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有情韵,景象有灵气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nl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初次见到南恽笙先生,是在北京台湖国画院。飘然的美髯,亲切的微笑,让人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位儒雅可敬的长者,一位很有风度,很有修养的老人。他的谈吐举止中有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清气和文气。从他送的画册上,我知悉南恽笙先生曾多年担任过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画院院长等职务,荣获“中国百杰画家”等称号,可他的身上没有半点官架子,没有半点傲慢之气,待人谦和温馨,这种有清气、文气、和气、正气的名画家在当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少了。


  可惜匆匆一见,后来因自己的词典写作任务缠身,一直没有机会与南恽笙先生交流。但在南恽笙先生画室里看了他的一些山水画原作,可谓过目不忘。这过目不忘不是因视觉的刺激,而是清新的意境和活脱脱的墨彩给人以快慰,使人心情舒畅。
  我完成了词典的写作,回到了北京之后,刚好与《中国演员报》建立了特殊的关系,负责“名家书画”栏目的编辑、组稿工作。我再次到北京台湖国画院与南恽笙、徐鸣远先生联系,为他们每人编辑了两个版面。这次,我有幸读到了两年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文化美术出版社、解放军艺术出版社、北京画报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出版的南恽笙画册、山水画作品集、选萃等。领略了南恽笙先生在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画上的杰出成就。


  千古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有名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三国诗人曹植在《洛神赋》中有名句“灼若芙蓉出绿波”。数千年以来,荷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风流仙子。南恽笙先生爱荷、画荷,却有着与一般文人不同的经历、心境,他在自己的一篇《痴迷画画》文章里写道:“记得上小学时,学校的院子里有一个池塘,课余总喜欢在塘边去看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不知为什么那些水不会粘在叶子上却总是滚来滚去的,再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更是鲜亮鲜亮的,看的直愣神……”儿时记忆的凝结成了他永远的情之所钟。少年时与灾难中的著名作家丁玲奇遇,丁玲乐观豁达的高洁精神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她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 南恽笙先生笔下的荷花清而不冷,素而不寒,美而不妖。有的朦胧含蓄,有的幽雅淡远,有的深沉内在,有的浓烈鲜艳,但每个画面都朝气蓬勃,趣意盎然。《清水出芙蓉》中的高洁、《丽日熏风》的宁静…… 用笔酣畅自然,雅俗共赏。从与南恽笙先生谈话中,我理解了他不落俗的思想和人品,他一生不喜欢追名逐利,不贪图富贵,有意离开闹市、离开官场,平平淡淡地躲在清雅的画室里安安静静地探索艺术。他感觉惟有白莲才能负载自己的一片素心,因此说他画荷,即是一种高尚心灵的写照,也是一种对高尚道德和理想情操的颂扬。


