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唇形科一外来植物新纪录——小花青兰

来源 :植物检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ween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中国唇形科(Labiatae)青兰属(Dracocephalum L.)一外来植物新纪录种——小花青兰(Dracocephalum parviflorum Nutt.).小花青兰原产于北美洲,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比利时有传入报道,2020年6月,作者在辽宁省大连市某绿化带中首次发现该种.本文根据标本及精细解剖观察,结合原始文献,详细补充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同时就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潜在入侵性进行报道,这对于港口城市加强入侵植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编制了东北地区7种青兰属植物检索表,以期为外来杂草的鉴定和青兰属植物的研究提供参考.凭证标本保存于大连自然博物馆(DNHM).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探究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变化和时间变化特征,为油松林土壤碳储量预测和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0−2017年文献数据,综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棕壤和褐土2种土壤类型下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期中国森林经营措施和油松生长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变化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0~20 cm土层是碳库的主要贡
植物疫情监测是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和国门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官方监督管理执法行为.本文阐述了当前中国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工作的现状,包括简要发展历史、主要项目内容、一般做法以及监测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完善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工作的相关建议.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积累量大且不易降解,因此微塑料长期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通过收集近年来有关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其效应相关的文献,全面系统介绍了土壤微塑料积累后,土壤物理环境的变化、土壤动物摄入及其肠道微生物的响应、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响应、以及植物对微塑料的吸收及其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微塑料污染对土壤容重、团聚体组成和持水性等土壤物理性质有明显改变,而这些改变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组成、甚至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土壤无脊椎动物(如蚯蚓Lumbri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我国农林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林学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业工程、土壤学、环境保护学、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和园艺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研究简报。
【目的】探索施用杨树Populus采伐剩余物对土壤养分和二氧化碳(CO2)释放的影响,为其潜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杨树树枝、树皮、树叶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等4种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原料,根据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凋落物量,以2%质量分数(以烘干土质量计)均匀混入新鲜土壤,25℃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180 d。控制培养期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无机氮[铵态氮(NH4
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增长或衰减都与大气二氧化碳变化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了有机物分解和土壤物质转化过程,在维持土壤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土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杉木凋落物分解、土壤养分周转、土壤微生物特征等方面,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特征的研究取得
近年来,河南省北部发现检疫性入侵杂草长芒苋.为了评估其入侵的风险,本研究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实地调查观测统计了长芒苋在该地区分布、物候期、繁殖和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等入侵相关的风险参数;最后,综合评估了长芒苋在河南省北部的入侵风险.结果 表明长芒苋在该地区能够完成生活史并产生数万粒种子,综合风险值0.82,属高风险等级,建议尽快制定和实施早期监测预警和根除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该杂草的再次入侵和扩散蔓延.
研究红火蚁在不同作物园区类型中危害情况,为监测、防治红火蚁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方目测巡视法对不同作物园区及3种不同生境(种植区、道路、周边区域)红火蚁蚁巢数目、蚁巢密度、蚁巢类型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木薯和剑麻作物发生程度达到重度级别,危害等级都达到了4级,荔枝、龙眼、杨桃作物为中偏重级别,芒果为中度级别,对照园区为轻度级别;不同生境类型中,除龙眼及对照园区外,红火蚁在种植区发生量相对较大,在所调查园区中,大型蚁巢类型大部分以种植区生境居多.红火蚁对木薯、剑麻作物危害严重,应进行重点防治,红火蚁喜好在作物
南松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在进口木材检疫中多次截获这种昆虫,但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对部分虫态如卵、幼虫及残缺的成虫进行准确鉴定.为了对南松大小蠹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本研究根据mtDNA COI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结合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了其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组合的特异性.结果 表明:以黄杉大小蠹、红脂大小蠹、红翅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黑脂大小蠹和钝贵小蠹作为对照,仅南松大小蠹存在特异性扩增曲线;同时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当DNA
在一批来自新西兰猕猴桃果实上的变褐腐烂部位,分离到1株拟盘多毛孢样真菌(pestalotioid fungi)菌株Ta-1726.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纺锤形、直到微弯、有3个隔膜,大小为:16.89~23.70 μm× 4.88~8.08 μm.顶端和基部细胞半透明,中间2个细胞黑棕色.基部无附属物,顶端附属丝单根,或2~5分支.分别采用真菌ITS、EF-1α、β-tubulin和actin基因区域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检索,结果显示菌株Ta-1726的4段基因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