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水电站”的传奇往事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城西南方向65公里、距革命圣地西柏坡50公里处,有一个被誉为“平山八景”之一的沕沕水瀑布。1948年,华北解放区第一座水利发电站就在此落成,正是这座“红色发电厂”点亮了西柏坡的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朱德亲自剪彩并题词
  80岁的杨杰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那难忘的一幕:那是1948年初的一天,小山村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全村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杨杰和村里的人们一起聚集在水电站前面的开阔之地,焦急地等待着:这一天,朱德总司令要来了,发电厂要试车了。朱总司令乘坐着吉普车来了。只见他足蹬长筒靴,身穿缀着补丁的大衣。
  剪彩仪式结束后,朱总司令启动水车门,霎时,水轮机旋转起来,发电机紧跟着旋转,机器的轰鸣如一曲壮歌唤醒了沉睡的太行。杨杰说,那一刻,电站里所有的灯光“啪”地一下子全亮了,村民们发出了由衷的惊呼,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响了起来。朱德望着建设者们动情地说:“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是边区的创举,战争时期可以供兵工厂生产用电,在和平时期可以为农村服务,这个电站的意义非常大。”
  说完,他还向电站赠送了由他亲笔题写的“边区创举”4个字的纪念匾一块。
  “梦中选址”
  沕沕水村,一个独特的村名。说起村名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大都称祖辈相传,一直就是这样叫的。
  而沕沕水瀑布景区的讲解员是这样讲解的:沿着长90多米、宽30多米的瀑布崖头,向西南的峡谷追溯瀑布源头,拨开茂密的林草,见一岩洞,进入洞内便见有一泓清澈见底的水潭,潭水喷起水泡,“咕咚”着涌出,落于石罅之上,再溢出洞口,汇合于壁崖上,形成瀑布。早年间,水流更大,泉水喷涌而出,发出“沕沕”的巨大声响,这个小山村便由此而得名。
  也正是因为这飞流百米的瀑布使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一处重要纪念地。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委机关来到平山县。当时,解放战争正处在战略转移的紧要关头,解放军第三十三兵工厂从张家口以分散的形式迁到平山县北冶、南冶、唐家会、罗汉坪等村庄。
  据水电站原厂长、在此工作了43年的王平玉回忆:“当时兵器生产全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前线的需要,急需电力供应。同时,党中央即将迁往西柏坡,作为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也需要解决工作照明、发报的电力问题。于是,聂荣臻要求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尽快解决用电问题。”
  建厂选址的任务最终交给了华北工业交通学院的黎亮和张子林。说到建厂选址,王平玉还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接到任务后,黎亮和张子林带领十几名技术人员先后考察了滹沱河及其支流,但结果不是流量小,就是落差不足。正在他们犯愁时,一天夜里,张子林做了一个梦——他在偏僻的深山密林中看到泉水奔腾,急湍而下。
  张子林一边向战友们讲述梦境,一边随手翻阅一本破损不全的清代《平山县志》,突然发现有关“沕沕水瀑布”的记载。大家兴奋不已,连夜奔向瀑布所在地,进行了3天的考察。近百米的瀑布飞流直下,甘洌的泉水湍流不息,高山深谷林繁树茂……大家都觉得这里是绝好的厂址。
  “梦中选址”一说,听来颇具传奇色彩,但沕沕水瀑布的确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3大优势:一是有流量为0.35立方米/秒的喀斯特岩溶泉,常年涌流,四季不竭;二是泉水沿绝壁飞落,形成落差极大的天然瀑布;三是地处偏僻的深山老林,隐蔽性强。
  “土专家”背水一战创奇迹
  当时,建设一座比较接近现代化的机械工程,最大的困难有3点:一是无论设计者还是建设者,都没有见过水力发电,也没有专业知识;二是材料的困难,只有从井陉接收来的一部分,不能满足所担负整个工程的需求;三是水轮机是否设计成功,效率是否达到理想的发电,这也是一道技术难题。
  1947年4月,正当大家为建水电站而紧锣密鼓地筹备时,事有凑巧,正太战役后,井陉煤矿解放,正好缴获了一台德国造的每秒可发电150基罗瓦特的发电机。据此有利条件,中共中央财办处、工业局建议迅速启动电站工程。6月,工交学院大批干部及工业局干部陈宝诚、卢成铭和井陉方面来的工友蒋崇礼等进驻沕沕水村,开始了施工设计准备。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工业局还是工交学院的干部,谁也没有搞过电站工程,对德国进口的洋玩意儿更是见也没见过。人们克服了一切困难,马上组建了一个设计班子。
