上众人见俞莲舟居然安好无恙,齐声欢呼起来。
   我分析过“乾坤大挪移”的物理原理,认为那是通过延长或者缩短冲量的改变时间,来减弱或者增加冲力,张无忌只是用力打了一下跳塔人的腰部,使其运动轨迹从自由落体运动变成平抛运动而已,但无论张无忌横拍的力度有多大,无论跳塔人横飞的距离有多远,其运动时间都是2.6秒上下,落地时的瞬间速度都是90码上下,最后还是活活摔死。
   金庸先生说俞莲舟横飞数丈,“居然完好无恙”,那是不符合物理学定律的,科学的描写应该是这样:
   俞莲舟对张无忌素来信得过,虽想他武功再强,也决计接不住自己,但想与其活活烧死,还不如活活摔死,叫道:“好!我跳下来啦!”纵身一跃,从高塔上跳将下来。张无忌看得分明,待他身子离地约有五尺之时,一掌轻轻拍出,击在他的腰里。这一掌中所运,正是“乾坤大挪移”的绝顶武功,吞吐控纵之间,已将他自上向下的一股巨力拨为自左至右。俞莲舟的身子向横里直飞出去,一摔数丈,啪的一声落在地上,口喷鲜血,四肢断折,在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大师哥……四师弟……你们都不要……都不要跳……平抛运动改变不了……落体速度……”塔上众人见俞莲舟居然活活摔死,齐声叱骂起来。
   好了,现在下课。
  (聂勇摘自《喜剧世界》)
其他文献
模糊记得有部港片,其中一幕是姐弟两个小学生相约自杀。死前弟弟发现姐姐仍然在写作业,相当不解:都要死了,做什么作业呢?姐姐毕竟多长几岁,比较老成,说:万一死不成,明天交不上作业就惨了。我不敢确定有没有这部电影,它纯粹是幻觉?还是我想当然觉得这类黑色幽默一定会发生?  逼孩子是个系统工程,任何一方不合作,孩子就可以逃生。我知道一个酷妈是这样的,老师每次打电话抱怨她女儿的作业没写完时,她都是将电话撂在一
期刊
美国人肯恩·詹宁斯7岁时攒钱买了一幅世界地图,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展开这幅地图,一直研究到困得睁不开眼,才把地图放到枕头下入睡。他在《地图控:描绘宽广、奇异的地理迷的世界》中记述了他对地图的痴迷。他在书中介绍了一些地理冷知识,刻画了一些同好,去了伦敦地图博览会,见了国会图书馆的地理和地图分部的馆员(他掌管着8500柜、450万幅地图,就好像他可以随时抽出一幅地图,抽出一些历史宝藏,如乔治·华盛顿手
期刊
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是中国藏羚羊的主要产仔地,被称作“天然大产房”。  因为怀孕和到达时间的不同,许多临产的藏羚羊都集中在湖边,而其他还未临产的藏羚羊则主动在外围保卫,尾随而来的还有狼、鹰、秃鹫、棕熊等天敌。湖畔的妈妈们一旦喜得贵子,就赶紧领着孩子向外移动,再让其他的准妈妈们安全生产。如此循环,相互照应,直到最后一位妈妈完成大任。因为身处绝对的高原,加上天敌虎视眈眈,整个产仔过程非常短暂。有
期刊
安静下来,让自己的心在一潭澄澈的水中静影沉璧。    我在华东师大学习期间,结识了来自日本的津野淑子。差不多总是这样——她夹在长长蠕动的打饭队伍中间,扎眼地举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像个临近大考的高三学生。她说,她是一名在读博士生,研究元曲。“您是第几年的博士生了?”我问。她兀自笑了,原来,她是一名“延迟毕业”的博士生。在以后的交谈中,我慢慢知道了她艰难的求学经历——她的丈夫反对她来中国读书,跟她离了
期刊
“这块砚台和别的砚台不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导览小姐停下来,让我们看看灯光下那幽玄生辉的石头,“这砚台,制作的人叫顾二娘,女人做砚台,很少见的。”   我们都驻足省视那砚台,经她一说,果真看来有点女性趣味,想起吴文英的词“有当时,纤手凝香”,这砚台,也恍惚仍凝聚着三百年前那女子的芬芳手泽。   然而,它简朴清雅而不见繁缛,石材也选得好,沉黑柔腻。论其色,不像矿物,而像最最深情的眉睫的颜色。  
期刊
今晚,鱼没有上钩,但是,我带回来一种不寻常的情感。    当我伸着笔直的钓竿,一只翠鸟过来歇在上头。    没有比他更光彩夺目的鸟了。    仿佛是一朵很大的蓝色花朵开在细长的枝条之端。钓竿在重力下弯曲。我屏住呼吸,因被翠鸟当作了一棵树而感到十分自豪。    我坚信。翠鸟不是因为害怕飞走的,不,他准以为自己不过是从这根树枝跳到了另一根树枝。   (潇湘雨摘自《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
期刊
迟早有一天,一切都会数字化。录音、录像、电视信号、照片,还有书籍,都不例外。   数字化意味着即时存取,意味着可以无数次复制而不必担心质量受损,还意味着可以即时传播到全世界。但是,我们必须赶紧让自己勤快起来,否则这可能会对我们的文化留存造成致命打击。   就拿摄影来说吧。我们很清楚150年前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那些相片——没错,就是模拟格式的传统相片,到现在还看得到。可如今人们还会印些什么照片
期刊
《时间简史》作者史蒂芬·霍金说:世界在每日更新的常态下,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在运行,这个东西就是:负物质。   一位金融危机下岌岌可危的个体制造业厂主说:我的工厂今年仅钢材涨价一项就亏了600万,谢天谢地!没想到救命稻草竟然是工厂的铁屑、铁末,它的热卖让我赚了730万,真是匪夷所思!   铁屑、铁末是指车床、刨床、铣床加工后的废料——这原本也是我们日常概念下的“负物质”。   什么是生命
期刊
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上万颗牙齿!   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齿舌的表面就像擦姜末用的锉板一样,有一些角质的小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虽然它的牙齿很小,肉眼无法看到,但是却十分厉害,即便你把蜗牛放入一个比它的身体还硬的硬纸盒中,它也
期刊
↑我有一把红色的椅子,在金黄的沙子里与仙人掌一同发芽、长高。   ↑西瓜王子走进一片音乐森林,麋鹿角上的音符开始跳跃,静静的,随着雪花飘落。   ↑粉色的梦从暖暖的床开始,灰色的鲸鱼、发芽的种子飞绕在我的床头。   ↑你好!我的乖猫猫,来!我陪你一起做操吧!在弯起身体的那一刻,一扇门打开了……   ↑时间是一扇远远的门,过去的事情都会随着那扇门而远去,我坐在时钟上回忆过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