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孩子,做好教育不难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不喜欢读书评文字。也不知从哪里产生的一个幼稚可笑的想法:书,出版了,评与不评,评好评坏,都在那儿,终归还得自己去读才知道。但是,读过几位好友的书评文章后,我发现我错了,错得差点误了几多好的经典读物。
  《教学机智——教育机智的底蕴》(马克斯.范梅南著)就是一本“其貌不扬”的好书。说他其貌不扬,一是因为它的外观。无色彩粉饰,也无玩文字渲染。简装,白皮,恰好构成了它的“皇帝女儿不愁嫁”之大气。二是因为它的书名。“教学机智”讲什么呢?“机智”?笔者是天生的愚笨、忠厚老实之人,最怕谈什么“聪明”“机智”“圆滑”之类的敏感词汇了。而且,还仅仅是单一教学方面的书,总感觉有些单一和片面之嫌。
  直到那天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书急急忙忙翻开掠读了英文版序之后,我心中的疑虑完全被打消了。它完完全全不是我所想象的那般枯燥乏味,而是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办法。正如序言所说“本书不只是用头脑而且是用心,更确切地说是用整个身心来表达,不是从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中来讨论这样的问题”
  “什么时候需要教育机智?”“我为什么缺乏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培养起来是不是很难”?这是我们一线教师担心、一直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教育机智对于每一个家长和教师而言,做起来都不难。
  范梅南先生告诫我们:“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这个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
  值得提醒的是,这种关心取向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范梅南先生告诫我们:孩子们常常能够准确的分出“真正”与“假装”。那么,孩子们根据什么感知、分辨的?笔者认为,他们是从教师或者家长的一贯如一的言行举止中分辨的,是从大人们的人格魅力中感知到的。
  所以,作為一名教师,我们倒不必纠结于自己眼下教育机智的缺乏和不足。只要我们眼里有孩子,我们的行为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幸福真正的关心,教育机智或许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在一个个教育情境和教育现场中。眼下或者将来,真正需要我们做的其实很明白:我们要从日常行为的一点一滴细节着眼,注重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机智就可能在不言中发生。
  既然教育机智体现在对孩子的“关心取向”上,教育机智就可以多种形式的表现。比如,克制,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自信,临场天赋等等。
  心里装有“孩子标准”
  “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范梅南先生通过科妮莉亚逃课的事例分析指出:“机智也包含一种敏感性,知道什么随其自然,什么该保持沉默,何时不介入,何时“不注意”什么。克制的一种特别之处在于忍耐,能够沉着平静的等待。耐心能够让教育者将孩子与其成长和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协调起来。”
  对比东西方文化,范梅南先生指出教育现场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成人往往不是克制,而是急于求成。这种情况是什么呢?由于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快孩子学习和成熟的速度,急于求成就变得很有诱惑力了。我们教育现场的“鼓劲会”“挑应战”“百日誓师”等等不就是急于求成的表现吗?
  范梅南先生指出:当孩子好像不知道怎样做时,当年轻人在一开始做的不对时,或者当学生做事慢得要命时,大人们会变得愤怒,想要去干预,去帮助,而孩子们可能应该或者可以自己处理好这个情况;或者大人们干脆代替孩子们去做,而这时孩子们可能确实需要自己去领悟、学习和实践。而正确的态度是,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成长中的时间和空间。
  那么,何时克制自己,何时忽略什么事,何时该等待,何时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时后退几步?这就需要我们领会。范梅南先生说“大人们对于这些机智的领会,对于孩子们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礼物。”有时候需要“直截了当”,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总是阻止自己直接参与”“充分的让学生自己做决定”,这种“克制”也是不对的,它完全与孩子们脱离了教育学意义上的关系。
  怎么陪着?关心地陪着,有耐心地陪着,引领地陪着。凡事考虑“孩子速度”“孩子高度”“孩子难度”,以“孩子标准”考量学生的成长。
  开放理解“孩子体验”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感受。凡事“总是先问一问:这个体验对于孩子来说是什么样的?”。范梅南先生通过威利这个滑板高手却恐惧黑暗的事例分析,提醒我们对孩子要保持开放性理解,尽管造成恐惧的客观原因是毫无根据的。
  范梅南先生说:“对年幼的孩子保持开放性理解并不总是很容易的。”他通过对劳里作文中的病态心理分析,提醒我们:对于孩子个性化的爱好和兴趣,要保持一种开放、支持和同情。
  如果我们的班上出现了一个结交上一帮交了女朋友、在街头游荡的10岁孩子,我们会是什么感受呢?可能我们一听起来“地球人”的神经就会绷紧。或许我们会想方设法,去堵,去截,去限制!可是最终效果呢?可能于事无补,更可能变本加厉。遇上这样的孩子怎么办?范梅南先生通过汉克的事例分析,提醒父母必须与孩子保持一种开放的关系。多与孩子交谈,多去探索相互的感情,保持紧密的关系。尽可能鼓励孩子在家玩,花些时间与他一块儿玩,一块儿做些有趣的事儿。
  范梅南先生告诉我们:“对孩子的经历保持开放,意味着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的和传统的方式来处理情况。这里的思想开放意味着一个人试图从成人以外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经历。”
  这一部分出现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开放”。开放,就是“化堵为疏”。有时候,“疏”比一味地“堵”,要好的多。比如,手机进校园问题、学生谈恋爱问题等等,或许是令当下一些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
  这里我们就应该思考,“学生手机进校园”“学生谈恋爱”究竟有什么危害吗?这种危害是对于教师的危害、或者学校管理的危害,还是对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危害?为什么学生会带手机进校园?为什么学生有了恋爱的需要?遇到这样的问题,这里的教育机智就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开放性理解。——在一个“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要理解它的存在合理性;理解它的产生原因多样性,理解它的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可能性。我们不要用一个标准看待所有学生,多元化评价,引导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落地。
  理性尊重“孩子主体”