  在沕沕水水电站旧址,当年的水轮机依然静静地安放在那里,它的开关是个木制的轮子,尽管看上去非常陈旧,但摸上去光滑、温暖。1948年,发电厂试车的那一天,朱德总司令亲手转动这个木轮子,喷涌而出的水流经过发电机、配电盘,变成了滚滚的电流。
  就是这个水轮机耗费了设计者们的大量精力。水轮机是发电机的枢纽,是设计中的技术难点。设计水轮机的重任落在了机械科科长周士富、技师龚蕴章、技术干部梁英的肩上。对于他们来说,水轮机的形状、构造都没有接触过,但他们硬是靠着意志、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了这次任务。
  这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创举,当地的“老水电”们谈起这段传奇时感慨地说,当时实行的政策叫“三边”政策,即边上马、边设计、边施工,没给留充裕的设计时间,那真叫“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背水一战啊!
  鲜为人知的“材料战”背后
  从水电站的旧址向西望去是陡峭的山崖。指着高高的山顶,讲解员说,从瀑布源头到电厂共铺设了873米的管道。
  安装水管时正好是数九寒天,很难想象当初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在冰凉刺骨的蓄水池坝底劳作的;更难想象那一双双长满冻疮的手,那一双双冻烂的双足是如何在飞禽灭迹的陡壁峭崖上安装水管的。
  工程的艰难建设者们并不惧怕,更令他们忧心的是建设水电站的材料。商钧是水电站的建设者之一,建设水电站时,他接受的是外线任务。接受任务时上级领导说:“一个月架起全部外线,材料没有,自己想办法;工具、仪器更没有,你只好凭自己两眼了。”然后分给他一匹骡子、一个小工,商钧当时只找到两根原木杆。   对此,平山县农民作家郝崇书在其《边区创举》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述:因材料都是正太战役的“战利品”,电线五花八门,既有铜线,又有铝线;既有粗线,又有细线。电气科长陈宝诚、技术干部商钧从1947年6月16日开始,带领20名架线工人,携手并肩作战,半年的时间始终在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个个矛盾。接线中,电线不足,就把7股铝线劈开用4股,其余3股再并入一股,延长了10多公里的线路;灵活机动,将细线合成粗线,架在需要的线路上,如此的运作节省了很大的开支。配置变压器时,没有变压器油,经过研究决定利用当地产的核桃油放在大锅里熬煮,煮干水分后,当作变压器油用……
  沕沕水村村民杨杰也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村民参加水电站建设时的场景。由于水泥不够用,根据技术人员的研究决定,村民们就地取材,把石头烧开变成白灰,再到村西的山梁上挖来红粘土,从河滩运来细沙,将3种材料按比例搅拌成三合土,代替水泥……
  “材料战”最精彩的内容是对人力的调动,在整个电站施工过程中,当地群众为工程出工18226人。杨杰对当年全村老少齐动员,积极投身电站建设的情况至今仍津津乐道……
  点亮西柏坡一盏盏明灯
  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建设者们仅历时半年多,水电站就建成发电。水电站的建成发电,是中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尊重科学精神的体现,是边区水电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
  2003年7月29日,在西柏坡陈列馆的展厅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一张照片前默默地驻足深思,眼睛里散发出异样的光彩,他终于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怀,高高扬起他颤抖的手,指着那张照片激动地说:“看,这是我们在往西柏坡架电线!”顷刻间,一群观众好奇地围了过来。
  经过询问得知,这位老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第三生产管理处16分厂的一名电工——王肇文,解放后进太原,担任晋西机器厂厂长。在人们的一片惊叹声中,老人打开记忆的闸门,追忆着难忘的昨天。
  沕沕水水电站建成后,供周围几个村庄照明,分文不收,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军工生产动力不足的难题。沕沕水发电厂建立后,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周围的兵工厂,电力改变了武器制造靠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使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成倍提高。
  1948年7月,突然接到一项工程:向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西柏坡送电。大家听后非常高兴,一致认为这是我们建设的最伟大的工程,大家的干劲儿更大了,这项工程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