  南恽笙先生话语不多,也不善于张扬。他用心血去创作,能表达他宽广的胸怀、深邃的艺术思想是他的山水画。他说他出生于太行山脚下,年轻时生活在东北山林里,很早就有了爱山、观山的习惯。成为河北专业画家后,他有了很多机会游览黄山、泰山、庐山等名山,涉沥桂林山水、湘江风情,他喜欢在山中转悠,读山、品山。不仅白天坐在山峰上品,还在晚间宾馆的床上冥思。在每次游览之后的几个星期里、甚至几个月里,他不断回忆脑中留下的最精美的山水意象,久而久之心底总会流淌出一股激情迫使他去画。他的山水画既有平淡、从容、自然幽深的特征,又有高峻、浑厚的风格。他以扎扎实实的绘画功夫把真挚的感悟,以及绘画理念果敢地表达出来,墨彩兼施,淋漓斑斓,整体布局注满了活生生的灵气。品读《故乡的小河》《故土仙居》《吉祥家园》等作品,我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他对家乡一股股浓郁的眷恋之情;而面对《层峦有云千山秀》《过秋红叶落新诗》《大块文章是云山》等作品时,我又被一个个秀丽多姿的景象所征服,不得不发出“美哉!”之感叹;观看《太行奇峰》《清气大来图》《紫气东来图》等作品时,我被一幕幕山河雄奇万千的气势所震慑。可以说南恽笙先生笔下的山水古朴、古雅,流动着现代思想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南恽笙先生的山水画虽没有对景写生的实在感,但“与天地之外,别有一种灵气”,创造了富有诗意、诗情的“第二自然”。这说明他已经继承了中华艺术中最灵魂、最核心的精髓,达到了一个令很多人难以达到的高度。
  除了山水、荷花外,南恽笙先生画的最多的是马。画马是一项非常严肃的选题,不象画山水花鸟那样,多画一山或少画一枝都不足为奇,画动物的画家除具与山水花鸟画家同样的笔墨功力艺术造诣外,还须具备坚实的造型基础和较强的捕捉瞬间动态的能力。须具备非常敏锐瞬间反映和记忆以及非常熟练的默写速写基本功。南恽笙先生青年时期在东北见到骑兵团军马万马奔腾的震撼场面,脑中的马从此再也挥之不去。他曾在蒙古草原牧场进行了长时间的生活体验和写生。他既注重骏马的造型结构和形体,又不失鬃毛的笔墨韵味。无论是奔腾呼啸,还是停蹄悠闲,用笔快而不飘,准确有致,强调马的神态,突出马的动态。《乾坤圣灵图》(八骏图)《净土神骏图》都是南恽笙先生的代表作,曾赢得多家收藏机构的青睐。在2006年“艺术河北香港行”活动中,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先生收藏了南恽笙先生的作品《双骏图》。
  画马不易,倘若再将人物或地域性风情与奔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画就更难了。在众多报刊、画集中,我看到了不少南恽笙先生的套马、赛马、姑娘追等系列民族风情的画,如《草原风情》《藏女踏春图》《牧归》等优秀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把人和马的动态、形象、服饰等刻画的栩栩如生,充满活力。
  简而言之,南恽笙先生的作品,画风质朴,意境盎然,自成风格,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是自然、情感与艺术的和谐融合,是特定时代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完美契合。在绘画技法上,师古而不囿于古,重传统技法而博采现代艺术成就,从而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南恽笙先生自稱是画坛的一个“老顽童”,他不断学习,不停吸取前人和西方绘画理论、技法之精华,以很乐观的“年轻心态”探索着,必然会有一个更加绚丽、充实的人生。
其他文献
忘却北方的暑热,乘坐航班,冲上云霄,往西南方向進发。一路上,眼见着平原渐少,眼见着重崖叠嶂、沟壑纵横,眼见着云雾升腾、梯田处处……来到这片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黔东南,从凯里出发,在村村寨寨间北上、东行、南下、西停,最后返回凯里,过旧州、穿苗寨,闻大歌,赏侗舞,感悟这里原生、纯朴的民族风情,体验苗疆腹地的地道风物。
期刊
题签书法历史悠久。无论是诗文集结成卷,还是书画集结成册,总要有签条彰显该卷册之内涵,以期简捷方便地引起读者之注意。题签之作既是该卷册之题目,也是该册之点睛之处乃至灵魂的外化。为此,题签之作也就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书法形式。  题签之于书籍无疑是不可或缺之点睛之作。三五个字的签条要写得与书籍内容形质统一、意象相得,实在是一件思接千载、下笔一瞬、妙迹天成之雅事,看起来似乎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之事,但细究其
期刊
若论大写意画,徐渭、八大等人当是传统艺术高峰,当下国画领域小写意远多于大写意,越来越的人喜欢“扣扣索索”地描摹,放不开思想的缰绳,当然更加放不开手脚创作了。某些所谓的“创新”,也只不过是修修补补或是拆墙砌墙而已,终将无法逃脱艺术套路化的窠臼。老甲先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泼墨大写意画家,也是一个执着追求泼墨大写意的大画家。许是他在绘画创作上的声名,其艺术理论与鉴赏方面的造诣,似乎被人们所忽略了。贠东明
期刊
随着北京地区拍卖行业巨头们的相继收槌,2017年秋拍陸续落下帷幕。从内地和香港各大拍行的总成交额来看,与2016年秋拍相比,各大拍行的涨幅趋势非常明显。此外,相比于2016年,2017年上拍的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在 “减量提质”的大趋势下,部分备受关注的艺术臻品的出现极大地引燃了买家的热情。  从各大拍行的成交记录来看,中国书画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支柱,不论是古代书画还是近现代书画,本季度都给出
期刊
“贵德马”是著名画家赵贵德先生贡献给中国画坛的不同凡响的美学绝唱。赵贵德先生画马,画的是“意马”、“心马”,画面上马的形象化实为虚、化满为空、化马为神,是水墨精灵,是心灵乾坤,说其为“奔马”不足以定位他的艺术风骨,因为他笔下的马非马,抛开了栩栩如生,追寻的是自由气象,以抽象出来的千变万化的神骏气势,书写灵魂深处的苦闷与呐喊、激情与愤怒、挣扎与呼喊。这种大写意的笔情墨意,狂放不羁,却又不失深思熟虑,
期刊
198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结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首届白云乡山水画高级研修班,2013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河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书画院副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电视台《品真》栏目艺术顾问,现供职于河北科技大学铁扬艺术研
期刊
自古人始,牛的意象就与忠实、勤劳、无私的品格相连,成为忍辱负重的化身。王安石《耕牛》诗云“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陆游《饮牛歌》亦有“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之句。唐代画家韩滉、画牛能尽其妙,韩滉一生爱牛、画牛,在其任官期间“乃禁屠牛”,留下《五牛图》传世经典;相传戴嵩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中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在近现代画坛善画牛的大家中,李可染、刘奎龄、黄胄等名家以水墨手法表现
期刊
职业画家,1970年生,祖籍湖南常德,现定居河北石家庄市。自幼酷爱绘画,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湖南邵阳美协主席陈西川教授、海南师大副院长周建宏教授、山西省美協副主席郝向炫教授,1995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油画系。现为河北省油画学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石家庄分会会员,河北省青年画家创作中心专职画家,河北省海内外名人名企艺术顾问,石家庄市紫砂行业协会理事,墨彩无限艺术社主人。  曾多次参加河北省美术家协会
期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人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主席、中国牛书画创作院院长、台湾美术协会艺术顾问、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益爱心艺术家”。擅画牛、兼及山水、花鸟。画风“雄奇秀美,形神兼得”。作品先后在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浙江、安徽、四川、江西、河南、甘肃、湖北、宁夏、山西、内蒙古、广东、江苏、加拿大等地展出,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
期刊
一位南美洲诗人说:“现实是最遥远的。”如果把这句话用在这里我是想说中国画到如今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厚重的传统和趋同的人群,如何超越这些真的是“遥远”而费劲的事情,而戴魁做到了。又要在中国画传统的语境下主动突破限制,又要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受到广泛的认可的确是很难的事情。戴魁作品画面的张力,以及我们所目击到的笔墨现场感,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所感受的最为称道的艺术强度和对历史的革命。  先说他的“荷”系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