  一位老师随着班级人数增多,以前的耐心渐渐消减,开始用一种纯粹的管理方式看待和处理有着行为和学习缺陷的学生,开始用纪律来约束他,而不是多一些理解。针对部分学生厌学,对学习产生抱怨、质疑、诉苦,我们不能老实给出一些推卸责任的答案。而是要给以学生对课程的主观体验,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关于教和学的关系,特别赞成范梅南先生打的一个比喻:“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比如说,一条街)才能来到老师的身边(学校)。”
  遗憾的是,许多老师简单的期望学生能走到教师身边来。他们总是站在教室前面的讲台上,只顾自己的讲解。学生理解不理解,他们认为那是学生的事儿。如果没有理解,那就是学生笨!可是,这些老师没有想过,学生可能就是有困难、就是缺乏兴趣,或者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跨过障碍来到教师身边。
  这些老师总是以成人的思维看问题,他们似乎自己对课程的内容有一种观点、激情或者概念了,并且期望学生也有与他们一样的体验。但是,这些老师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学习始终是一件个人事件,每一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儿”“孩子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老师应该站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认识到跨过去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
  教师,要做学生“跨越障碍”的摆渡者,引路人。当学生出现障碍时,我们要主动走到他的身边去。这时候,唯有教师走进学生,教育学意向才能真正发生。
  这就是教育机智。
  (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其他文献
情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人的一生相伴而行,它是多种感觉、思想、行为等因素综合产生的心理及心理状态。我们常见的情绪有喜、怒、哀、乐等,还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从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况且,教师作为有情感的个体存在,情绪伴随其左右也是正常现象。因此,教师学会控制和把握情绪、
期刊
各位同学:  崭新的2017—2018学年度,从今天起正式开始了。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按照惯例,开学典禮会和大家交流一个话题,今天的话题是:这是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这还用你告诉我吗?小学一年级我就知道,我所迈进的这个地方称作“学校”。  或许还有同学能告诉我:学校,在中国已经存在3000多年了。夏代她叫“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之地;商
期刊
构建独具特色的卓雅课程,成就“智善乐雅”的卓雅少年。走进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你会感受到一个新鲜而温暖的词:卓雅。卓雅,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是学校的品牌。在“关注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幸福每一个”的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从儿童立场出发 , 守候“每一个”的成长期盼,支持“每一个”的成长行动,成就“每一个”的成长幸福。  卓雅课程的理念: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建
期刊
人类的文化和历史不是概念传承的,而是由故事传承的。故事背后是形象、细节、情感、趣味,是打动人的力量。好的教育一定有故事,教育的本质就在故事里面。用故事可以激励情感,唤起梦想,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致力于提高教师应用故事的积极性,发挥应用故事的综合作用,丰富教师的故事储备,尝试在课堂上穿插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三分钟小故事”,促进了“快乐课堂”的建设。  寻找理论根据,提高对故事应用的积极
期刊
假期里整理近几年的报纸、杂志,重新读了《中国新闻周刊》(2013)上的长文“这些全球流行的‘教育谎言’骗了多少孩子”,再次引发我对“教育谎言”的思考。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真诚待人,坚持讲真话,决不说谎言;但说谎、作假的事仍时有发生。比如:商品推销员向外行顾客推销质次价高的滞销货物;股票经纪人、基金经理、保险代理人热情向客户推销收益低、风险高、代理手续费贵的理
期刊
1980年冬,从山村走出的我告别了学生时代,带着“发愤捧书本,执鞭为苍生”的朴实志愿,带着20岁青年对未来事业的美好憧憬,走上了教育岗位,这一干就是36年。36年来,我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人生的履历表上记载着艰苦的求索和骄人的业绩:198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南京市中数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南京市高中数学中心组组长,南京晓庄学院数学系客座教授,
期刊
新学期马上开始了,你是否想新的学期有大的进步,取得更好的成长?送你四件武器!带此上路,会让你,至少不至于到学期末回顾的时候,又一次追悔:时间过得好快啊,一个学期过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后悔不迭啊!  明确方向  很多时候,糊里糊涂地一个学期开始了,一个学期也会糊里糊涂地结束。所以,学期开始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自己想想在哪个方面需要精进。通过这个方面的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心中有数,需要付诸行动。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通常,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很注重阅读的指导,而数学课堂上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做”,对 “读”的教学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其实,数学课的阅读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
期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天,中华校园经过暑期的修整已焕然一新,同学们经过长假的锤炼也有了新的收获。2017年的夏季我们送走了取得优异成绩的高三学子,迎来了充满活力和朝气的625名高一新生。相信三年后,中华中学也同样会将你们送入理想的大学。  2017年高考,中华中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本达线378人(不含艺体类及出国学生),达线率72.1%,超额17.2%完成上级目标
期刊
少了鬼,世界就不那么有趣了    从京城四大鬼屋之首的朝内大街81号回来以后,噩梦就一直缠绕着鬼编木木三的神经,好像那个在二楼上吊自杀的女人就一直跟在他身后一样,可是猛地回头,却什么都没有,看来鬼真的是来无影去无踪啊!  忍无可忍,马上就要被这个莫名其妙跟上自己的女鬼搞疯了的木木三恶从胆边生,决定成立一个“抓鬼队”,这个队伍的目标就是要抓鬼,然而“鬼”在哪里?当然就在大家口口相传的一个个鬼屋里面了
期刊