  这是华北解放区建设的第一座水利发电站。此后电流源源不断地送往西柏坡,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在明亮的灯光下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据统计,当时中共中央由西柏坡发往各战场的200多封电报,就是以此水电站的电力为动力的。兵工厂里,马达轰鸣,军工战士们加紧生产,支援前线。
  水电站的建设是一个个创举,它创造的价值,可用“奇迹”来形容。电力改变了武器制作靠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使兵工厂生产能力成倍提高:1947年8月,某兵工厂生产“轻82弹”,人工操作仅生产了2000发;建站后,靠机器操作,能生产10000发,而且原来手工无法生产的重型炮弹也可以生产了。这些重型炮弹在“三大战役”和解放太原等战役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军事意义固然显赫,经济意义同样非同小可。水电站对于边区财政的支持及军火工业成本的降低起到了巨大作用。它一年的产值超过自身消耗的23倍;当年建电站的投入是7亿元(当时币制),而电站1948年一年的产值是35亿元。
  1949年秋,沕沕水水电站结束了助力军工生产的使命。1955年,沕沕水水电站改为民用。1975年,国家大电网进入沕沕水区域,水电站停运。
  如今,这座“红色发电厂”早已完成了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但当初建设者们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历久弥新,具有崭新的现实意义,鼓舞着人们一路向前。
其他文献
大个子老鼠在家里,忽然听见地下有动静。  他一低头,看见一个鼹鼠脑袋咚地冒了出来。  那个习惯黑暗的小鼹鼠眯着眼睛问:“这里是电影院吗?”  大个子老鼠回答:“你走错了,这里是大个子老鼠的家。”  小鼹鼠叹口气:“我是从乡下来的,想进城看电影。可我家的这张地图太老了,画它时城里还没有电影院。我沿着鼹鼠的道路一直找过来,没找到电影院,只好自己试着开路,谁知道挖到你家来了。”  大个子老鼠就说:“我认
亨利·大卫·梭罗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超验主义哲学家、自然主义文学家。在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中,梭罗描写了他两年多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的生活经历,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
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财会工作会议上,国务院的有关领导和财政部正式提出了“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思想,这是在总结了我国几十年企业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实
在遇到我的丈夫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我会成为一位继母。然而一旦我和这些孩子见面并和他们的关系变得亲密的时候,我感到我注定要这么做。 Before I met my husband, I never
从古代至近世,日本与中国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生动性和差异性。日本文化中的日本美学思想,乃至这种美学思想背后的日本哲学,一直是自20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浓妆淡抹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之一。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诸《韩非子·显学篇》,可见,2200多年以
参赛须知:每期将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均寄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另评出辅导老师奖若干名,均寄发获奖证书.本期克赛参考答案及获奖名单将刊登在7-8月号合刊上.请
老师:威利,说出一样东西,我们现在拥有而十年前没有的。威利:我!老师:阿尔弗雷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在一天之内犯这么多错?阿尔弗雷德:因为我很早就起床了。 Teacher: Willie
巴西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东32公里处,现为巴西乡。1935年9月9日,政治局紧急会议在此召开,史称巴西会议。会址原为喇嘛教寺院班佑寺,现仅存残墙。毛尔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